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刘宾 《乡村科技》2023,(4):81-83
大豆生产中出现“症青”现象,会导致其产量和品质降低。因此,研究“症青”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大豆的安全生产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根据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夏大豆生产实际,从品种、气候、栽培措施、病虫危害等方面总结夏大豆“症青”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科学选种、合理安排茬口、采取健身栽培管理措施、加强病虫草害防控等防治建议,以降低“症青”的发生概率,助力大豆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72.
基于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产量条件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单个QTL水平上解析产量与产量三要素的遗传基础,利用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的168个家系的DH群体及其遗传图谱,在5个环境下对产量进行了非条件QTL分析和基于产量三要素(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的条件QTL分析,共检测到9个非条件QTL和28个条件QTL。其中,检测到2个主效QTL(QY.sdau-4D和QY.sdau-6D.2),它们可分别解释15.77%和10.16%的表型变异。分别检测到6个"一因多效"QTL和11个微效QTL;其中,QYsdau-4D.2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影响产量,QYsdau-2D.1和QYsdau-3A.1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不影响穗粒数,即单位面积产量和穗粒数在该位点上几乎没有关联。本研究结果为通过分子设计聚合高产有利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培育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中药犊泻康防治犊牛腹泻的试验可通过结果得到结论,犊牛在出生时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产生免疫力较缓慢,经给予一定量的中药后可以明显提高新生犊牛免疫力,提高犊牛的保护率。也进一步说明了应用中药犊泻康来治疗犊牛腹泻,能通过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但其确切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了噻螨酮在桃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噻螨酮的最低检出量为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在桃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4%~97.5%,相对标准偏差为3.00%~5.97%,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噻螨酮在桃中的半衰期为6.8 d,按高浓度药液施药7 d后桃中最高残留量为0.79 mg/kg。  相似文献   
75.
以济谷14为试验材料,2011年在济南和德州试点分别研究了穴距与单穴株数对夏谷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济南试点留苗密度60万株/hm2,行距0.5 m,设置穴距10、13、16、19 cm,相应单穴留苗3株、4株、5株、6株;德州试点留苗密度75万株/hm2,行距0.4 m,设置穴距10、13、16.5 cm,相应单穴留苗3株、4株、5株。两试验点均以条播为对照。结果表明,在留苗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几种穴播方式和条播相比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相关农艺性状差异较小。因此,可以设计适宜的穴播机械,实现谷子机械化精量穴播。  相似文献   
76.
利用0.75、1.50、2.25 kg/hm2三种浓度的44%谷友(单嘧·扑灭)WP对高粱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2.25 kg/hm2时防除杂草效果最好,药后30 d对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和株防效分别为96.09%和63.18%;对阔叶杂草防效明显优于禾本科杂草,对杂草鲜重防效明显优于株防效;44%谷友(单嘧.扑灭)WP对高粱全生育期生长无明显影响,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文章通过对照试验,研究了沼液对苜蓿长势、品质及土壤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促进苜蓿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同时,施用沼液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N,K的含量,认为沼液可以作为苜蓿生长的可利用灌溉资源,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pH值对生活垃圾和脱水污泥混合物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为促进厌氧发酵产沼气提供实验参数和理论依据。【方法】从整个发酵过程pH值的变化、产物生成和原料利用3个方面评价不同初始pH值对于物料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结果】当发酵液初始pH值为7.5时,生活垃圾发酵产沼气的量最高,且其中甲烷平均含量达53.65%以上,累积产气量22 632mL;pH7.75时,在25d~35d内,产气量增加迅速,仅次于pH7.5,为21 962mL;pH值为7.25时发酵液中TS、VS降低程度最大,分别为38.5%和56%。【结论】控制发酵体系的pH值在7.25~7.75范围内,使产甲烷菌处于最适生存状态,是提高生活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沼液安全利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沼液作为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的残留物,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有益的生物活性等物质。分析了沼液的基本性质,就其在国内外农业、林业、养殖业等利用和研究现状作了概述,并且对沼液安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