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物乙醇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为原料,利用物理化学途径和生物途径可以将其转化成具有多种工业用途的生物乙醇。微生物发酵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给生物乙醇的开发利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转基因菌系的改良和利用可以使生物乙醇的转化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几十倍。本文对酸解技术、酶解技术和酶解工艺在生物乙醇转化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2.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是生物膜上能同时允许不通价态的阳离子通过的多种通道蛋白的集合体,参与了细胞的营养吸收、膨压控制、信号传导等许多生理过程。NSCCs能够快速转运Ca2+、K+、Mg2+等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元素,也能转运有毒重金属离子。了解重金属离子与NSCCs的互作关系,对于调控植物对污染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重金属离子类型和浓度影响NSCCs门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探索新型离子通道调控剂及其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不同世代提型恢复系自身结实率的连续考察,发现经过 F_2代的严格选择后,多数 F_3恢复系的自身结实率超过了80%;但同一株系后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一直保持到 F_7代。F_5群体的自身结实率与其恢复度呈显著正相关,r=0.879。亲本类型只影响恢复基因在后代群体中的纯合速度,与高代恢复系(F_5代以上)的结实率和恢复度无明显相关。自身结实率高且群体中变异系数小的恢复系对所有的不育系都能高度恢复;而结实率高但变异系数大的恢复系其恢复度会因不育系的不同而变化。主效恢复基因未完全纯合可能是高代恢复系的恢复度在不同不育系上出现分离的主要原因。对根据自身结实率及其变异系数进行恢复系选育的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硫对水稻幼苗镉积累特性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明硫对水稻幼苗镉积累特性及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 进行水培试验。以高镉积累水稻品种T优705和低镉积累品种湘早籼24为材料, 研究硫对水稻幼苗吸收累积镉的影响及其植株体内亚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施硫水平为2.8 mg·L-1时, 2个品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镉含量均显著降低;当施硫浓度为0.3 mg·L-1时, 只有湘早籼24根系中的Cd含量显著降低(P<0.05)。施硫可显著降低水稻根系中的镉向地上部分转移, 增加水稻地上部细胞壁中的Cd分配比例, 降低胞液中的Cd分配比例。与根系相比, 地上部的Cd积累量更容易受到施硫水平的影响。因此, 针对不同品种, 在水稻苗期合理施硫可有效地缓解Cd毒害。  相似文献   
65.
水稻营养器官镉积累特性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水稻营养器官对镉的拦截作用,对3个水稻基因型关键器官的镉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高镉积累型水稻T优705茎基部(蘖节)、穗轴和籽粒的镉含量及穗轴向籽粒转运镉的比例显著高于低镉积累型水稻朝阳1号B和湘早籼24。稻穗在含镉0.9~4.5 μ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中灌浆时,T优705籽粒基部拦截镉的能力最弱,稻米镉含量(y)和穗轴中的镉含量(x)呈显著线性相关(y=ax+b),穗轴中的镉含量每增加1.0 mg,朝阳1号B、湘早籼24和T优705稻米中的镉含量分别增加0.01、0.11 mg和0.14 mg。在0.9~18.0 μmol·L-1的镉溶液中,进入离体叶片的镉离子数量直接决定着叶绿素的衰减速率,镉含量每增加1.0 mg,朝阳1号B和湘早籼24的叶绿素含量降低0.02 mg左右,而T优705的叶绿素含量只降低0.01 mg。在相同的镉胁迫环境中,T优705离体叶片的氧化损伤程度较轻,释放的O2-和H2O2数量显著少于朝阳1号B和湘早籼24。这些结果表明,低镉积累型水稻籽粒基部对镉的拦截能力强,叶片耐镉性差,而高镉积累型水稻籽粒基部对镉的拦截能力弱,叶片耐镉性强;离体稻穗的镉转运特性和离体叶片的耐镉能力可以作为快速筛选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6.
对番茄红素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它的摄入量以及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与多种慢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番茄红素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它具有很多特有的生物化学特性和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67.
在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对源于CIMMYT的CI-66和CI-7分别与川麦28杂交的F1、F2和BC1群体进行抗性鉴定,研究其成株期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杂交后代的抗感分离情况。结果表明,CI-66由1对显性纯合基因控制;CI-7则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的互补作用控制。同时,利用CIMMYT材料成功地选育出两份高抗条锈兼抗白粉病材料99B911和999B946。本文还利用30份CIMMYT小麦材料分析了成株抗性与播期的关系,为筛选稳定抗性小麦新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8.
镉胁迫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镉(Cd)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产生较大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的生长,但高浓度的Cd胁迫对植物生长有抑制效应;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性酶的调节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胁迫对植物膜脂的过氧化伤害作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Cd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9.
为了模拟开花后胁迫(如干旱或叶部病害)的效应,小麦开花后在田间用化学脱水法杀死所有的绿色组织,以消除暂态光合作用(transi ent photosynthesis),从而揭示出植株利用茎秆中的贮存物质进行灌浆的能力。本研究旨在了解化学脱水条件下对大粒性的混合选择是否能够提高无暂态光合作用(在干旱或叶部病害等胁迫下光合作用暂时下降或停止的状态称为无暂态光合作用-校者)时的籽粒灌浆能力。对普通春小麦的6个杂交组合,自F_2代开始对开花后化学脱水处理的植株和没有进行化学脱水处理(对照)的植株上收获的籽粒过筛,选择大粒留种,直到F_4代共进行了3轮混合选择。产生的36个群体(6个组合×3个轮回×2个选择环境)在化学脱水处理和无化学脱水处理下与它们对应的F_2基础群体进行比较。正常条件(无化学脱水)下进行大粒选择没有改进该条件下的粒重,显然是由于这些材料的粒重在正常条件下缺乏遗传变异所致。正常条件下对大粒性的第三轮选择使得4个组合在化学脱水条件下的粒重下降。但是,化学脱水条件下对大粒的选择却有效地改进了该条件下的粒重和容重;改良效果因杂交组合和选择轮数而异。平均抽穗期和平均株高没有发生遗传漂变。化学脱水条件下对大粒的选择使得有些组合在正常条件下的粒重也得到了有效的改良。这些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的选择和化学脱水条件下的选择作用于2个用于籽粒充实的不同“源”即暂变态光合作用和茎秆贮存物的利用茎为了鉴别茎秆贮存物的利用率对选择压的遗传变异,必须象本研究中采用的化学脱水法那样消除暂态光合作用的干扰。  相似文献   
70.
以9套含有纯合hp-1和hp-2基因的番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苗期营养生长和果实色素积累有关特征比较发现:在光周期生长条件下,所有含有hp-1和hp-2基因的番茄自交系均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与不含印基因对照相比:幼苗下胚轴和植株节间显著受到抑制,花期延迟(P〈0.01);子叶、胚轴、花萼以及果实中叶绿素、花青素和番茄红素显著提高;hp-1和hp-2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表现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