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3年8月6-1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渔业界代表相聚挪威特拉汉姆,就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及管理的重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会议审议了第一届养殖分委会确定的重点工作的执行情况,与会各国及国际组织充分肯定了水产养殖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目前阻碍世界各国水产养殖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为推动世界各国负责任地发展水产养殖,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水产养殖生产结构特点据2000年最新统计分析,世界水产养殖生产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91.3%来自亚洲(4172万吨),其次是欧洲(203万吨)、南美洲和加勒比海…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菌剂对母猪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和哺乳仔猪健康状态的影响,将60头身体健康状态相近、胎次体重相近、距离分娩30d的妊娠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使用基础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加0.15%的益生菌菌剂。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菌剂可以促进猪肠道菌群调整,使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增加,有害菌(霉菌)减少。提高母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和和微生态稳定性。试验组仔猪初生平均体重(1.62±1.2)kg,断奶仔猪平均体重(7.24±1.2)kg,分别比对照组高18.25%、30.21%(P0.01)。试验组降低了仔猪腹泻率85.74%(P0.01),仔猪死淘率90.64%(P0.01)。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菌剂调整了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并能促进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3.
2008年1月12 ̄13日,由北京市畜牧业协会养猪业分会主办,北京九牧养猪专业合作社承办,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成万达(天津)有限公司、九州互联农牧网络北京瑞丰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养猪业2007年盘点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市大兴区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期间,国务院研究室农业司黄守宏司长、农业部畜牧业司陈伟生副司长、中国农业大学卢凤君教授等分别就新形势下我国养猪业生产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应对措施等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判断。本刊将其中的部分报告内容经初步整理后现予以发表,供广大的养猪界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对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问通过审定54个水稻品种的品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为0,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为88.9%,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为98.1%;提高出糙率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有利于增加胶稠度长度,提高食味品质;影响食味品质第1主因子是垩白粒率,其次是直链淀粉含量,然后是整精米率、胶稠度。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6.
大水面的开发利用具有投资小、效益高、不与种植业争地、可轮捕、轮放。储存活鱼、均衡上市等特点;一些在水面上占具优势的省市均把大中水域开发作为提高农渔民生活水平和劳动就业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措施,挖掘潜力,形成湖泊增、养、捕相结合的新格局,使大水面进入一个快速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此外,大水面渔业不容忽视的作用还在于其保存我国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素有淡水渔业的摇篮之称的长江是我国水生一、二级保护动物及多种名特优水生经济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天然的种质资源库。纵观我国大中型水域渔业发展,主…  相似文献   
107.
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间、区域间引种的频繁等一切活动都会使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机率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由此导致水生动物养殖病害的问题日益严重。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因病害给渔业造成的损失愈170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更为严重,经济损失约110亿元。水生动物疫病的发生不但制约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导致水产品质量下降、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得不到保障,影响着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水产疫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和江迫性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08.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以其快速的信息传递优势,对我国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阐述了新媒体概念及新媒体传播推广的优势,分析了新媒体在我国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中的应用现状,针对新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部门和农技推广人员两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农业科技传播推广的新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传播推广。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单施氮肥(CK,施纯氮270kg/hm 2)、秸秆还田(J,较CK减氮20%)、秸秆还田+牛粪(JF,较CK减氮20%)、秸秆还田+菌渣(JZ,较CK减氮20%)4种不同培肥处理,对麦田0~60cm土层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季0~20cm土层各处理在拔节期脲酶活性最大,20~40cm土层JF处理在拔节期和开花期脲酶活性最大;在0~20和20~40cm土层JF处理在拔节期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除J处理外,其他处理在0~20cm土层拔节期有机碳含量最大,且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JF处理最大,其次是JZ处理;在0~20cm土层各生育时期JF处理的全氮含量均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减氮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且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在减施氮肥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与减施氮肥处理对农田碳氮水足迹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以单施化肥处理(CK,纯氮270kg·hm-2)为对照,设置了秸秆(J)、秸秆+牛粪(JF)、秸秆+菌渣(JZ)3种有机物料还田方式,耦合减施氮肥10%(N1,243 kg·hm-2)、20%(N2,216 kg·hm-2)、30%(N3,189 kg·hm-2)3个施氮水平,共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物料还田与减施氮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及农田经济效益,且JZN1、JN2和JFN3处理对农田经济效益的提高效果最显著;JN1、JN2、JFN2、JFN3和JZN3处理均可以有效增加农田的净碳值及碳效率,降低农田的生产氮足迹,增加其输出氮足迹,提高氮投入有效利用水平,同时降低农田水足迹。其中JFN3处理可以在保证农田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提高其碳效率、降低生产氮足迹、提高氮投入有效利用水平、降低农田的水足迹。因此建议豫北地区采用秸秆+牛粪还田、配施纯氮189 kg·hm-2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