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8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生态足迹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指出国内生态旅游资源利用评价的研究和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人文资源利用评价、生态旅游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等三个方面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播期对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发育进度的影响及与气象生态因子的关系,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小籽、中籽、中大籽和大籽花生品种4个,设计5个春夏播期(3月下旬至5月初,每播期间隔10天)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粒型花生品种生育前期和中期的发育进度均受到播期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生育后期气象条件相似,播期间生育日数相差甚少。播种至出苗阶段发育天数的决定性气象生态因子为总积温,其次是气温指标,而降水量、日照时数影响不显著。出苗至开花阶段发育天数的决定性气象生态因子为气温指标和总积温,其次是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全生育期天数的决定性气象生态因子为气温指标、总积温和日照时数,而降水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利用荚果及籽仁相关性状调查数据对232份花生种质资源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变异系数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籍此为花生品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生荚果和籽仁相关的9个分级性状和13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分别为0.44~1.34和1.81~2.10,均值分别为0.95和2.03。13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8.02%~36.78%之间,均值为18.55%,达到中等程度变异,说明该群体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体来看,13个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差异较大,变幅为31.24%~85.54%,其中荚果长、宽、厚的广义遗传率都在80%以上。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相对遗传进度分别为35.94%和39.27%,可获得的遗传增量分别为56.958和21.84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制约,荚果长、荚果宽、荚果厚、果腰、籽仁长、籽仁宽、单株产量、百果质量、百仁质量这9个农艺性状之间彼此显著正相关。系统聚类分析在平方Euclidean距离为12时将232份花生种质资源划分为三类,不...  相似文献   
14.
旱涝急转对不同花生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旱涝急转对花生生理生化的影响,以不同旱涝耐性的3个花生品种中花8号(抗旱)、豫花15(耐涝)和湘花2008(旱涝兼耐)为材料,进行不同梯度的先旱、后涝连续处理,比较不同花生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旱、涝急转的胁迫过程中,干旱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甚于湿涝。一定强度的旱或涝胁迫总体上均可使花生叶片的4种抗氧化酶POD、SOD、CAT、GR活性提高,随着胁迫的加深活性降低,复水后活性回落至对照水平,且旱甚于涝。MDA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干旱胁迫下各品种花生叶片中MDA含量有所升高,并于复水解除干旱胁迫后恢复至对照水平;而湿涝处理阶段,MDA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胁迫解除后有所降低。中花8号、豫花15、湘花2008等3个花生品种具有显著不同的水分适应性,中花8号抗旱性更强而耐涝性较弱,豫花15抗旱性较弱而耐涝性强,湘花2008抗旱性中等而耐涝性更强,为水分广适性品种。  相似文献   
15.
作物涝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涝害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涝害引起作物一系列的伤害甚至死亡,严重限制了作物的分布及产量。文章从形态建成和生理生化方面介绍了作物在涝害胁迫下的各项指标变化及作物涝害机理等;指出应进一步对作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基因技术从分子水平探究作物耐水分胁迫的内在机理,并确定可靠、直观的涝害鉴定生理指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植物体水分胁迫问题。  相似文献   
16.
花生地喜旱莲子草防除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喜旱莲子草 (Alternan 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是一种生物入侵恶性杂草,已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省份花生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草害问题。本试验通过比较熏蒸除草(FWCN)、化学防治(CW)、人工除草(MW)和不除草(NW)4种防治方法的效果,试图找出控制喜旱莲子草的生态安全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熏蒸除草在苗期前30d内防效最高,且碳酸氢氨作为氮肥能有效促进花生苗期生长,增高叶绿素含量(SPAD值),相对安全、环保,后期防效略有下降;2)化学防治和人工除草对喜旱莲子草防治效果较稳定,然而化学药剂残留可能对环境有影响,且操作不慎易伤害花生,人工除草则人力资源消耗大,只适合人多地少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湘农小花生”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农小花生”是湖南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以湘花生1号为母本,湘潭小籽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而选育的珍珠豆型小花生。其突出优点:一是保持了地方小籽品种的优异食味品质,增产显著,湖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717.6kg/hm^2,比对照祁阳小籽增产12.5%;二是油酸与亚油酸比值(1.36)高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设定的出口型品种育种目标(1.30),货架寿命长,商品性好;三是早熟,种子休眠性强,综合抗性好,耐酸、耐瘠性均强,高抗叶斑病,中抗锈病、焦斑病,白绢病、立枯病轻。2009年4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方旱地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针对两系杂交高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用养地结合、实现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较规范、实用的南方旱地两系杂交高粱春播-秋季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花生耐涝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及洪涝灾害的防控对策,选用18个耐涝性差异稳定的花生品种,在适合水旱轮作(土壤渗水性强)的大田条件下于营养生长末期进行短期湿涝10d(W10)、长期湿涝88d(W88)和正常灌溉(NI)处理,研究湿涝对不同花生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湿涝对整个花生品种生物量的影响,以叶片最甚,其他依次是茎秆、荚果,而根系略增重;长期湿涝会降低叶片生物量,而促进根系、茎秆、荚果的增加,说明光合器官叶片对湿涝最敏感,其次是茎秆,荚果受短期湿涝影响小且因长期湿涝而增产,而根系具有稳定耐性。短、长涝期时实际产量较高的品种一般表现出矮秆、叶多、根系发达、根冠比较高,而耐性系数多偏低,短、长涝时叶片与根系增重可实现耐渍涝与高产的统一,根系、叶片生物量比重高是维持长涝耐性的基础。筛选出豫花15、花119、彩珠、桂红花、金花1012等耐渍涝品种。  相似文献   
20.
湘花2008是湖南农业大学以我国南、北方花生精华品种为亲本,采用复合杂交技术[(中花4号×花11)×(汕油27×薄壳1号)],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培育成功的广适型、超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南省级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来源、突出特点,开发利用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