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7篇
  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1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大豆脂肪酸与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年海  刘忠堂 《大豆科学》1996,15(3):213-221
以25个高产大豆品系为材料,同时在8个生态地点进行试验,分别估算了各地点脂肪酸性状间以及其在蛋白质、脂肪以及二者总量的遗传相关;同时估算了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 ,结果表明,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较稳定,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较一致,都是亚麻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正确相关,而油酸与二者都 极显著负相关。在各点亚麻酸与生育期性状基本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酸与二者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各点亚麻酸  相似文献   
113.
抗灰斑病大豆育种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合理选用抗源的基础上,采用一次杂交和简单回交改良的方法,进行抗灰斑病大豆育种均能获得良的效果。已选育出丰产抗病品系41个。以抗灰斑病遗传理论为指导,对不同世代材料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大大减轻选种的工作量,并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大豆窄行密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试验研究初报何志鸿刘忠堂魏冀西王国春(黑龙江省科委)(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推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技术的发展,由省科委立项,自1995年起引进美国窄行平作密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由省科委和农业厅共同组织攻关,在...  相似文献   
115.
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年海  刘忠堂 《大豆科学》1997,16(2):118-124
以生育期相近的25个品系为材料,在8个地点同时进行试验,对大豆的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质+脂肪总量最稳定,其次是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这3个性状均较各脂肪酸稳定,亚麻酸的稳定性最差,这也表明其最易受环境的影响。不同品种同一性状的稳定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其本身的稳定性无关,亚麻酸含量低的品系稳定性较好。稳  相似文献   
116.
连续8年在黑龙江省5个生态区9个9区固定轮作场圃综合试验,试验区专项研究,框区、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以及大量的大面积生产调查,发现大豆重迎茬种植,根际土壤养分虽然在理论计算时,会出现氮素营养亏缺,但是生产实际中,由于施肥的缘故,大豆重迎茬并没有造成养分的明显偏耗,不仅氮磷钾三元素如此,硼、钼、锰、锌等微量元素也是不同轮作方式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不施肥的盆栽条件下,大豆以及玉米、小麦重茬种植都比正茬轮作多消耗了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其中重茬大豆对全磷和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重茬玉米、重茬小麦;大豆重迎茬种植,植株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发生了变化,对于大多数营养元素、特别是对于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能力下降,但是,对于钙、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量增加;增施钾肥能显著地提高重迎茬大豆的产量。这一切都说明根际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根对养分吸收能力减弱对重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7.
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高油高产大豆栽培的基本特点,实现高油大豆高产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8.
利用中子和γ射线辐照大豆感灰斑病丰产性好的杂交后代种子,在人工接种三江平原灰斑病混合菌种条件下,选育出一批抗灰斑病品种和抗灰班病资源合辐86—1043、合辐86—57等。  相似文献   
119.
近几年,喀什地区枣棉间作栽培发展较快,由于农户在掌握间作种植技术方面水平有限,管理粗放,栽培模式不合理,导致棉花产量低,影响农民收入。为提高喀什地区枣棉间作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索适合喀什地区枣棉间作的棉花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喀什地区疏附县吾克萨克乡4村3组。枣树间作地面积40公顷,枣树树龄5年,株行距1米×6米,土壤为壤土,前茬作物小麦、西瓜。  相似文献   
120.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近年来由于比较效益低,大豆面积逐年下降。文章指出了面积下降的3点原因,同时分析了在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发展大豆的4点优势,提出了目前黑龙江省生产大豆的发展战略和4点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