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161篇
  103篇
综合类   1169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484篇
园艺   222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一、栽培香菇1.主要材料玉米秸秆粉、木屑、麸皮、多菌灵、生石灰等。2.方法玉米秸秆粉60%、木屑30%、麸皮10%,准确称量后加入0.2%的多菌灵和2%的生石灰,以料水比1∶1.1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用24厘米×55厘米的专用香菇袋装  相似文献   
992.
当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林业"一返双还"当中,发挥区域优势,利用本地资源,适地适树的发展特色产业是一项壮大县域经济、富农强县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93.
播期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然而近几年来在小麦的适宜播期内,天气异常,导致小麦无法正常播种,本文以关中地区为例,分析了适宜播期异常天气对小麦播种的影响,针对播期连阴雨天气和干旱天气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安徽省土壤属性空间分布预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卢宏亮  赵明松  刘斌寅  张平  陆龙妹 《土壤》2019,51(3):602-608
为探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对土壤属性空间预测的精度,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收集140个土壤样本,利用GIS和RS技术,获取相关的地形因子、遥感植被指数及气候数据,利用RF模型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黏粒含量与地形因子、遥感植被指数及气候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空间分布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RF建模预测中,当节点分裂次数(mtry)值为1,决策树数量(ntree)值分别为100、1 000和100时,获得的SOC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黏粒含量RF模型最优;②高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貌、多尺度山谷平坦指数(MrVBF)和土壤类型是SOC含量的重要预测因子;地貌、年均降水量(MAP)、MrVBF、高程和土壤类型是土壤容重的重要预测因子;高程、MAP、MrVBF和平面曲率是土壤黏粒含量的重要预测因子;③RF模型可以较好地进行土壤属性空间预测,多源环境变量组合可以分别解释SOC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黏粒含量的26%、23%和22%;同时RF模型对于土壤类型和地貌等类型变量的处理具有一定优势。研究表明,在大尺度研究区域内,利用RF模型进行土壤属性空间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耕地质量现状,指出全区耕地质量总体不高,2/3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并存在污染、养地意识淡薄以及各部门管理不协调等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该研究对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建设、推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刘燕  杨庆媛  何星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5):266-274
该文以重庆市镇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模式,基于净变化率和结构变化率,采用组合特征分析、空间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区域整体和局部样带层次,探讨了二者数量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尺度特征上,镇域单元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人口数量变化体现出更多异质性;二者数量变化格局存在部分空间重合;"人减地减""人增地增"等同向变化是主要耦合类型,且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长江沿线地区;逆向变化类型中,"人增地减"型主要分布在渝西地区,"人减地增"型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和农村人口变化的耦合关系作用显著,居人弹性系数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呈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着眼于乡镇单元分析农村居民点和农村人口变化的关系模式,有利于为制定更加切合乡村发展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可改良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不同尺度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理论潜力和实际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为加强耕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依据。该文以辽宁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区,基于大石桥市农用地分等结果,筛选土地整治工程可改良限制因子,构建指数提升潜力模型测算研究区耕地质量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指数的理论潜力与实际潜力。运用面积加权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法,揭示研究区乡镇、村级和地块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乡镇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依次递减;2)各行政村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东部属于正相关类型(高-高型)且集中连片,中部正相关类型(低-低型)面积较小且零星分布,西部为随机分布;3)东中部地块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较大,东部坡耕地宜实施土地平整工程,中部耕地宜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规划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8.
为丰富适宜包头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加工番茄品种,以17个日光温室栽培加工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加工番茄不同时期的形态指标、结果情况和果实指标。结果表明:从形态指标上看,在整个生育期内最优品种为J12,J15次之;从结果情况上看,J10的结果数最多,J11、J13的单株果穗数最多,均为13.5;从果实性状上看,J6的果实纵横比最优,为1.37,心室个数也最多,平均为4.8个,J8的果实硬度最高,为3.15 kg·cm~(-2),J9的糖度最高,为6.44%,J13的耐压力最强,为8.30 kg·cm~(-2),J10的果肉厚度最厚,为0.76 cm。综合分析得出,J10、J13、J15三个加工番茄品种在形态指标、结果情况和果实指标上表现较好,在包头地区实际生产中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水土流失严重,为缓解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以内蒙古清水河县段兰窑流域黄土边坡为研究区,采用3种植被毯措施: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播(以下简称豆禾混播)比例为1∶1+椰丝毯(L_1G_1)、豆禾混播比例为1∶2+椰丝毯(L_1G_2)和豆禾混播比例为2∶1+椰丝毯(L_2G_1)在30°,35°,40°和45°边坡设置径流小区,分析该区域不同自然降雨条件和坡度对边坡产流与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铺设植被毯可以有效的减少黄土边坡产流产沙量。(2)当降雨强度为1~5 mm/h时,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量和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降雨强度为30~50 mm/h时,各植被毯措施的产流量和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坡度为40°时出现峰值。(3)3种植被毯措施的减流效益大小依次为L_1G_1(75.11%)L_1G_2(49.3%)L_2G_1(48.11%);3种植被毯措施减沙效益大小依次为L_1G_1(87.96%)L_1G_2(60.96%)L_2G_1(58.95%)。说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L_1G_1是一种有效的边坡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选用生物刷和水蕹菜为净化材料,来改善富营养化池塘的水质。试验结果表明,2种净化方式均能有效提高试验池塘的透明度。生物刷对TN、TP、TAN、NO2^--N、NO3^--N、PO4^3--P的去除率依次为13.54%、22.68%、30.38%、12.55%、22.31%、48.97%,生物刷的布设对DO也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水蕹菜对TN、TP、TAN、NO2^--N、NO3^--N、PO4^3--P的去除率依次为5.92%、23.11%、35.62%、1.41%、3.67%、56.63%,水蕹菜覆盖率的增加则不利于DO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