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为降低淡水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实验选用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测定水体氨、氮含量、pH值、化学耗氧量以及溶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使用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降低73.1%,pH值下降4.2%,化学耗氧量降低46.3%,溶氧量升高9.7%,净化水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分析了羊柴丸衣接菌对植株结瘤固氮,地上和地下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丸衣接菌的增产效果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辽宁省高粱生产及科研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是辽宁省重要的旱地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恶劣气候环境等多重抗逆性和用途多样性,对辽宁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 简要回顾高粱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解决辽宁省的粮食问题曾经起过重要作用。1952年全国高粱播种面积为939万hm2,占全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5%,辽宁省高粱的播种面积为100万hm2,约占全省播种面积的25%,平均产量1185kg/hm2,当时辽宁省种植的高粱品种主要是“熊岳253”、“熊岳119”等农家常规品种。进…  相似文献   
15.
豆科牧草根瘤菌固氮和促进生长的作用早已被人们认识,如何促使豆科牧草早结、多结根瘤,并把其技术推广应用于大面积生产中,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这项工作在国外已开展多年,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蒙古岩黄芪(以下简称其俗名——羊柴)根瘤菌的研究,只是在近几年才肯定了它具有根瘤,1985年才开始了菌种的采集。本试验的目的就在于探索在大面积生产过程中,羊柴根瘤菌接种的技术,并观察它对羊柴结瘤、生长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是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应用技术,仓内环流调节粮堆温工技术及提高仓房气密性技术集为一体的综合储粮技术,在高大平房仓密必达到一定要求后,用太阳热反射涂料对仓顶进行表面处理,当夏季气温最高时试验仓顶表面温度比对照仓低25℃,大大减少了仓外太阳辐射热对仓房的热能传递,改善了仓内的储粮环境,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利用环流熏蒸装置对高大平房仓内的储粮分阶段进行环流,3天内,定时环流36小时,试验仓仓温下降了4.5℃,上层粮温平均下降了0.9℃,仓底部的粮水分基本无变化,此项试验证明,环流是平衡粮堆内部的温度即利用粮堆内部的自然冷源降低高温区粮温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羊柴种子果皮坚硬,不易开裂,影响田间发芽率的问题,采用了硫酸浸泡、机械脱壳(指果皮,下同)等方法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活力及伤胚率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评估了几种方法的优劣,其中9QSJ—200型脱壳机处理效果较好。进而又进行了田问出苗率的试验,筛选出田间最佳播量。实验结果表明脱壳后田间出苗率可为对照的5~10倍,在高于对照出苗率的情况下可节省种子一半以上。实验还表明,播种后镇压,其萌发率较未镇压者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18.
羊柴接种根瘤菌的增产效果已被一些试验所证实,本文试图以羊柴根瘤菌丸衣化的同时加拌稀土和微量元素,以求获得稀土和微量元素对结瘤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稀土对羊柴根瘤菌的结瘤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株高和根长;但加拌各种微量元素则无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草业扶贫     
草业扶贫是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适应贫困地区地理、自然、社会等条件,全社会力量都可参与,家家户户都能干的,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方式,在贫困地区大搞天然草地改良,人工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实施以草业为龙头,带动养殖业,草产品加工业,走种养加一条龙发展,贸工牧一体化经营路子的草业扶贫工程,是使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城市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国槐和刺槐播种育苗及林下自然更新的影响,为其在国槐和刺槐林人工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污泥制有机营养土产品与苗圃沙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蒸馏水浸泡不同天数后并制成浸提液,用作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的营养液,在实验室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添加适量污泥浸提液对国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进程、发芽效率和萌发潜力都有促进作用,大多以污泥产品占比20%影响更为显著,污泥用量过多反而会抑制国槐种子的萌发,总体表现为添加少量污泥促进萌发、过量污泥抑制萌发的效果;与国槐种子的结果相似,当污泥产品占比为20%时,刺槐种子的大多数指标都表现为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污泥施入对刺槐的发芽指数有抑制作用。并且浸提时间越长,对国槐和刺槐种子的萌发更加有益。[结论]城市排水污泥制有机营养土适量用作国槐和刺槐播种育苗的基肥和种肥是可取的,但仍需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完善,充分考虑其合理用量并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