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株型好、柱头无色的培矮64S选系17S为母本,以保持系201B为父本杂交,经5 a定向选育,育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33S。该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低(<23℃),具有理想株叶形态,穗大粒多,抗倒伏,开花习性好,花时早(午前花率95.1%),异交结实率高等特点,2012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2.
水稻籽粒性状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反映籽粒形状的指标主要有粒长、粒宽、粒厚及长宽比,而尤以粒长最能反映籽粒形状,籽粒大小则多以千粒重计量。其中水稻粒长遗传复杂,研究结果因材料选择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大的特殊材料进行研究,结论多趋向于质量性状控制,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小的材料进行研究,结论趋向于数量性状控制。关于粒宽的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粒宽由多基因所控制,也有研究认为,个别品种的粒宽受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所控制,显性方向因组合而不同,且存在细胞质效应。长宽比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谷粒长宽比在F1中基本上表现为正态分布。长宽比性状中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都很显著,以加性效应为主。关于粒厚遗传的研究结论相差不大,多数研究表明粒厚受多基因控制。大部分研究认为,粒重在F2代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是由多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的数量性状。也有研究认为,粒重的遗传受许多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存在细胞质效应。在遗传环境中,一般认为粒重是受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笔者认为,粒重的遗传不能简单的看作数量性状遗传,粒重的遗传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中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特殊材料的粒重遗传就表现为质量性状。随着水稻粒形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粒形各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多数研究认为,粒长与长宽比、千粒重以及粒宽与粒厚、千粒重均呈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与粒厚呈正相关;粒厚与千粒重呈正相关。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探索,水稻粒形遗传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水稻粒形遗传中,需拓宽粒形研究面、加强粒形遗传机制研究和对特色资源粒形遗传及潜在价值研究等。  相似文献   
23.
抗稻瘟病优质早籼湘早143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改良早籼稻食用品质、增强其稻瘟病抗性的目标,利用已有的优质稻中间材料杂交,采用本地选育与病圃筛选同步进行,结合南宁、海南南繁加代,较好地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结合在一起,育成抗稻瘟病优质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143。该品种于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24.
种业要安全,种子质量要有保障,必须推进种子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类农作物的种子质量标准体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重要组织的96个标准与中国13个现行标准,采用体系架构方法、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国际种子生产程序等级分为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基础种子、注册种子、认证种子”三级,我国仅分为“原种和大田用种”两级,两级不同的质量指标分别达到国际标准不同的等级要求;我国水稻发芽率(85%)仅次于日本(90%),玉米单粒播发芽率(93%)高于国际(90%)3个百分点,小麦发芽率(85%)与国际标准相当,大豆发芽率(85%)、棉花光籽和包衣籽发芽率(80%)均高于国际标准。综上,我国应借鉴国际标准,制定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的三级程序,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国标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玉米单粒播新标准新模式,既体现了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保证了中国种子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未来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单粒播种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制定单粒播种子质量评价标准,为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述了湖南在优质稻种资源收集、引进、评价、利用,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米标准研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成就、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收集、评价、保存了湖南地方稻种资源5000多份,国外稻种资源1000多份;育成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120个,其中中档优质稻品种103个,高档优质稻品种17个,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8个,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115个;针对优质稻品种库容小、生物学产量低等特点,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生物学产量、高库容量、高经济系数、少农药污染的“三高一少”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正进一步收集、引进、利用耐热、抗病优质稻种资源、野生稻有利基因;研究稻米重金属及化学残留物的检测技术;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产量潜力、抗病虫性及稻米品质,改良现有不育系、恢复系、常规水稻品种;研究优质稻合理的时空布局与生态区划,采用全程监控技术,进行洁净化生产。  相似文献   
26.
研究以早、晚稻各4个品种为材料,以区试方法为对照,设计了品种两两混植的单行法和半行法进行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区试鉴定早、晚稻4个品种镉积累特性比较分别为E3E1E4E2、L4L1L3L2,相同品种间数据重复性仅为16.67%;混植法早稻鉴定结果半行法与单行法一致,镉积累特性大小为E2E1E3E4,相同品种间数据重复性仅为20.83%;混植法晚稻鉴定结果半行法与单行法一致,镉积累特性大小为L4L1L3L2,相同品种间数据重复性仅为12.5%;区试结果与混植法结果存在差异。田间微小环境差异严重影响水稻镉积累评价,同一片大田中同一品种不同重复处理检测结果之间重复性差,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实施方案鉴定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有一定局限,镉积累特性的评价应建立在细化试验单元、加密对照、就近比较的原则上。  相似文献   
27.
