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便血即粪中混有血液,是黄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近血和远血之分。《景岳全书》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在小肠,或在胃,粪便色黑或紫暗”;“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在广肠,或在肛门,便血鲜红”。笔者在兽医临诊实践中共治疗重症便血病牛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达100%,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4.
黄土丘陵区大规模生态退耕对该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野外调查和GIS分析,以典型黄土丘陵小流域大南沟为例,分析了1975—2007年生态退耕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地形驱动。结果表明流域大规模退耕前有小面积弃耕现象,耕地和荒草地稍有减少,林地增加,斑块数量增加,景观格局趋于复杂,破碎化严重。2000年大规模退耕以后,耕地大量减少,退耕地和荒草地约占流域面积75%,林地增加,各景观类型形状趋于简单、分布趋于均匀和集中。随退耕年限增加,林地持续增加,存在小面积的复垦现象,流域景观结构趋于复杂,但整体格局趋于合理。相对海拔和坡度是生态退耕最重要的两个地形驱动因子,大规模退耕后,耕地和果园趋向于中低海拔和坡度较缓的区域分布,荒草地基本不变,退耕地和林地趋向于高海拔和较陡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45.
评比名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第九届"中茶杯"名茶评比于2011年7月和10月进行了专家审评。本届"中茶杯"名茶评比共收到18个省、市和自治区选送的茶样962只,其中绿茶585只,红茶190只,乌龙茶83只,黑茶32只,白茶29只,黄茶8只,茉莉花茶10只,特种茶25只。除黄茶类产品外,其他茶类与上届相比均有增加,尤其是红茶样品数量,增长率超过300%,乌龙茶增长100%。在送样地区中,江苏、浙江、湖北、山东、贵州和广西  相似文献   
46.
人们对某一只茶的认识,首先从其名称开始。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扶”,给名优茶取上一个优雅动听的名称,不仅可以取悦购买者,刺激其购买欲望,还有利于提高名优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争取扩大销售。现将有关名优茶的命名问题作一讨论。 一、注意事项 命名茶名要求用字简洁明了,易懂易记,以利促销。以下是在进行名优茶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1.忌用过分夸张虚构的词意 名优茶命名应切合实际,以选用富有形象化的词意为好,这样易被消费者记住、接受。若以茶叶品质为背景命名,忌过分夸张。如一  相似文献   
47.
名优茶机械制茶性能测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和  刘栩 《中国茶叶》1997,19(3):16-17
  相似文献   
48.
袋泡茶生产题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方式也有所改变,袋泡茶已成了城市青年人的时尚,其销量日增。目前较大的宾馆、饭店、合资企业、娱乐场所已将袋泡茶作为日常饮料,大城市中的部分家庭也饮袋泡茶。但并不是所有袋泡茶都好销,只有茶叶质量好、包装完美的优质产品才适合市场需要。粗制滥造,作坊式手工操作包制的低档货,都会被消费者拒之门外。现就有关袋泡茶生产的一些问题为生产者作一简要解答。 1.袋泡茶包装机的选择 袋泡茶包装机,在80年代全靠进口,随后,陕西某兵器厂生产出了袋泡茶包装机,且质量过关,才逐步摆脱了袋泡茶包装机依赖进口的局面。现将进口的和国产的袋泡茶包装机作简要介绍,供袋泡茶生产者参考选择。 (1)意大利伊玛公司(EMA)生产的C22、C21袋泡茶包装机,使用非热封型滤纸,每分钟可包160袋,每袋容茶量2.5g,滤纸袋、外袋提线和标签齐全,成  相似文献   
49.
名优绿茶护绿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名优绿茶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各产茶区研制开发出大量的名、特、优、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名优绿茶来说,色泽绿亮的产品比较容易吸引消费者,因此在名优绿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尽最大努力来提高茶叶中叶绿素含量的保留率,使产品色泽绿亮、鲜活,但效果不佳.为此笔者就提高名优绿茶叶绿素含量的保留率进行了专门研究,在此作一介绍,供茶叶生产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50.
有关我国茶叶标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50年代起,逐步设立了各主要茶类的茶叶实物标准样,近年来又规定了茶叶卫生标准和部分茶叶理化指标,这对稳定茶叶品质,促进茶叶生产、贸易、流通等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就有关我国茶叶标准的若干问题作一讨论.一、茶叶标准包含的内容茶叶标准是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它包含茶叶标准样、卫生标准和部分理化指标.正规的商品茶都应有茶叶标准样,并符合卫生标准和理化指标.1.茶叶标准样茶叶标准样包括茶叶实物标准样及其品质文字记载,其中实物样是主体,文字记载只作描述茶叶品质的说明.一个完整的商品茶,应具备实物样和品质文字记载,若只有文字记载标准而无实物标准样,就不能适应茶叶生产、贸易、流通的需要.例如红碎茶的一、二、三、四套标准样及杭炒青、遂炒青、舒绿、屯绿等都设置了茶叶级别标准样,这些标准样贯穿于生产、贸易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