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1.
抗旱耐瘠能源型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培育壮苗、田间栽培管理以及安全贮藏三个方面阐述了抗旱耐瘠能源型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盐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甘薯耐盐性鉴定和耐盐性基因筛选,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及其转化条件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5K10组合可显著提高济薯21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83%和9.95%,其余组合均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为N6P5K10组合。在生育后期,N6P5和N6P5K10组合不利于薯块干物质的积累,而P5K10和N6K10组合有利于养分向块根中运输,最终导致薯块干物质含量的提高。氮磷钾不同配比均可促进前中期可溶性糖的积累,P5K10和N6K10组合促进了前中期甘薯块根中淀粉的积累,P5K10、N6P5和N6K10促进了生育中后期块根中淀粉的积累,而在所有组合中,P5K10组合的变化幅度最大,说明施用磷钾肥可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和转化,提高甘薯块根的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体内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其合成酶(查尔酮合成酶、查尔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花色素苷合成酶以及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甘薯育种目标、育种手段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甘薯育种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甘薯育种研究中广泛存在的杂交不亲和、遗传基础狭窄、突变体嵌合体现象严重、育种手段单一等问题,并论述了甘薯育种工作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多用型甘薯新品种济薯2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薯21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CHGU1.002作母本,PC94-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多用型甘薯新品种。全国各地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1号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适应性广泛、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既可用作鲜食品种,又可用作淀粉加工及燃料乙醇生产专用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其它作物的二羟基黄酮醇还原酶(DF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块根中分离出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DFR基因,并定名为ibDFR。该基因全长1232bp,编码398aa。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与牵牛相似系数达85%,与烟草的相似系数达到67%,与马铃薯的相似系数达75%。将ibDFR连接到pET30a(+)载体中,检测ibDFR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bDFR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推算一致,能在大肠杆菌中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8.
19.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济徐2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徐23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合作,以苏薯7号为母本,AB94078-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山东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徐23具有淀粉产量高、萌芽性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以淀粉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在济徐23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适时排种,培育无病壮苗;适时早栽,合理密植;促控结合,加强田间管理;控制窖内温湿度,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正常型和徒长型甘薯植株光合产物转运能力的差异,在大田条件下,以长蔓型品种济薯18和短蔓型品种徐薯32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施氮120 kg·hm~(-2)和240 kg·hm~(-2)3个处理,获得2个品种正常型和徒长型植株,从主茎功能叶光合产物供应能力、茎上部-基部间糖类、氨态氮和K+等渗透物质浓度梯度等方面对正常型和徒长型植株光合产物转运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正常型植株相比,2个品种徒长型植株生长中后期主茎功能叶蔗糖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提高,可输出态(蔗糖)比例(蔗糖/淀粉含量比值)显著降低;主茎可溶性糖含量、基部蔗糖含量和主茎茎上部-基部蔗糖浓度升幅显著提高;生长中后期主茎基部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上部K+含量显著降低,氨基酸和K+浓度降幅显著降低。与徐薯32相比,济薯18随着徒长程度的加重,上述趋势更加明显。在同样氮素条件下,与济薯18相比,徐薯32主茎功能叶蔗糖含量显著提高,主茎上部-基部蔗糖升幅显著减小,基部蔗糖含量显著降低,氨基酸和K+浓度降幅显著增大,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产物供应能力和源库间转运能力。本研究结果为明确甘薯徒长机理及甘薯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