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6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年份青砖茶改善小鼠胃肠道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昆明小鼠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不同年份湖北青砖茶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动和肠道菌群作用。理化检测发现,2010年青砖茶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咖啡碱、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2016年与2006年,儿茶素总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2016年与2006年。连续给予小鼠青砖茶不同剂量提取物15d后,发现中剂量(1 667mg/kg)改善小鼠肠胃功能的效果最佳,为最有效剂量。高剂量(3 334 mg/kg)减缓胃排空,低剂量(834mg/kg)显著增加双歧杆菌数量,抑制肠球菌数量。另外,与正常组比较,3个年份湖北青砖茶均能有效促进胃排空和肠蠕动,并优化肠道菌群,2006年青砖茶的效果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小肠推进率最高,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最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92.
酸性土壤占世界可耕作土壤的30%~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作为铝富集植物,茶树体内铝含量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且不表现出根尖生长受抑制及根冠表皮脱落等典型铝毒症状,适宜浓度的铝还能促进茶树的生长。本文主要对茶树铝富集特性、铝在茶树细胞内存在形态及亚细胞分布、茶树对铝的生理响应、茶树耐铝聚铝的可能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后续研究思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茶树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对茶产品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至今未见体外表达茶树PPO的报道。笔者在原核中表达纯化获得具有催化活性宜红早PPO的基础上,成功表达纯化获得切除转移肽的宜红早PPO成熟蛋白,该蛋白的比活力比全蛋白高约3倍,并发现转移肽对PP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这为茶树高活性PPO工程蛋白在体外大量制备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湖北青砖茶辅助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湖北青砖茶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效果,并与绿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贮藏1年和10年的青砖茶、血脂康、绿茶都能极显著降低大鼠体重及血清TC、TG和MDA含量,提高血清HDL-C含量和血清SOD、GSH-PX活性,降血脂效果明显。其中,青砖茶降脂效果优于血脂康和绿茶,10年青砖茶优于1年青砖茶,1年青砖茶各剂量的降脂效果具有剂量依赖关系,随喂饲剂量的增加,降脂效果提高。肝脏病理学观察表明,各受试药物组大鼠肝细胞变性、肿胀的程度减轻,以1年青砖高剂量组及10年青砖剂量组大鼠肝脏保护最好,说明青砖茶能有效降低大鼠血脂,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高脂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200 mg/kg.d、400 mg/kg.d、800 mg/kg.d)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绿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其它茶类量效关系不明显。在低、中剂量下,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TPS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TPS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的降血糖效果优于未经水解的TPS ,灌胃酶解TPS的DM小鼠  相似文献   
96.
研制出一款红茶自动萎凋机,对该萎凋机萎凋帘表面风速及温度、叶层厚度、萎凋叶含水量等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萎凋帘表面风速差异<0.2 m/s,温度差异<1℃,叶层厚度检测偏差为0.2 cm,萎凋叶含水量检测偏差约为1个百分点,说明萎凋机性能较好。进一步以6CW-120型单层萎凋槽作为对照,对比分析自动萎凋机的红茶加工质量。结果表明,采用萎凋机制得的红茶在香气、叶底和总体品质方面均优于萎凋槽萎凋的红茶,水浸出物、茶多酚、茶红素含量高于萎凋槽样品。试验结果说明,利用自动萎凋机生产红茶的品质达到并部分超过萎凋槽生产的红茶。  相似文献   
97.
采用来自湖北宣恩的鄂茶10号嫩芽材料,按照不同的做形方式(烘条、理条、滚条、搓条)和理条叶含水量(含水量40%、37%、33%、30%)加工成干茶,采用感官评价和理化测定对茶叶的外形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做形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条形名优绿茶的最适做形方式。结果显示,不同做形方式影响茶叶形状品质,理条与搓条做形评分都显著高于烘条和滚条做形处理,不同做形方式对干茶和茶汤色泽影响显著。综合各项因素,理条做形外形条索紧结优美,综合品质最好。随着理条叶含水量的降低,茶叶条索变得紧直,香气浓度提高,但干茶和叶底绿色度和润度明显下降,色泽变暗;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明显。综合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分析,理条做形以理条后叶子含水量在33%~37%为宜。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我国在扁形名茶的设备开发、机制工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解决了手工制作生产规模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瓶颈”问题。本文从成形机械的发展和加工工艺的研究综述了机制扁形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
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用相同鲜叶加工成8种名优绿休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名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的名茶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它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各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b,Cda,Pyb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野生茶树资源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种质资源库,是新品种选育和优化改良的基础,在江西系统开展野生茶树资源调查,明确茶树资源分布和特点,为江西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基础数据。【方法】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结果】通过查阅文献确定赣北茶区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赣中和赣南茶区可追溯至明朝,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确定赣北婺源县、浮梁县、修水县共7个资源分布点,判断其中6个点为野生茶树,确定赣中井冈山市、遂川县共2个资源分布点,判断其中1个点为野生茶树,确定赣南上犹县、崇义县、定南县共5个资源分布点,判断均为野生茶树,赣北资源为灌木型,赣中和赣南资源为小乔木型。【结论】江西野生茶树资源范围广、历史久、类型多,绝大部分未得到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江西野生茶树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