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黄河源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区,也是黄河的主要产流区,其气候变化问题备受关注。利用黄河源区均一化气温和降水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近60 a黄河源区平均气候与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9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及最低气温表现出增温趋势的一致性,且源区东部增温幅度高于西部;黄河源区年均气温在2000年前后发生突变转折,转折后升温速率达0.61℃·(10a)-1,高于1960—2019年的增温率0.37℃·(10a)-1。1960—2019年黄河源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微弱增加趋势[7.6 mm·(10a)-1],2003年后进入降水偏多阶段,近10 a(2010—2019年)源区平均年降水量达到610 mm;春、夏、冬季降水增多,秋季降水减少;其中源区东部夏、秋季降水减少明显,阶段性干旱风险加剧。近10 a源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均为60 a来最高值,总体处于最暖湿阶段。受持续暖湿化影响,1960—2019年黄河源区平均极端气温阈值呈显著的增大趋势,而霜冻日数减少;年最大3日降水量和强降水日数增多,降水强度增大,其中尤以夏季最为显著,对源区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乃至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均可能带来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02.
杨梅果实糖分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开花后54 d起至果实成熟,对‘东魁’、‘黑晶’、‘温岭大梅’3个杨梅品种的果实发育动态、糖分积累和糖代谢有关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杨梅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约为总糖分的40%~50%,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糖分含量先小幅下降,然后快速积累,完全成熟时3种糖分均达到最高值,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分别为:34.4~48.9,24.6~28.6,23.2~27.7 mg.g-1鲜重。果实滴定酸含量则先上升,然后快速下降,成熟时降至最低点,为0.4%~0.6%。杨梅果实中与蔗糖代谢相关的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先下降,然后逐渐升高,成熟时达到最高,分别为:40.3~52.8,31.2~40.5,3.5~4.0 mg葡萄糖.g-1鲜重,活性从高到低顺序:NI>AI>SSD。表明成熟果实中较高的NI和AI活性可能是杨梅果实果糖和葡萄糖积累的主要动力。对‘东魁’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两者均逐渐升高,但到果实成熟时活性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3.4±2.4),(35.8±2.8)mg蔗糖.g-1鲜重,SSS的活性高于SPS活性,可能暗示SSS和SPS在成熟果实中的高活性是杨梅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动力,SSS对蔗糖积累的贡献要大于SPS。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对蓖麻蚕进行驯化研究.于1955年开始向全国各地试行推广.当时浙江方面也很重视这一新兴事业.在浙江山区海涂各县均利用隙地栽培蓖麻,值此大力开发“山海之利”之际,又有试育蓖麻蚕之议.现将过去研究点滴成果,就教各先进地区,或亦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以壳聚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金壳素制剂)为试验因子,以饮水中添加0%、0.5%、1.0%和1.5%该制剂为因子水平,以无免疫接种、无保健或临床用药为前提条件,选择300羽湘黄鸡进行了为期44d的饲养试验,以研究金壳素制剂对湘黄鸡生产性能及抗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日增重、采食量和成活率、全净膛率等性能指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9.32%、2.43%和7.01%、4.91%,但试验组平均料肉比为2.05,比对照组的2.07提高率不足1%。表明该制剂可提高肉鸡食欲、增强抗病力和促进生长,但同时发现该制剂对于试鸡的饲料转化率与生长速度的作用不尽一致,其原因有待进于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为探索高寒草原草甸区土壤中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遥感解译分类、~(137)Cs示踪土壤侵蚀以及土壤化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高寒草原草甸兴海盆地子科滩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盖度以及土壤侵蚀强度下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差异。结果表明:植被盖度与TN,OM,EXT-P呈p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EXT-N呈p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TN,OM和EXT-N对高寒草原草甸地表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积极的影响。高寒草甸土壤中的OM,TN,EXT-N,EXT-P以及EXT-K的含量高于高寒草原的原因为高寒草甸植被密度大且覆盖有约15 cm厚的植毡层。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越高,则土壤侵蚀强度越弱。土壤养分OM,TN,EXT-N,EXT-P呈现出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因此地表植被状况良好与否对高寒草原区土壤养分的存贮和降低水土流失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施肥方法对杨梅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康壮素,可以提高杨梅品质,以浓度为45 mg康壮素/L水处理效果最好,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36.6%,7.3%,19.7%;施杨梅专用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增加叶片百叶重与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杨梅品质,每株施肥8 kg并分两次施入,可使果实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3个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3%,25.3%,15.0%.  相似文献   
107.
温州瓯飞滩邻近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3年春季(5月)在温州瓯飞滩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通过种间相遇机率(PIE)、方差比率法(VR)、卡方检验(χ~2)、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点相关系数(Φ)、Ochiai指数、功能群划分和营养级构成等方法,对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种间相遇机率为0.65,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与其他种相遇机率最高(0.244),而凤鲚(Coilia mystus)最低(0.001)。种对为六丝钝尾虾虎鱼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相遇机率最大(0.305),凤鲚与中华小沙丁鱼(Sardinella nymphaea)相遇机率最小(0.003)。主要游泳动物物种间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绝大多数种对表现为弱联结性或无联结性,说明主要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按食性类型可把主要游泳动物划分成5个功能群,主导功能群为杂食者,植食者功能群无物种分布。主要游泳动物占据第二、三、四级营养级。该海域生态系统结构比较成熟,整体群落结构稳定,但主要游泳动物数量及种类资源现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08.
番鸭性别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9.
合理规划天然气供给系统是天然气市场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天然气行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天然气供给系统与天然气价格及需求紧密相关,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总结了全球范围内天然气价格波动的长期及短期影响因素,归纳了天然气需求量波动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详述了近年来天然气市场多主体分析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依据输入参数类型梳理了国内外天然气供给链系统规划模型的最新进展。最后结合天然气市场调节系列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从供给侧出发的天然气市场调节思路,以期对中国天然气市场有效调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正>1发病情况某动物园灵长馆为了增加动物笼舍丰富度,对笼舍进行了生态化改造,拚弃传统动物园的水泥运动场地,保持原生态的植被地面。改造完成后将19只松鼠猴、4只黑白疣猴、5只环尾狐猴移至该场馆饲养。11月4日下午,饲养员发现有6只松鼠猴精神差,不食,活动减少,待兽医赶赴现场时,发现有4只松鼠猴已经死亡,另外有2只不能站立,瘫痪于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