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菌T23、哈茨木霉菌Ta22及添加少量营养元素为增效剂的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温室盆栽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7.34%~76.59%;田间大棚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9.67%~88.06%,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66.04%,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70.58%~89.75%。  相似文献   
42.
 由丝核菌引起的甜瓜果腐病是辽宁省近年发生的新病害,在棚室甜瓜生产中发生渐趋严重。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菌丝融合群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4 HGI融合群。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 ℃;最适pH 6.0 ~ 8.0;供试10种培养基中,在甜瓜煎汁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供试9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核形成最适条件为温度25 ℃,pH 7.0,理查培养基,黑暗条件;以山梨醇为碳源的PA培养基和以KNO3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有利于菌核形成。对于病菌菌核萌发胡萝卜煎汁培养基最为适宜;供试9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核萌发最适温度28 ℃,最适pH 5.0 ~ 8.0,黑暗条件利于菌核萌发;菌丝致死温度50 ℃、10 min;菌核致死温度53 ℃、10 min。  相似文献   
43.
1992~1994年,分别以水稻辽盐2、辽盐241、辽粳5和辽开79─3为试材,于水稻收获期按纹枯病情分级采集病穗标本,进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穗重和病情严重度呈负相关,病害所致产量损失和病情呈正相关;比较3年4个品种间的测定结果,产量损失和病情的关系趋于一致;初步研究认为,纹枯病2级病情可定为病害损失和防治阈值。  相似文献   
44.
刘志恒 《新农业》2003,(1):28-29
马铃薯作为北方城镇居民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在冬春季的贮藏期间经常受到干腐病、环腐病、软腐病、黑心病等为害.轻者导致薯块零星腐烂,重者引起烂窖,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5.
高粱新病害顶腐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高粱上发生的新病害顶腐病是由亚粘团串珠镰孢(Fusarinm moniliforme var. subglutinans Wr.&Reink.)侵染引起的。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值为6~8。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28℃,适宜pH值为6~7。病菌在Bilai培养基上,pH4~11间均易产生大型分生孢子。黑光灯和日光灯照射对大型分生孢子形成有促进作用,且黑光灯优于日光灯;在光照处理下最适宜产生大型孢子的培养基为小麦粒和高粱粒。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10~12天后可产生厚垣孢子。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以半乳糖、甘露糖为佳,乳糖、木糖、葡萄糖次之。对氮源利用远不及碳源。人工接种条件下,病菌能侵染高粱、苏丹草、哥伦布草、玉米、谷子、珍珠粟、薏苡、水稻、燕麦、小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植物。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1994年 ̄2004年11年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别及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并阐述了稻瘟病菌种动态与水稻品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与类型,以及在植物-病原物基因组测序、植物病害快速诊断、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离、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简要介绍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防御酶系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菌毒素对不稻愈伤组织的防御酶系(PAL、SOD、PO)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毒素处理后,不同抗性品种的PAL酶活性增加,均在4h达到最大值;抗病品种SOD酶活性8h达高峰,而感病品种SOD酶活性4h达高峰,之后均下降低于对照水平;抗病品种PO酶活性上升,8h达高峰,而感病品种PO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49.
地处几内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科巴 (Koba)农场由于濒临大西洋,构成了特有的热带雨林气候: (1)常年降雨量在 3 700mm以上,最高年份达 4 600mm;而且旱季、雨季分明,几乎 100%的降雨均集中在雨季; (2)常年日温在 30℃以上,高温季节达 36~ 40℃,而且昼夜温差小,通常只有 8℃左右,很少超过 12℃; (3)阳光直射率强,水分极易蒸腾,年蒸发量在 600mm之多。此外,地质环境也特点独具,属于沿海冲积的滩涂地带,土质团粒结构及其所含成分均与其他地区不同。 一、水稻病害种类   1侵染性病害 水稻侵染性病害共有 12种。各病害发生、为…  相似文献   
50.
利用特殊性引物,应用SYBR Green Ⅰ实时PCR技术鉴定检测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结果表明,应用实时PCR技术,利用SYBR GreenⅠ染料能选择性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可检测到RT73品系特异性靶序列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且通过溶解曲线确定其熔点值为(80.2±0.5)℃,而对其他油菜品系则检测不到荧光信号。SYBR GreenⅠ实时PCR能通过溶解曲线有效地区分了特异性产物、非特异性产物以及引物二聚体,是基因鉴定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