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8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棉花花生间作复合系统的照度、生长发育与生产力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摘 要:洞庭湖平原是我国的高产棉区之一,随着杂交棉的推广,种植密度大幅降低,为农作物多熟复种提供了条件。本研究运用作物生态位差异等原理,选择3个花生品种即湘花120(繁茂度高、中早熟、大果)、四粒红(繁茂度中、特早熟、中果)、湘农小花生(繁茂度低、早熟、小果),与长江流域的主要杂交棉品种湘杂棉2号进行间种,探讨了棉地间作花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间作棉花的相对照度、生长势、产量(3.4%~5.7%)均有所降低,而间作花生的相对照度提高,产量主要因为间作田花生基本苗减少而降低;2)不同花生品种对间作棉花的影响主要与繁茂度有关,以湘花120>四粒红>湘农小花生,而不同花生品种受棉花的影响主要与熟期有关,以湘花120>湘农小花生>四粒红;3)虽然间作棉花略有减产,但全田整体效益大幅增长,其中比花生单作增长35.9%~107.6%,比棉花单作增长31.6%~52.9%。因此,棉田间作花生在经济上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其中湘花120与棉花间作的整体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42.
油分与蛋白质含量、各种脂肪酸的组成等是花生的主要营养品质指标,这些指标还与花生的贮藏、加工利用以及相应的育种研究密切相关。农艺调控措施不仅对花生产量有重大影响,而且对花生品质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为此,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花生施肥、水分条件、种植方式、播收期等农艺调控措施以及全球变化对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花生品质研究的复杂性。认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在明确花生品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方法与品种的全面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展农艺措施对花生品质影响的综合调控研究,协调产量与专用品质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栽培调控对花生功能成分等高端品质、脂肪酸与氨基酸等精细品质成分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花生钙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花生的缺钙症状,钙素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组成、品质的影响及其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机理,归纳了钙肥与其他肥料配施的综合效应,对比分析了花生缺钙的几种判断标准。认为今后花生钙素营养研究似应进一步研究缺钙导致花生空壳的内部机理;改进花生缺钙的诊断方法与判别标准;广泛收集鉴定耐低钙或钙素利用率高的花生种质,并进行有关的品种改良;加强钙肥的精量、快速、高效、缓释等施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以花生中花4号和湘花2008为材料,采用不同起垄高度0(平作)、10(中垄)、20 cm(高垄)与露地、覆膜栽培相结合的方法,于花生开花期进行机械抽水淹水处理,比较不同栽培方式下花生的根系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开花期,中花4号和湘花2008均以中垄覆膜处理的根系活力较高,分别达351.74、479.81μg/L,且与其他各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荚期和饱果期,2个品种的根系活力大幅下降,且各处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花期,中花4号的乙醇脱氢酶活性以高垄覆膜处理的最高(840.33 mg/(g·h)),湘花2008的乙醇脱氢酶活性以高垄露地栽培的最高(526.67 mg/(g·h)),结荚期和饱果期,2个品种各处理的乙醇脱氢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生育期,无论覆膜与否,中花4号的SOD活性均随垄高的增加而上升,湘花2008的SOD活性均以中垄最高;开花和结荚期,中花4号的CAT活性均以中垄较高,3个生育期,湘花2008的CAT活性均以中垄覆膜的最高,分别为81.92、64.67、35.33 U/(g·min);各时期,湘花2008的POD活性均以中垄较高,中花4号在相同露地栽培和盖膜条件下的POD活性均以中垄较高;3个生育期,中花4号的MDA含量均以平作露地栽培的最高,分别为0.943、0.821、0.759μmol/g,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湘花2008在露地栽培和覆膜条件下的MDA含量均以中垄最低;3个生育期,中花4号在露地栽培和盖膜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垄高升高而增加,湘花2008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中垄较高,且在相同垄高下,覆膜栽培均高于露地栽培。综合以上结果,中花4号较适宜的耕种方式为中、高垄覆膜,湘花2008较适宜的耕种方式为中垄覆膜。  相似文献   
45.
