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0年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广东罗非鱼产量约59万t、占全国产量的47%,出口罗非鱼12万t;2010年产量达60万t,罗非鱼行情较2009年回暖,效益提升。但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广东的罗非鱼产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产业发展缺少整体规划、企业无序竞争严重、出口市场单一、缺乏自主品牌和出口渠道等。针对各种问题,广东应该从提高品质、控制总量,确定行业指导价格、试行区域配额,拓展产品类型和销售市场、打造中国品牌,因地制宜选择健康养殖模式等方面入手,保持广东罗非鱼产业的优势地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农科院5个研究所为例,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数据采集等形式,对这些转制型农业科研机构服务“三农”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转制的成效,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科研机构发挥服务“三农”的优势以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广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各地典型的现代农业同区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充分凋研,介绍了广东现代农业同区建设现状,剖析了其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3种龙虾: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和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的休眠温度及其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对该3种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和模拟低温休眠运输后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龙虾低温休眠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冰块梯度降温的方法,设置14℃、13℃、12℃、10℃4个温度,将从斯里兰卡收购的3种龙虾分别在4组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观察龙虾的应激反应和休眠状态,以确定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并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个包装温度组(25℃、20℃、15℃、12℃),将不同温度组龙虾包扎装箱密封后静置于22℃的恒温室中,26 h后复苏并统计存活率,以检验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龙虾的休眠温度为12℃,处理时间应不超过10 min;室内模拟试验发现,包装温度为12℃情况下,26 h后平均龙虾存活率达98.3%,其中锦绣龙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现代农业园区研究文献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对其相关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了现较为细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研究的展望,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罗非鱼发展概况,并从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广东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2011年广东罗非鱼业价格变化的基础上预测2012年罗非鱼价格走势,最后提出广东罗非鱼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省乃全全国的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目前海参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研究了白沙参的池塘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及参数,包括养成环境与条件,清池消毒及肥水的方法,种苗选择、运输及投放方法,以及水质管理、投饲管理、敌害清除等养成管理,并介绍了采捕方法。按照此套技术,开展了白沙参池塘生态养殖,记录了白沙参生长及存活情况,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并对成品白沙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该套技术参数条件下,经过约10个月的养殖,白沙参的体长相对日增长率为5.73%,体重相对日增长率为781%,存活率达92%左右;白沙参池塘生态养殖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达到400%;养成的白沙参质量优异,符合GB2762-2012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农业综合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为农业综合类期刊编辑选题提供参考。以《中国农业科学》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1990—2016年发表的323篇高被引论文的年度分布、被引频次分布、作者、学科类型、引文发表年份及引证文献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规律。结果表明,综述类论文在高被引论文中的占比较小,仅为7.1%;高被引论文一般表现为前瞻性强、热点问题、深度研究和持久性研究;不同论文因技术水平、科研条件等制约,被引用高峰期差异极大;硕士论文引用可能会影响对某一论文的正确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的高被引论文一般表现为有重大的研究深度和理论突破、抓住了关键性的热点问题、在理论上具有极高的前瞻性、作者为知名学者或行业权威。综合类农业期刊工作人员在选题上可有的放矢,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挖掘国内学者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梳理和归纳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特征和方向,以CNKI数据库中1992—2017年的1 405篇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分析、机构分析,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oace为手段,对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脉络和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农业技术扩散已经完成了基础理论的构建,但研究活跃度逐年降低,且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前沿的分支较少;农业技术扩散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蒋和平、李同昇、高启杰、胡瑞法、申红芳等是主要发文作者,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农业经济》是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发文最多的期刊,其次是《世界农业》《农业技术经济》等核心期刊。同时,现有研究内容的学科构成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农业经济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明显,理论创新不足。构建农业技术扩散机制、体系,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农业技术扩散的新要求都要关注。  相似文献   
2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广东省需完成100.7万hm2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本文总结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情况,并将惠州市、海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亮点分析和经验总结,同时分析了惠东县多祝镇项目、海丰县梅陇农场项目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十三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投资标准;重视前期工作,做好实施方案;优化建设内容、资金分配;完善体制和机制,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加强建后管护,确保工程效益长期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