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篇
综合类   19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本文梳理了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在香蕉上使用的674个农药产品,分析了登记整体情况、农药类别、剂型、防治对象、有效成分和毒性六个方面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香蕉用登记农药存在产品以单剂和防治病害为主、杀菌剂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生物农药登记匮乏等问题。建议优化农药登记结构、加大差异化产品研发力度、强化生物农药的研发和登记,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2.
芸豆的主要产区在东北、华北等地区,氮、磷、钾施肥量不平衡导致芸豆产量较低。为研究芸豆对3种元素的需求规律,探索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及其配比,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研究肥料配施对芸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氮、磷、钾施肥量的配比能够显著提高芸豆产量,当N∶P_2O_5∶K_2O=1∶0.55∶0.73(N:69.3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1714.49 kg/hm~2);当N∶P_2O_5∶K_2O=1∶0.55∶0.73(N:69.3 kg/hm~2)时,经济效益最佳(11695.02元/hm~2)。各肥料对芸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钾氮磷。3种元素的增施对芸豆产量的单因素及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3种元素的增施对芸豆单株荚数的影响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增施氮、磷肥对百粒重的影响也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在试验范围内增施钾肥则促进百粒重增长;3种元素对芸豆单荚粒数影响不大,证明芸豆单荚粒数是由品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3.
为分析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和神经导航因子3(NAV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山羊产羔性能的关联性,通过MassARRAY?SNP分型技术对DPYD基因和NAV3基因的4个候选位点进行分型,探究其在云上黑山羊、济宁青山羊、辽宁绒山羊3个群体中的遗传学特征,并统计其与云上黑山羊的产羔性能(产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104.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在波长为541nm处对不同采收时期的山药中薯蓣苷元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山药中薯蓣苷元含量不同没有递增积累趋势,九月份采收的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达到了一个峰值,而产量十月份的较高,对山药产量和薯蓣苷元含量需要进一步协调控制达到综合利用和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05.
为揭示退耕对石漠化区露石岩—土界面土壤渗透特性的影响,以典型石漠化坡耕地为对照,选择休闲地、退耕灌草和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研究了平直、外凸和内凹型露石岩—土界面土壤渗透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退耕类型岩—土界面土壤入渗过程及特征差异较大,从初始入渗率到稳定入渗率衰减幅度在0.350~55.756 mm/min,而不同岩—土界面形状间土壤入渗速率差异较大;(2)不同退耕类型岩—土界面土壤入渗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均与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初始入渗率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3)与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相比,Horton模型对不同退耕类型岩—土界面土壤入渗过程拟合适用性最好,可以更好地模拟和预测不同退耕类型岩—土界面土壤入渗过程和入渗能力;(4)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退耕类型岩—土界面土壤入渗能力大小为坡耕地(0.99)>休闲地(0.16)>退耕灌草地(-0.43)>退耕果园(-0.72)。退耕明显降低石漠化区露石岩—土界面土壤入渗能力,这种降低在外凸型岩—土界面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退耕对石漠化区岩—土界面水分渗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油菜种业是油菜产业化的基础,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为了给甘肃省油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科研资源,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油菜种业生产基地;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油菜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企合作力度,推进油菜种业育繁推销一体化;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油菜种业检疫监管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7.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影响筒仓动态侧压力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如何全面考虑影响因素,高效、简单地预测筒仓动态侧压力是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尝试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首先,将影响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筒仓动态侧压力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出向量;其次,以400组PFC模拟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运用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法寻优获得最优支持向量机参数,最终建立基于SVM的筒仓动态侧压力预测模型,并对105组PFC模拟数据进行筒仓动态侧压力预测。结果表明:SVM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小于0.0005,相关系数R;大于0.98,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泛化性能。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公式计算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拟合良好;利用该模型验证筒仓动态侧压力随着相关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该预测模型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对筒仓动态侧压力进行研究可行性较高,可为筒仓动态侧压力预测、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王丽杰  刘婷婷 《农机化研究》2022,44(4):115-118,243
土壤墒情是精细农业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土壤墒情监测手段落后,仅仅依靠手持设备进行人工采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墒情信息获取缺乏实时性和全面性,对农田灌溉工作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引入了云计算技术,构建了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农田土壤墒情信息系统,通过对土壤墒情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完成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并对土壤墒情信息处理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农田土壤墒情信息系统能够保证墒情信息获取的实时性、有效性,同时墒情信息采集全面,数据共享及时,对实现精细农业具有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油菜籽储藏期间色泽变化与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油菜籽色泽变化与油菜籽品质指标的关系,为以色泽变化建立油菜籽无损检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测定了油菜籽储藏期间色泽参数变化及其品质指标[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过氧化值(POV)、电导率和发芽率].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主要色泽参数并分析其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籽储藏期间主要色泽变化参数为a*(△a*)、C (△C),且与各指标呈较高相关性,可作为油菜籽储存品质变化的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