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根系细胞抑制镉转运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镉是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最常见的元素,在酸性土壤中,镉能在水稻和蔬菜等作物根系中大量富集,并转运到地上部,其中可食部分的镉含量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安全。植物根系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器对镉具有识别能力,能通过沉淀作用、络合作用和区域化作用等,把大量的镉固定在根系内,抑制其向地上部转运,从而保证地上部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本文综述了植物根系细胞各组分的控镉原理,为发掘优异的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番茄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国内外番茄耐盐生理、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耐盐突变体及其转基因耐盐番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3.
对郑州9023主要品质性状在四川省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9023对四川生态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2000年8个样点品质指标的平均值,全部达到了强筋小麦的国家标准,不同品质性状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量的遗传稳定性最好: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在地点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多数地点的品质性状在年份间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品质性状在年份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土壤类型和栽培条件是影响品质性状表达的主要因素,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优质栽培措施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黑星天牛是危害板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湖北省恩施州板栗基地近年来发生严重,部分林分有虫株率高达71.7%。此虫在该地区2年1代,以幼虫越冬。危害程度与树龄、胸径呈正相关。采用树干刷涂白剂或喷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以预防成虫啃食皮和产卵为防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5.
36.
37.
选用玉米秸秆为原料,氨气为活化剂,制备一种新型氮杂化多孔炭质吸附材料。利用比表面积测定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氮杂化炭材料的理化特性,并以常见染料酸性橙7为代表,探讨了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从600 ℃提高到800 ℃时,材料表面氮元素含量从3.2%增加到8.81%,比表面积从72.7 m2·g-1增加到418.7 m2·g-1,微孔率从16.2%增加到71.5%;同时,其对酸性橙7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也显着提高,最大吸附量可达292 mg·g-1,优于常见的炭质吸附材料;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为异质性表面的多层吸附过程,吸附机理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该氮杂化炭材料比表面积大、微孔结构发达、吸附能力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大麦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及PCs合成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探明不同基因型大麦对镉耐性和转运能力差异,选取大麦耐镉品种华10118和敏感品种华2255进行水培试验,比较不同镉处理下大麦根系和地上部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差异,并研究了根系和叶片中PCs含量对镉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华10118对镉的转运能力较差,地上部镉含量较低;镉在两个大麦品种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胞液中,基本各占35%~44%,细胞器占5%~26%,华2255的细胞器组分中镉含量显著大于华10118,可能是华2255耐镉性差的原因。两个基因型大麦根系中的镉以醋酸提取态为主,而地上部中以NaCl提取态最多;华2255的乙醇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的镉含量较高,可能是其对镉转运能力较强和耐受性差的原因。华2255根系和叶片中的PC2和PC3含量都显著高于华10118,根系合成较多的PC2和PC3有助于镉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相似文献   
39.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不同用量和不同添加顺序的腐植酸(Humic acid,HA)对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1M4BC25)吸附As(Ⅲ)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HA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与未添加HA相比,添加5 mg·L~(-1)的HA时最大吸附容量(Qm)为8.39 mg·g-1,增加了5.00%;添加10、50 mg·L~(-1)的HA时,Qm分别为7.59、5.25 mg·g-1,分别降低了5.00%和34.3%。不同HA添加顺序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有较大影响,Qm顺序为:后添加HA(5.82 mg·g-1)同时添加(5.20 mg·g-1)先添加HA(3.30 mg·g-1)。在初始pH=3时,F1M4BC25对As(Ⅲ)吸附能力高于pH=6时。两种pH条件下吸附平衡后溶液的pH值均增大,初始pH=3时增幅大于初始pH=6时;两种pH条件下DOC浓度大小顺序均为:后添加HA同时添加先添加HA。研究表明,低浓度HA以及弱酸性条件有利于F1M4BC25对水体中As(Ⅲ)的去除,高浓度HA能够与As(Ⅲ)产生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40.
摘要:番茄高色素基因hp1和hp2突变体与野生型基因相比均发生了单碱基的点突变,常规PCR技术很难把它们区分开。本试验对碱基错配类型和位置与特异性PCR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TA-TG双碱基错配的引物,退火温度在49.3+0.1℃时能把hp1基因的突变位点和野生型的对应位点区分开来。引入T-C碱基错配的引物,退火温度在53.5+0.1℃时能把hp2基因的突变位点和野生型的对应位点区分开来。错配碱基在引物3′端的位置对PCR的特异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