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叶片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1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土盆栽试验,对不同质量浓度(0、0.1%、0.3%、0.5%、0.7%和1.0%)NaCl单盐胁迫条件下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叶片盐害指数、耐盐阈值及生理特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提高了3种滨藜属植物幼苗各器官Na+浓度,降低了K+浓度,灰白滨藜变种2较其他2种植物各器官保持了相对较低的Na+和较高K+浓度,有利于维持较高的K+/Na+平衡;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灰白滨藜变种2叶片受盐害起始浓度、耐盐阈值及耐盐极限浓度均高于灰白滨藜变种1和四翅滨藜,最终确定出灰白滨藜变种1、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耐盐阈值分别为0.59%、0.68%和0.63%;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认为3种滨藜属植物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灰白滨藜变种2(0.686)>四翅滨藜(0.532)>灰白滨藜变种1(0.102);与灰白滨藜变种1相比,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各项生理指标特征对盐土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2.
氮肥调控对粳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施氮量300.00kg/hm2的条件下,采用基蘖肥与穗肥不同的配比,研究了氮肥调控对粳稻穗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氮与穗肥氮配比为6∶4的处理,千粒重和一、二次枝梗的饱粒数最多,强弱势粒质量均大于其他处理。单穗总粒数与一、二次枝梗数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二次枝梗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单穗实粒数与一次枝梗饱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次枝梗粒数和着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穗结实率与一、二次枝梗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一、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二次枝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穗型指数与单株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着实粒密度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3.
以27个重组自交恢复系与不育系Ⅱ-32A配组后代为材料,通过聚类分析比较不同优势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类型组合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上表现为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均少于对照品种(Ⅱ优838),每穗粒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千粒重以Ⅰ类最高,其余4类均低于对照;Ⅰ,Ⅱ类经济系数比对照品种高,其余3类与对照相当;所有组合类型的株高均小于对照,着粒密度均大于对照;5类组合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物学特性与产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谷草比与经济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4.
研究水稻基蘖肥和穗肥最佳配比模式,合理施用氮肥,为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总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基蘖肥与穗肥不同的5个氮素配比,分析了水稻氮素吸收及利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穗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素收获指数呈下降趋势;水稻叶片和茎鞘的氮素转运量、氮素转运率、氮素转运贡献率以及水稻氮生理效率、氮肥效率、氮肥吸收效率、氮肥利用率、氮肥表现利用率、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依存率均表现出先增加随后降低的趋势,均以处理6:4最高。产量与氮素转运贡献率、氮肥效率和氮肥农艺利用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氮素转运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达到显著正相关;穗数与氮素收获指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每穗颖花数与氮素转运率达到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达到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氮肥生理利用率达到显著负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氮素基蘖穗肥以6:4的施肥方式为最佳施肥配比,可以达到优化群体、获得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以5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分别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和柱头体积以及柱头活力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并以柱头外露率作为首要指标进行排序,得出了参试光温敏核不育系材料柱头综合性状表现结果,依次为F168S、信矮10-4S、矮青34S、广占63-4S、信丰9826S。  相似文献   
46.
在2005年的受灾年份中,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对信阳市农科所自己安排的品比试验中的杂交油菜新组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组合17个性状(小区产量、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二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数、主花序结角密度、主花序角长、全株总角数、角粒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冻害、菌核病、病毒病、生育期)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0793、0.0681、0.0600、0.0632、0.0422、0.0663、0.0684、0.0653、0.0659、0.0546、0.0638、0.0590、0.0637、0.0430、0.0340、0.0317、0.0715;新组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大小顺序为:K12>K1>K9>K3>K8>K13>K14>K2>K5>K10>K4>K11>K15>K7>K6;其中K12的综合评价值是0.6343,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K1,综合评价值为0.5747,K6综合评价值是0.2683,综合表现最差。此结果与以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有些出入,但通过第二年正常年份的验证结果来看,灰色模糊综合评判筛选的新组合与正常年份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7.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晚播粳稻茬油菜上使用智能控释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晚播粳稻茬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25.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8.
在信阳水稻种植区 ,不具有灌溉条件的稻区面积较大 ,水稻生产季节信阳旱情发生频繁 ,干旱年份不能灌溉的稻田水稻产量低甚而绝收 ,在这些稻区发展旱稻 ,可保证干旱年份信阳稻谷产量增收。为此 ,特介绍旱稻品种一般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9.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直播油菜上施用沼肥能显著提高油菜幼苗素质,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油菜的大多数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14%左右。  相似文献   
50.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引进四川隐性核不育品系101-007AB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黄籽、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的自交系自2328C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3代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黄籽、双低、高油分、高蛋白、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2328AB具有低芥酸(1.58%)、低硫苷(28.80μmol/g)、高含油量(43.42%)、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