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8种杀虫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比较了供试杀虫剂对两种试虫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对两种金龟子幼虫的毒力差异较小,其它各类杀虫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显著高于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毒力。其中新烟碱类药剂对两种试虫毒力差异最大,如啶虫脒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高于华北大黑鳃金龟159.61倍,另外,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对两种试虫毒力也相差了85.73倍。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揭示绿盲蝽与寄主植物间的化学通讯机制,采用触角电位(EAG)和风洞技术,测定了绿盲蝽雌、雄成虫对寄主植物花器挥发物的电生理和风洞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除间二甲苯外,绿盲蝽雌、雄成虫对a-蒎烯、乙酸叶醇酯和松油烯均产生明显的EAG反应;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绿盲蝽雌、雄成虫对乙酸叶醇酯的定向行为反应均较强,且与对照化合物苯乙酮和顺-3-己烯醇无显著差异。乙酸叶醇酯等植物花器挥发性成分可能在绿盲蝽寄主定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河北省白洋淀蝗区防治蝗虫替代药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国重点湖泊蝗区之一,该地区的蝗虫以东亚飞蝗为主。目前对于该地区东亚飞蝗的治理仍以采用马拉硫磷、氰戊菊酯等有机磷类和菊酯类为主。这些药剂的用量较大,长期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增加等问题。本研究自行研制了防蝗替代药剂5%吡虫啉OL,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明确其田间用量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其他药剂相比,该药剂更适用于该地区控制蝗虫为害。  相似文献   
64.
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绿盲蝽室内毒力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地了解不同作用机制杀虫剂对绿盲蝽毒力的温度效应。本文采用食料浸渍法,测定了15、20、25、30、35℃下,8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并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剂吡虫啉和啶虫脒、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铃脲、氯离子通道激活剂阿维菌素和氯离子通道抑制剂氟虫腈对试虫表现为强正温度效应。温度对钠离子通道调控剂影响较复杂,高效氯氰菊酯为强负温度效应,氰戊菊酯基本不受温度影响,高效氯氟氰菊酯则具有弱负温度效应。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其他杀虫剂均受温度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说明,除钠离子通道调控剂对绿盲蝽毒力的温度效应较复杂外,其他杀虫剂温度效应均有较强规律性。  相似文献   
65.
为了筛选拌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有效药剂,并明确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培养皿法和室内盆栽试验比较了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保苗效果。结果表明,60%溴氰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拌种处理效果较好,保苗效果分别达到90.02%和70.07%,可将死苗率控制在10%以内,被害指数控制在20%以内,且对玉米出苗安全。因此,60%溴氰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可作为拌种防止玉米二点委夜蛾为害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