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从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发病原因等方面对天津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蔬菜生产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各类设施蔬菜的发展十分迅猛.设施蔬菜栽培对解决蔬菜周年供应,调剂品种余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由于保护地设施栽培生产周期短,复种套种指数提高以及蔬菜生产的特定生态环境,导致设施蔬菜病害发生日趋繁多与复杂,已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现对设施蔬菜病害发生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希望对设施蔬菜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3.
以‘北丰’和‘北全’葡萄离体叶片和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葡萄不同器官内白藜芦醇(Res)及其糖苷合成对紫外线C(UV-C)辐射诱导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器官反式白藜芦醇(trans-Res)合成积累对UV-C辐射诱导反应存在差异。叶片适宜的UV-C辐射剂量为1.8 kJ · m-2,而果皮为1.8 ~ 5.4 kJ · m-2,果实Res合成积累对UV-C辐射诱导的敏感性低于叶片。3.6 kJ · m-2 UV-C辐射果粒对种子中trans-Re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直接辐射完整种子或剖开种子切面也不能显著提高trans-Res含量。UV-C辐射处理的叶片和果皮中trans-Res含量随辐射后常温避光孵育时间的延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反式白藜芦醇苷(trans-PD)和顺式白藜芦醇苷(cis-PD)含量在12 ~ 48 h内迅速提高,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种子中trans-Res含量在整个孵育过程中与对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4.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适期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早春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供设施茄子种植示范户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5.
从选用优良品种与种子处理、培育适龄壮秧、苗期管理、适期栽插、加强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水稻机插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6.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37.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感官品质整体低于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同时两种方法发酵的普洱熟茶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和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总体差异不大,除水分、咖啡碱和酚氨比差异显著(p <0.05),其他均不显著,但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样综合品质优于数控发酵的普洱熟茶。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研究及普洱熟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保护地菜豆菌核病的田间发病规律,为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菜豆菌核病的发病情况,以及气象因子与菜豆菌核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残花带菌检出率秋季高于春季;植株茎蔓发病率和豆荚发病率,秋季显著高于春季;10月份是菜豆菌核病的发病高峰期;在发病适期内,阴雨日数与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方程式为Y=-7.5425+1.7153X,相关系数r=0.8516;天津地区菜豆菌核病菌能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安全越冬。秋季低温多雨有利于菌核病发生和流行,发病率与阴雨日数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9.
对筛选获得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Tr/ehodemmviride)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r9701对立枯病菌和灰霉病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小区试验表明,Tr9701菌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在66.27%-73.46%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在70:85%-80.06%间。并通过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Tr9701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对立枯病菌、灰霉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病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40.
生防木霉菌Tr9701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生防木霉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木霉菌属,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该菌以小麦粉和豆粉浸出液培养基生长最适,在小麦粉和PDA培养基上孢子生成最快、产生孢子量多,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溶液中萌发效果最好;20~30℃为其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木霉菌菌落生长和孢子可以耐受45℃的高温,致死温度为55℃持续15 min;适宜pH为5~8;短时间紫外线照射不会对生防木霉菌的生长和孢子着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