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0篇
  32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孔雀等珍禽养殖业刚刚兴起,其饲养模式和疫病防控策略还在探索中,一旦感染烈性传染病则发病严重,死淘率很高,损失巨大。文章通过综合分析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为孔雀养殖中可能发生的这种病例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借鉴经验,以避免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1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起到越加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有关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现阶段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13.
以8 a生富士苹果为材料,设3种滴灌方式:分根交替滴灌(ADI)、单管滴灌(UDI)和双管滴灌(BDI),以及3个灌水量处理:高水(W1)、中水(W2)、低水(W3),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陕北黄土山地苹果区不同滴灌方式和灌水量对苹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树在4个生长阶段的耗水量依次为果实膨大期(III)>开花坐果期(II)>萌芽展叶期(I)>果实成熟期(IV),处理间耗水量大小排序为W1>W2>W3,ADI处理在各灌水量下均比其他滴灌方式下的耗水量小;苹果树生长中期和后期新梢长度、粗度以及叶面积指数(LAI)随滴灌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ADI-W2处理苹果树的新梢粗度与长度以及LAI最大;苹果树根系主要分布在0~80 cm土层中,但主要集中分布于20~60 cm土层中,在2018年与2019年,ADI-W2处理根系干重密度在南北侧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137.9 g·m-3,163.7 g·m-3),吸收根长密度在南北侧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820.1 m·m-3,959.9 m·m-3);苹果树产量与生长后期的新梢长度、粗度、LAI有显著的正相关性,ADI-W2处理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2 a均为最高,在2019年分别达到 43 970.08 kg·hm-2,7.12 kg·m-3。综合考虑苹果新梢生长、根系分布、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建议最优的滴灌模式应是ADI-W2处理。  相似文献   
114.
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87个甘蓝NLR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了进化分析和表达分析。基因结构和motif组成分析表明,87个基因可分为5个亚类:NB-LRR(34个)、CC-NB-LRR(6个)、TIR-NB-LRR(45个)、RPW8-NB-LRR(1个)和CC-TIR-NB-LRR(1个);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在9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地单一或成簇分布;进化分析表明,甘蓝35个NLR基因与白菜NLR基因存在同源关系,其余52个基因为甘蓝特有;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了参与甘蓝枯萎病、黑腐病、根肿病、霜霉病、白粉病等抗性应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参与不同病害胁迫抗性应答反应的NLR基因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不同NLR基因对不同病原特异性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115.
116.
针对广西南宁高峰市场充斥硫磺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二氧化硫超标问题,检测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239批八角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以了解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八角中二氧化硫污染情况.将八角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以过氧化氢接收,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  相似文献   
117.
刘星  吴华勇  杨升  卢翔  王金旺  陈秋夏 《土壤学报》2020,57(5):1270-1279
以温州宋埠围垦区的滨海潮滩盐土为研究对象,种植泌盐乔木——柽柳(Tamarix chinensis)、拒盐灌木——厚叶石斑木(Rhaphiolepis umbellata)和拒盐乔木——白榆(Ulmus pumila),分析植树2 a后各树种根际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养分分布特征。与裸地相比,柽柳、厚叶石斑木和白榆根际土壤pH分别下降0.14、0.43、0.39,电导率分别下降80%、70%、72%。裸地土壤粒径均小于0.053 mm,各树种根际土壤形成的微团聚体(0.25~0.053 mm)占土壤总质量的5.0%~5.9%,大团聚体(2~0.25 mm)占比小于1%。相比粉+黏团聚体(0.053 mm),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游离铁含量分别呈现上升和下降趋势,表明微团聚体形成可能是一个脱铁富碳过程。与裸地相比,各树种根际土壤全氮和碱解氮显著增加,而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各树种根际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以白榆最高(分别为1.20 g·kg–1和42.6 mg·kg–1),且微团聚体中全氮和碱解氮显著高于粉+黏团聚体。综上所述,植树2a后,各树种根际土壤盐碱度显著下降,且形成团聚体,表明柽柳、厚叶石斑木和白榆适宜作为浙南围垦区的改良树种。其中,白榆根际形成的团聚体数量多,富集碳、氮养分效果好,为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18.
基于不同产地坛紫菜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以福建和浙江两省坛紫菜为研究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贝叶斯判别分析(B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开展坛紫菜产地溯源.由于福建和浙江两省部分坛紫菜养殖海域接近,坛紫菜中各组分在光谱中的综合特征相似,HCA聚...  相似文献   
119.
<正>值班管理子系统是在对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值班室值班工作做了充分调研,收集、整理、分析了大量值班相关规范、守则等资料,经各方努力开发的信息化系统。旨在通过提高值班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促进健全值班管理工作体系,明确值班职责,规范值班管理,提升值班水平,而使工作更规范、更高效、更可靠。系统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值班管理信息化水平;标准化、规范化值班工作;提高值班工作效率;提高值班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