试验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试验基地进行,以湘花2008为试验材料,以露地播种为对照,研究覆膜+遮阳对湖南夏播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N、P、K吸收、积累、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遮阳处理相比露地播种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6.6%~26.5%。覆膜+遮阳处理增加了苗期和成熟期植株N、P、K含量,促进N、P、K吸收,显著提高全生育期N、P、K积累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4.1%~33.3%、18.6%~34.8%、14.8%~71.5%;对营养体N、P分配系数影响较小,但提高了营养体K分配系数,而降低了生殖体K分配系数。与露地播种相比,覆膜+遮阳处理降低了茎叶中N和P向荚果中的运转量、运转率,但提高了茎叶K向荚果中的运转量和贡献率。覆膜+遮阳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吸收的N、P向生殖器官运输、积累,而促进K向营养器官(茎叶)中运输、积累,之后通过运转的方式积累到荚果。因此,建议在花针期—结荚期追施N、P肥,以满足养分快速吸收的需要;生育后期喷施叶面K肥,促进K向荚果运转。  相似文献   
46.
以花生耐渍品种湘花2008与敏感品种中花4号为试材,在营养生长末期,模拟其遭受渍涝胁迫后叶面分别喷施赤霉素(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100、200、300、400、500 mg/L)和多效唑(200、400、600、800、1 000 mg/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渍涝后,叶面喷施赤霉素和乙烯利,可促进地上部、地下部的生长,而多效唑则抑制地上部生长;湘花2008荚果产量以150 mg/L赤霉素处理最高,比对照增产24.9%;中花4号荚果产量以100 mg/L赤霉素处理最高,比对照增产45.3%;喷施赤霉素可增加湘花2008的油分含量,降低蛋白含量,提高油亚比,而对中花4号的作用刚好相反;喷施乙烯利能降低中花4号的油亚比;喷施多效唑可增加湘花2008的油分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47.
不同花生品种对稻田镉富集及转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湖南湘江流域稻田镉(Cd)污染治理方法,筛选稻田替代种植作物,于长沙县和湘阴市受污染稻田 改种花生,选用5个大果品种,设置2种(露地、覆膜)栽培方式,研究品种与栽培方式组合下对稻田Cd吸收、富集及 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花生营养器官(根、茎、叶)Cd含量较高,生殖器官(果壳、籽仁)Cd含量较低,且品种间有明显差异。5 个花生品种的组织器官中Cd 含量最高的是茎(5.413~8.859mg·kg-1),果壳和籽仁最少(0.523~ 1.326mg·kg-1),但是籽仁Cd含量超出NY/T 1067-2006标准的规定值,食用安全存在风险。覆膜栽培尽管降低了花生茎、叶、果针、果壳及籽仁等的Cd含量,但提高了植株干物质重和Cd总积累,其中,营养器官(根、茎、叶)Cd富集系数高于2.5,生殖器官(果壳、籽仁)Cd富集系数为0.8~1.7。不同部位间Cd转移系数大小顺序为:根→茎秆>茎秆 →叶>果壳→籽仁>果针→果壳>茎秆→果针。不同品种的花生油中Cd含量范围在0.012~0.074mg·kg-1,符合标准, 因此花生油食用是安全的。以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其Cd含量作为高镉积累筛选指标,5个品种中09-3106 的单株可高积累镉元素。建议在湘阴、长沙等地的Cd污染稻田进行覆膜栽培花生。  相似文献   
4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营养、保健意识增强,对花生产品提出了多样化、高档化、专用化的需求,相应地选育营养保健、色香味俱佳的特色珍稀新品种成了花生育种新目标.当前我国花生品种丰产性好,但品质和抗性均有待提高,尤其O/L比值偏低,货架寿命短.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基础上,加强品质育种,特别是提高0/L比值,是解除美国等对我国出口花生的品质优势压力,改善我国花生生产品种结构,适应专用化、高档化的市场需求,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战略举措.花生新品种彩色珍珠是湖南农业大学采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具有高产、品质优、抗性好等特点,尤其是O/L达1.28,货架寿命长.  相似文献   
49.
麻阳小籽花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阳小籽花生是湖南的地方特产,分析了麻阳发展小籽花生的优势、潜力及瓶颈,结合区域内自然、人文、交通等资源特点,针对当前麻阳小籽花生产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麻阳小籽花生产业的主要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0.
湘两优糯粱1号是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采用两系法育成的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矮秆、抗性强等诸多优点,现已在全国18个省(区)示范推广.为了进一步完善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高单产,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特进行春播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