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81.
分别介绍了目前在海南省菠萝蜜上发生的6种主要病虫害,炭疽病、花果软腐病、蒂腐病和榕八星天牛、桑粒肩天牛及黄翅绢野螟,以及6种病虫害的症状、病原或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为促进菠萝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2.
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品种选择黄花菜品种较多,根据采收期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一般5月下旬采收,中熟品种6月上旬采收,晚熟品种6月下旬采收。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猛子花、冲里花和白花等。  相似文献   
83.
海南香草兰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为害香草兰的主要害虫,如香草拟小黄卷蛾、可可盲蝽、蛾类、蛞蝓蜗牛类的为害症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
通过收集国内外香草兰栽培、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技术等相关资料,以及对国内主要香草兰科研与生产企业开展香草兰优良种苗繁育技术、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尧产品加工技术等调研,探讨适应我国香草兰产业良性发展的生产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关键技术体系,为促进香草兰产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通过收集国内外香草兰栽培、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技术等相关资料,以及对国内主要香草兰科研与生产企业开展香草兰优良种苗繁育技术、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调研,探讨适应我国香草兰产业良性发展的生产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关键技术体系,为促进香草兰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在海南省东升农场发现一种新的木菠萝果腐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一个菌株B1,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其为该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sp.);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sp.)引起的木菠萝果腐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7.
6种杀虫剂对茶角盲蝽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不同杀虫剂防治茶角盲蝽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渗吡虫啉、阿维菌素、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霉素、鱼藤酮均是防治茶角盲蝽的有效药剂,其中以吡虫啉的总体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88.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pH要求不严格为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min)。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6%戊唑醇微乳剂、25%丙环唑乳油、25%咪鲜胺水乳剂、25%戊唑醇乳油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苯醚甲环唑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结合危害症状、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以及分生孢子特征等将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0.
生防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定殖能力是决定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芽胞杆菌在胡椒上的定殖情况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生防芽胞杆菌VD18R19为对象,研究其在胡椒根系和叶片表面的定殖动态及其促生长作用和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首先利用荧光质粒p AD43-25标记菌株VD18R19;然后通过荧光观测和平板计数方法检测标记菌株在胡椒根系和叶片表面的定殖形态和数量动态;最后通过盆栽试验分别评估了该菌株的促生长作用和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VD18R19荧光标记成功,且标记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120世代后高达85.33%);该菌株在胡椒根际偏好于根毛区定殖,定殖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处理后第9 d的定殖数量最多(9.88×106 CFU/g),整个30 d的定殖密度均维持在106 CFU/g水平;叶片定殖呈迅速下降趋势,处理后第9 d的定殖密度仅5.13×104 CFU/g,在21 d后基本检测不到该菌株;在不接种病原菌的情况下,菌株VD18R19处理的胡椒苗的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分鲜重等均显著好于对照,其促生率分别为61.71%、36.18%和106.43%;胡椒瘟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叶片接种后,菌株VD18R19处理的胡椒苗在发病率和病斑大小上均显著低于对照,对胡椒瘟病的防治效果达76.86%。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芽胞杆菌VD18R19在胡椒上的定殖动态及其防治效果,对该菌的开发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