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马铃薯易受低温危害,造成减产。MAPK基因广泛参与多种环境胁迫,研究发现其参与低温调控。为探究马铃薯StMAPK4在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Atlantic’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低温(4℃)胁迫下不同时间点在马铃薯根茎叶中的表达特性,并对StMAPK4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构建StMAPK4的过表达和RNAi干扰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分析了在4℃处理下非转基因(NT)、过表达和RNAi干扰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tMAPK4蛋白的等电点为4.97,属于酸性蛋白,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低温胁迫下,StMAPK4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StMAPK4过表达植株的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T植株明显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StMAPK4干扰表达植株的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T植株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通过表型观察发现,非转基因和RNAi干扰表达植株的叶片萎蔫严重,而过表达植株的叶片受影响较小。因此,过表达StMAPK4基因可以增强马铃薯植株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拟探究经热灭活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能否诱导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产生免疫致敏反应.将具有典型白斑综合征症状的对虾肌肉剁碎后经60℃灭活lh,采用单尾定量口饲的方法,连续6d投喂不同水温条件(15℃、23℃、28℃、32℃)下的实验组对虾(E15℃、E23℃、E28℃、E32℃);同时设置常温(23℃)条件下阳性对照组C23℃(投喂未经灭活的WSSV毒饵)、对照组CF23℃(只投喂商业配合饲料).在实验第13天对存活个体进行第二次人工WSSV感染,结果显示,WSSV经60℃处理lh可彻底失活,表现为连续投喂6d至第二次人工感染期间无对虾死亡,而阳性对照组C23℃死亡率为100%.截止实验第19天,E15℃、E23℃、E28℃、E32℃各组存活率分别为80.41%、33.29%、8.47%、16.43%,CF23℃组的存活率为8.89%,E15℃组与其他各实验组差异极显著(P<0.01),E230℃与CF23℃、E28℃、E32℃组差异显著(P<0.05),E28℃和E32℃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各组实验材料进行WSSV绝对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经热灭活WSSV诱导的中国明对虾二次感染WSSV后,28℃环境下病毒增殖速度最快,高温(32℃)和低温(15℃)都会不同程度抑制WSSV的增殖速度.实验表明,热灭活WSSV可以诱导中国明对虾产生免疫致敏反应,对受WSSV感染的中国明对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温度与WSSV的增殖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提取和净化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目标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对草鱼、鳙鱼、大黄鱼、虾进行检测分析,添加4、10、100、1000μg/kg浓度水平时,回收率为68.5%~106.6%,相对标准偏差0.80%~9.16%,方法的检出限为1.5μg/kg,定量限为4μg/kg。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硅酸钠增强马铃薯黑痣病抗性的分子机制,将硅酸钠诱导马铃薯转录组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StWRKY11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马铃薯中提取总RNA,并利用RT-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并克隆,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结构预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从马铃薯大西洋中克隆了阅读框为1 005 bp的StWRKY11基因,编码334个氨基酸,表达蛋白分子式为C3013H5023N1005O1260S199,分子质量为81.867 94 ku,理论等电点(pI)为5.09,原子总数为10 500。表达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WRKYGQK保守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X5CX23HXH,属于第二类Ⅱd亚家族;表达的为疏水稳定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结构域,二级结构元件是α-螺旋、延伸链、β-折叠和无规卷曲,其中无规则卷曲比例最高,达61.68%,共有29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内。启动子上游具有与抗性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及与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  相似文献   
25.
应用RT-PCR方法从鸡脑中扩增血管活性肠肽(VIP)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GM-T easy.分别利用pGM-T easy中T7和SP6启动子及其RNA聚合酶,以线性化的VIP/pGM-T easy为模板转录合成正、反义DIG标记RNA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将合成的探针用于探查VIP-mRNA在鸡肠Remak神经(INR)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INR的神经元胞体中有VIP-mRNA的转录,且这种神经元数量众多;原位杂交阳性神经元胞体大部分是大型神经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在INR神经节中呈层状或成群分布.INR的神经纤维呈弱阳性.在节间束也有少量的阳性细胞分布.本研究从基因水平证明INR中有VIP神经元存在.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研究Cdc25B mRNA在早期鸡胚中的时空表达模式。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Cdc25B基因特异性目的片段,并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合成了Cdc25B RNA探针,通过全胚胎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早期不同发育阶段鸡胚中的Cdc25B mRNA水平。结果表明,Cdc25B的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体节和肢芽的顶端,在尾部神经上皮中缺乏杂交信号。早期阶段,Cdc25B的杂交信号不对称地分布在亨氏节的左侧。随着胚胎的发育,Cdc25B的杂交信号逐渐增强,并且在即将封闭的神经管中,杂交信号呈现出腹背递减的浓度梯度。然而,在早期各个阶段,脊索都是阴性的。这些结果提示,Cdc25B在前、后期的CNS、体节和肢芽发育中可能发挥不同的功能,这种功能的改变可能与Cdc25B的表达浓度有关。此外,鸡胚胎内部器官的左右不对称性发育可能是Cdc25B与其它基因共同调控的结果,这些调控发育的机制可能是Cdc25B蛋白参与了细胞周期进程,调控细胞增殖或分化。  相似文献   
27.
血淤症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因此采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及血栓性疾病等在内的许多疾病,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乌龙茶具有通过降低红细胞压积、防止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度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推测乌龙茶亦应能防治血栓形成的作用。本文在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观察乌龙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实验条件和方法 (一)动物及分组 选择健康新西兰种兔28只,体重2~2.5公斤,雌雄兼用。在正式实验分组前,所有家兔分笼饲养,给予普通饲料100克/日/兔,喂  相似文献   
28.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楼福庆(1964)、Young(1967)、Stagg(1975)相继报道了茶叶有防治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我们研究室的工作亦证明福建乌龙茶具有降低血液粘滞性、凝固性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推测乌龙茶应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乌龙茶对家兔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防治效应。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龙泉市特异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栽培技术和制茶工艺,形成了龙泉金观音产品独特而优异的品质。近年龙泉金观音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有所下降,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出现龙头企业缺乏、种植品种单一、产品附加值低、高山生态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育龙头企业、丰富品种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茶园生态栽培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龙泉金观音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