【目的】随着水稻生产模式机械化、规模化程度的加深,中、晚稻在成熟后,常因天气、收割机械配置、晒场矛盾等引起的不能及时收割问题日益突显,由此造成的产量损失及米质下降也逐渐得到生产者的重视。稻米中镉的积累及其转移至食物链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育种家、生产者的首要关注问题。淹水灌溉可有效降低稻米中镉的含量。推广种植生育期内能耐受持续淹水灌溉的耐迟收(post-maturation sustainability,PMS)水稻品种,可同时解决稻米镉低积累、延时机收的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水稻PMS性状评价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开展PMS水稻品种的筛选,为缓解水稻生产上延时收割后产量安全、稻米镉积累安全等生产问题奠定基础。【方法】2018年,在孕穗-黄熟期淹水灌溉条件下,对来自全国的244个品种成熟后植株的倒伏、种子休眠、籽粒落粒等性状进行调查,通过田间观察、数据调查,结合显著性分析,对PMS性状鉴定时间及鉴定值进行鉴定,并对延迟收获后的稻谷碾磨品质、稻米外观品质及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检测。2019年,利用PMS性状鉴定时间及鉴定值,对湖南省推广种植的132个水稻品种进行评价,筛选PMS水稻品种。通过设计孕穗-黄熟期干-湿交替水分管理对照,进行千粒重比较;应用PMS水稻品种开展千亩示范,进行产量及降镉效果检测。【结果】PMS性状评价体系具体为:倒伏的调查时间为成熟后第14天,鉴定值为稻秆与垂直倾斜角度小于45°;落粒性的调查时间为成熟后第7天,鉴定值为小于5.0%;穗发芽率调查时间为成熟后第0天,鉴定值为小于10.0%。2018—2019年共筛选到21个PMS水稻品种。淹水灌溉与干-湿交替灌溉处理间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千亩示范田中,处理间产量无明显差异;移栽后在孕穗-黄熟期进行淹水管理,稻米镉含量均低于0.20 mg·kg-1,并显著低于干-湿交替灌溉管理。【结论】根据PMS性状评价体系,筛选获得的PMS水稻品种可经受长期淹水灌溉,成熟后延迟收获时间对产量、米质无明显影响。应用PMS水稻品种,在孕穗-黄熟期结合淹水灌溉,可实现镉中、轻度污染稻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8.
水稻矮源遗传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水稻矮秆概念的演变、矮秆资源的利用现状及矮秆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提出了小粒矮秆资源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29.
水稻籽粒性状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反映籽粒形状的指标主要有粒长、粒宽、粒厚及长宽比,而尤以粒长最能反映籽粒形状,籽粒大小则多以千粒重计量。其中水稻粒长遗传复杂,研究结果因材料选择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大的特殊材料进行研究,结论多趋向于质量性状控制,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小的材料进行研究,结论趋向于数量性状控制。关于粒宽的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粒宽由多基因所控制,也有研究认为,个别品种的粒宽受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所控制,显性方向因组合而不同,且存在细胞质效应。长宽比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谷粒长宽比在F2中基本上表现为正态分布。长宽比性状中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都很显著,以加性效应为主。关于粒厚遗传的研究结论相差不大,多数研究表明粒厚受多基因控制。大部分研究认为,粒重在F2代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是由多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的数量性状。也有研究认为,粒重的遗传受许多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存在细胞质效应。在遗传环境中,一般认为粒重是受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笔者认为,粒重的遗传不能简单的看作数量性状遗传,粒重的遗传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中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特殊材料的粒重遗传就表现为质量性状。随着水稻粒形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粒形各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多数研究认为,粒长与长宽比、千粒重以及粒宽与粒厚、千粒重均呈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与粒厚呈正相关;粒厚与千粒重呈正相关。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探索,水稻粒形遗传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水稻粒形遗传中,需拓宽粒形研究面、加强粒形遗传机制研究和对特色资源粒形遗传及潜在价值研究等。  相似文献   
30.
长粒型籼稻品种天然异交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