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9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研究分析了云南蔗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和4种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研究建立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研制了32个适宜不同土壤生态类型蔗区的甘蔗测土施肥配方,推广应用面积5.7万hm^2,平均增产甘蔗8.10~10.95t/hm^2,提高蔗糖分0.21%-0.5%。同时,节省化肥投入72-225/hm^2,实现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的节本增效产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甘蔗营养需求与几种配方施肥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甘蔗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甘蔗吸收利用特点出发,阐述了甘蔗常用的几种配方施肥方法,如地力分区(级)配方法、目标产量配比法、田间试验配方法等,论述各种配方施肥方法的利弊以及甘蔗配方施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3.
综述了国内外甘蔗机械化生产、甘蔗育种、健康种苗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蔗田覆盖技术、甘蔗间套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还涉及了甘蔗栽培管理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54.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性强(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有较强的抗病、抗虫能力)、丰产性强、品质优(包括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品种。意大利1~4号品种适合山东及类似地区发展,其特点是适应性强、丰产,同时花期较晚有利于避开晚霜。  相似文献   
55.
劳动力成本较高是制约云南蔗区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云南蔗区气候、土壤肥力状况和甘蔗需肥特点,追踪国内外控释肥的研究进展,研发甘蔗控释肥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种植甘蔗劳动力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种植甘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6.
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pH、全氮磷钾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云南甘蔗主产区土壤pH普遍偏酸,全氮磷钾均处在中低水平;90% 以上土样的pH在4.2 ~ 8.8之间,全氮含量在0.1 ~ 2.0 g/kg之间,全磷含量0.02 ~ 1.5 g/kg之间,全钾含量在0.3 ~ 34 g/kg之间;各指标的变异程度,以全磷最大,pH最小。各市(州、县)中,红河州的土壤pH较接近中性,德宏州的土壤肥力较好。  相似文献   
57.
通过试验示范,形成了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技术,公顷下种6~7.5万芽,与常规繁殖相比,节省用种量一半,繁殖倍数翻一翻以上,对降低成本,提高良种繁殖速度,加快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8.
旱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旱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 ,以选用抗旱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栽培、覆盖减蒸发等多项抗旱技术进行组配集成 ,突出解决萌发出苗期的“旱”字关 ,生长中后期的土壤持续保水能力 ,为旱地甘蔗的萌发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9.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10个不同基因型甘蔗栽培原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低磷和高磷两个处理对伸长期甘蔗株高、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植株的株高、生物量干物质累积和根冠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AO0005的株高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高磷处理下地下部分生物量干重低于低磷胁迫处理。对伸长期甘蔗根冠比在低磷胁迫下对磷素的反应分析,品种CO0017和AO0108对磷素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60.
测定不同甘蔗品种Co331、桂糖11、粤糖93/159成熟进程中体内激素和糖分含量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成熟早期的0~40 d,3个品种的IAA、ABA和ZT含量下降,GA3逐步上升并相继达到峰值,同期内的蔗糖含量逐步上升,成熟中后期的40~80 d内蔗糖含量继续提高而IAA、ABA和ZT含量平缓上升,GA3含量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