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在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生产、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胚胎培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组织细胞培养物超低温保存及种质库建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 并提出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2.
选用6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用含有不同浓度PEG-6000的MS培养基模拟干旱胁迫,25 d后对其幼苗的形态和主要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G胁迫下,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数、根长、叶长和胚芽鞘长比抗旱性弱的品种有较强生长势、MDA的含量较低、SOD和POD活性提高较多。PEG浓度越高,差异越明显。因此,可以在100 g/L浓度的PEG处理下,以抗旱的小麦品种作对照,比较叶片数、根长、叶长和胚芽鞘长等性状的胁迫系数、MDA的相对含量、SOD和POD的相对活性,以这些指标简单快速鉴定供试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3.
为给小麦抗吸浆虫育种提供参考,以小麦高抗和高感吸浆虫品种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小麦形态特征、抽穗期和开花期与吸浆虫侵害后小麦估计损失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吸浆虫侵害后,小麦估计损失率与植株高度、穗下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和-0.178;估计损失率与抽穗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23;而估计损失率与小穗密度的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仅为-0.026。抽穗期和开花期均与估计损失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和0.161;抽穗期至开花期天数与估计损失率的相关性不大,仅为-0.071。因此可以通过株高、穗下茎节间长度、抽穗度、抽穗和开花的时间大致判断小麦对吸浆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34.
《作物育种学》试题库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建立的《作物育种学》试题库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农学1999、2000、2001三届本科学生和农业综合技术管理、种子生产检测与经营2002级专科学生期末考试中应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呈典型正态分布,四届三个专业最高分分别为97、97、96、94、91分,最低分分别为57、48、48、27、49分,平均分分别为74.7、74.4、75.9、72、74。最高、最低、平均分都很接近,得分相对集中的分数区间都在70~79分之间,恰好为成绩曲线的峰值。  相似文献   
35.
猪胆汁引流是近年来兽医界进行经济手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践,人们探索出了许多方法,如胆囊瘘、第二胆囊技术等等。在手术材料、术式、术后处理、收集方式等都有许多进展。但是要想达到长期收集胆汁,而且又不至于明显影响动物的消化功能和增重,却还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根据猪的解剖生理特点,并查阅  相似文献   
36.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超高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亮  卢少源  刘桂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91-9492
分析了我国小麦高产育种现状及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同品种类型和高产群体结构。从黄淮平原冬麦区来看,选育9 0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小麦,多穗型和大穗多小穗型结合的中间型品种容易获得成功。可以通过改变株型、叶型来控制群体叶面积指数的过度发展,提高穗叶比、粒叶比来达到增穗增粒之目的。保持适宜的群体、提高穗部表现可能是超高产小麦育种的一种模式。对育种方法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PEG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花药培养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PEG(聚乙二醇 )作为干旱诱导剂 ,探讨PEG对不同小麦品种花药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入 80~ 10 0mg·L-1的PEG ,能显著提高花药出愈率 ;在培养基中加入 12 0mg·L-1的PEG ,对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仍能促进花药出愈 ,对抗旱性弱的小麦品种有降低出愈的作用。因此 ,在高浓度的PEG胁迫下仍有较高的出愈率 ,可以作为小麦抗旱性筛选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9.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建小麦雄性不育系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综述了基因工程创建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制以及在育种方面的有关应用 ,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0.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芽生长点和分蘖节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小麦芽生长点和分蘖节为受体的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以小麦品种‘河农827’和‘河农58-3’为受体材料,以来自水稻的OsDREB为供体基因,研究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芽生长点和分蘖节转化体系。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获得转基因植株:芽生长点侵染法T0代的成活率低(30.02%),转化率高(PCR检测转化率达13.79%);分蘖节注射法T0代成活率高(100%),转化率低(PCR检出率为3.25%),综合比较2种方法的转基因效率,芽生长点侵染法为2.65%,分蘖节注射法为3.25%。对野生型小麦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确定了转基因小麦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90 mg/L较为合适。芽生长点侵染法共培养过程中的抑菌,加入羧苄青霉素的最佳浓度为300 mg/L,有利于共培养后外植体有较低的染菌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