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采摘茶芽所制成的绿茶,通常称为“芽形绿茶”。1999年,经笔者审评的1500多只名优绿茶中,芽形绿茶占1/3以上。在这些芽形绿茶中,有近50%的茶叶带生青气,10%以上的茶叶带木炭异味。可见,问题比较严重。要改善芽形绿茶的香气,防止成茶带有生青气和木炭异味,在制茶工艺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鲜叶不宜现采现制 部分生产者认为,采回的鲜叶应立即付制。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鲜叶不经摊放就付制,正是使成茶带生青气的最初原因。因现采的鲜叶中含有较多的低沸点醛、醇类化合物,有很重的青草气。在正常条件下…  相似文献   
33.
海南红碎茶电子舌技术应用及其与感官审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子舌技术,对海南红碎茶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专家的感官审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子舌技术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味觉识别贡献率分别为90.592%和7.839%,区分指数为96.57,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碎级海南红碎茶的滋味;感官审评中不同等级海南红碎茶相似度与电子舌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4.
小包装茶经营者,要使自己的一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名牌货”的形象,有“回头客”认牌号反复购买,那就必须在产销的各个环节中讲究质量才行.目前,国内面市的茶叶,除边销茶外,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80%以上是小包装茶.小包装茶形式多样,造型别致,携带方便,深受零售商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小包装茶市场前景一阔.然而,目前还有不少小包装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侍改进.  相似文献   
35.
名优茶机制的机械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和  刘栩 《中国茶叶》1996,18(3):20-21
近年来,名优茶机械发展很快,有不少机种已达到实用阶段,其中制茶性能较好的不下10种。这些茶机若能选配好,可制出质量上乘的各种类型的名优绿茶。笔者仅就扁条形、兰花形、珠形、针形和披毫类名优茶的机种选配以及制作工艺流程作一浅述。 1.扁形名优茶 外形呈扁平条形的名优茶,主要有龙井、旗枪、大方等。由于龙井茶的知名度高,所以现在有不少地方都在仿制龙井茶,生产外形扁平的茶叶。这类茶叶机制的机具选配,主要有龙井茶电炒锅、30型名茶杀青机、多功能机。制作扁形茶依原料嫩度不同,工艺有听差异,使用的机具也就不同。 特级茶:主要选配龙井茶电炒锅。制作工艺:鲜叶→摊放→青锅(龙井茶电炒锅)→摊凉→焊锅(龙井茶电炒锅)→过筛割末→簸片→成茶。 高级茶:选配龙并茶电炒锅、30型名茶杀青机、多功能机。制作工艺:鲜叶→摊放→杀青(龙并茶电炒锅或30型名茶杀青机)→炒坯(多功能机)→摊凉→煇锅(多功能机或龙井茶电炒锅)→过筛割末→簸片→成茶。  相似文献   
36.
张颖彬  刘栩  鲁成银 《茶叶科学》2019,39(4):474-483
通过基元语素的提取、整理、分类和定义,设定组合术语的构词规则,是完善感官术语的关键工作。本文在GB/T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基础上共提炼出137个基元语素,包括外形、叶底48个,色泽17个,香气46个,滋味13个,程度13个,并对这些基元语素进行了英文和日文释义。基于对基元语素术语构成及语义的分析,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实际经验,绘制完成中国茶叶颜色轮、滋味轮、香气轮及风味轮。  相似文献   
37.
"醇"和"纯"是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常常引起混淆和误用的一对术语,"醇"是滋味浓度术语,是介于浓和淡之间的一种适中的、刺激性不强的浓度,"纯"是香气术语,是指香气的相对单一性,且这种单一性往往是指茶叶的基础香型。通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届茶叶审评师资班30名评茶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具有一定经验的评茶师,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仍然存在差异。术语理解差异会导致不同审评人员间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的特点,立足释义的唯一性和指征的明确性,对两者的含义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8.
基于化学指纹图谱的扁形茶产地判别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杭州西湖区、绍兴新昌县和丽水市辖四县区生产的三类扁形茶样本,按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两种策略,进行了基于多元化学指纹图谱和逐步判别技术的茶样产地鉴别分析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单一品种样本,还是采用混合品种样本进行判别分析,都能得到有效的判别函数,使三个不同产地的扁形茶得到有效区分。除迎霜品种有一个外部验证样本判别错误外,其它单一品种的判别分析的回判成功率和验证成功率都是100%。9个品种的混合品种判别试验中,训练集143个样本的回判正确率为93.7%,外部验证样本的判别正确率91.7%,表明采用化学指纹图谱方法结合判别技术对茶产品的产地属性进行鉴别或验证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的概况,分析了茶叶审评术语的特点、应用难点、术语与评分的关联性,以及术语的掌握和应用,展望了审评术语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
猪疥螨病又叫疥癣,俗称癞病,是由疥螨属(Sarcoptes)猪疥螨(S.scabiei var.suis)寄生于猪表皮内,由于剧痒摩擦引起皮肤发生红肿、脓包、结痂、龟裂等病变的高度接触性寄生虫病。以躁动不安,剧痒为特征,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病猪食欲降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2008年11月,贵阳市白云区高山村某养殖场内37头4月龄后备猪发生猪疥螨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