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21篇
  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份玉米EMS诱变系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0%PEG-6000室内模拟干旱环境对EMS化学诱变获得的19份M4代诱变系进行干旱胁迫,选用相对发芽率、可溶性糖胁迫指数、离体叶片失水率、相对株高和丙二醛胁迫指数5个抗旱性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R08Y1427、K305Y1413、R08Y1421和K305Y1403等4个抗旱性较好的诱变系,为玉米的抗旱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证明EMS化学诱变可改良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2.
用150、200、250 Gy 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6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研究其对成苗率、成株率、畸变率和苗高的影响,探讨不同自交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辐射剂量。结果表明,本研究的6个自交系中R08对辐射最敏感;其次为K305、K169、698-3和郑58;对辐射最不敏感的是48-2。以苗高降低30%作为指标,R08、K169、K305和698-3的适宜剂量为160~175 Gy;郑58和48-2分别为180~190 Gy及200~210 Gy。  相似文献   
53.
玉米自交系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50、200、250 Gy 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6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研究其对成苗率、成株率、畸变率和苗高的影响,探讨不同自交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辐射剂量.结果表明,本研究的6个自交系中R08对辐射最敏感;其次为K305、K169、698-3和郑58;对辐射最不敏感的是48-2.以苗高降低30%作为指标,R08、K169、K305和698-3的适宜剂量为160~175 Gy;郑58和48-2分别为180~190 Gy及200~210 Gy.  相似文献   
54.
用自交系201与698-3杂交,创建了一个玉米F2:3群体,共233个家系.分析了该群体的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深、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生产力等9个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度均很大,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除秃尖长外,频率分布均呈正态分布.各性状与单株生产力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粒深和出籽率对单株生产力的贡献最大.利用该群体中的变异性状,结合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选择.可选育出新的高产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55.
不同大小的玉米种子活力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石海春  柯永培  刘帆  余学杰 《种子》2005,24(4):37-39
本文采用玉米种子标准发芽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及不同大小的玉米种子活力差异.结果表明:比较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活力高低决定于计算种子活力指数的方式,即依靠某一种种子活力指数并不能完全判断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活力高低;同一玉米品种,体积较大或千粒重较高的种子,其活力较高,不同玉米品种间体积大小和千粒重的高低与其种子活力大小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玉米杂交种川单1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年四川省玉米山区组区域试验资料,采用EberhartRussell模型及高稳系数法,对川单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川单15号的丰产性突出,区试平均产量高达458.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1.1%.bi和S2dj分析表明其稳产性较好,两年HSCi分别高达88.6和92.4,年度间稳定一致,证明川单15号属高产稳产型品种.川单15号的适应性强,适宜种植范围广,环境指数在300~600kg/667m2之间,都比对照有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优势推广区域为生产水平为400~600kg/667m2的丘陵山区,将更能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收潜力.  相似文献   
57.
基于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对目前玉米生产上常用的7份自交系和本课题组选育的7份新自交系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入选的5个主成分因子对总变异的贡献达83.191%,自交系698-3和109可以作为较好的品质育种亲本;而48-2和226则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342~21.910,根据遗传距离可将14份自交系分为7类,其分类结果与育种实践相吻合.  相似文献   
58.
以4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20%PEG-6000溶液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模拟干旱胁迫,萌发期主要考察发芽率、发芽势等7个指标,苗期考察株高、根冠比等9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表现,探讨2个时期的综合抗旱性。结果表明,根据萌发期抗旱性可将供试组合分为4类,瑞玉617等2个组合属于强抗旱型,正红6号等16个属于抗旱型,正红507等23个属于中等抗旱型,ZH719等4个属于干旱敏感型。根据苗期抗旱性可分为3类,ZH733等9个属于抗旱型,正红412等34个属于中等抗旱型,ZH606等2个属于干旱敏感型。根据芽苗期综合抗旱性可分为抗旱、中等抗旱和干旱敏感3类,其中,瑞玉617等14个组合抗旱,正红613等28个中等抗旱,ZH719等3个干旱敏感。分析认为,同时对玉米杂交组合的萌发期和苗期进行抗旱性评价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有利于针对性地选择适宜播种条件及苗期抗旱管理。  相似文献   
59.
电导率法测定玉米种子活力的优化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玉米杂交种的新陈种子为材料,以其田间简易活力指数为对照,研究电导率法测定玉米种子活力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10—30℃条件下,浸泡时间在2—36h之间,用电导率法测定的不同玉米种子活力与田间简易活力指数绝大多数均不一致,不适宜的条件下测定的电导率值不能完全反映种子的真实活力,因此浸泡过程中控制浸泡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的长短尤其重要。在25℃条件下浸泡24—30h,测定的电导率值能准确反映不同玉米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60.
82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2种方法对8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5个表型性状计算它们的欧式遗传距离,其平均遗传距离为50.57,变异范围为9.05~146.23,说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丰富,以遗传距离38.06为界,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差;利用筛选出来的63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SSR引物,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变异601个,每对引物检测到4~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5个,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546~0.9169,平均为0.7529,遗传相似系数为0.5441~0.9334,平均为0.6673,以遗传相似系数0.6735为界,将82份自交系分为七大类,属于五大常见类群的自交系占84.1%,其中Reid群占32.9%,PB群占23.2%,Lancaster群占13.4%,塘四平头群占7.3%,旅大红骨群占7.3%,其他2个类群分别占11.0%和4.9%,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