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1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91.
通过对烟草蛙眼病在大田期的发生流行与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的分析.探索烟草蛙眼病在我省发生流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2.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对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的内涵和特点的认识,针对我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规划管理的实质,探讨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EUARES)的设计。在剖析了EUARES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基础上,从人员组成、硬件/软件系统、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等方面,阐述了系统的组成;从系统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方面,论述了EUARES的系统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93.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由于保护性耕作使一定比例(不低于30%)的残茬覆盖于地表,覆盖层起到减少水分蒸发、减缓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不翻地,土壤中的毛细管保持畅通,团粒结构保持完整,土壤持水和蓄水能力大为增强。在降水量相等的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越冬后,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田高17.4%。  相似文献   
194.
【目的】铜、锌离子和土霉素作为养殖业中常用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粪便和污水中大量残留,形成了复合污染。本文在铜、锌离子的胁迫下筛选出降解土霉素的菌株。【方法】通过选择培养基,从养殖废水中筛选分离出1株土霉素降解菌DJI,优化其降解条件,测定DJ1菌株对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氯霉素的耐受性。【结果】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及18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DJ1菌株为Cutaneotrichosporon cutaneum。该菌在pH7、温度30℃、装液量50 mL(使用250 mL三角瓶)、底物质量浓度200 mg/L、接种量为1%(φ)的条件下,培养5 d后对土霉素的降解率为78.83%。在低质量浓度(50 mg/L)土霉素的培养基中,添加50 mg/L Zn~(2+)抑制了土霉素的降解;而在高质量浓度(200mg/L)土霉素培养基中,添加50 mg/L Cu~(2+)抑制了土霉素的降解。菌株DJ1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氯霉素具有高耐受能力,耐受均超过700 mg/L,能在抗生素与重金属铜、锌离子二元交叉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具有耐抗生素与重金属的双重抗性。【结论】菌株DJI具有高耐受四环素类抗生素、氯霉素、铜和锌离子的能力,能高效降解土霉素,可在环境抗生素污染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5.
中国通过近50 a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先后形成了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体系及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建立了一批具有生态优势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杂交水稻制种规模与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尚存在制种组织管理模式欠规范、基地建设速度较慢、新技术推广迟缓,制种技术实施不及时、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确保中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政企协调配合共同建设具有高标准农田与先进设施设备的专业化制种基地;严格实施种业企业基地准入制,完善制种经纪人资质管理;加强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加快推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一步规范制种风险保险。  相似文献   
196.
滇池作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项目,在经过多轮治理后取得了显著成效,湖泊水体污染得以缓解,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2018年全湖水质提升至Ⅳ类后,后续几年均保持在Ⅳ类水质等级。为进一步提升滇池水体品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显得愈加重要。本文梳理了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历程及成效,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对策,为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湖泊水质进一步改善以及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