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杜邦豆威与禾耐斯混用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草是制约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夏播大豆播种期值杂草出土生长高峰期 ,此时正是“三夏”大忙季节 ,劳动力紧张 ,人工除草天气炎热 ,劳动强度大 ,且杂草易复活和再生 ,极易形成草荒。因此 ,大豆田化学除草犹为重要。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禾耐斯、乙草胺、都尔等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 ,而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差 ;杜邦豆威只对阔叶杂草有效 ,而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我地为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以阔叶杂草为辅的杂草混发区 ,为了达到一次施药能够兼治禾木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目的 ,特设计杜邦豆威与禾耐斯混用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1 …  相似文献   
32.
我市麦套花生田单子叶杂草与双子叶杂草混生,其中单子叶杂草占70%左右,杂草6月25~30日达出土高峰。化除茎叶处理每公顷用10.8%的高效盖草能300ml与48%的苯达松水剂2400ml混用或5%精禾草克EC1050ml与48%苯达松水剂2400ml混用,药后20天对混合杂草的总防效都在90%以上;土壤处理以灭茬后用90%禾耐斯EC1050ml/hm2或72%都尔EC1500ml/hm2喷雾效果较好,药后40天对混合杂草的总防效及鲜重防效都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33.
2006年豫东地区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褐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因此一般年份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一直未能引起玉米生产上的高度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玉米褐斑病在豫东玉米产区逐年严重发生,尤其是2006年.田间发病时间提前,部分田块叶片枯死,形成大流行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4.
2001年12月中旬,我市某种羊场饲养的绵羊发生了互相啃食羊毛现象,确诊为绵羊食毛症,经采取综合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河南省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量适中,地下水资源充足,河流灌溉方便,特殊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是夏玉米的适生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2.0×106~2.35×106hm2,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一般年份4 500~5 250kg/hm2,个别年份在4 500kg/hm2以下,可以说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36.
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开麦18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麦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高产、优质、抗病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阶梯改良的技术路线和多品种杂交的组配模式,经三轮杂交改良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经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7.9%。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并命名。1产量表现2002~2003年,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5种不同播期对开玉15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玉15在不同播期下种植,其产量有很大差异。开玉15要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其最适播期为6月10至6月15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开玉15时,为充分发挥开玉15的高产潜力,建议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抢茬早种,注意玉米苗期防治病虫害,以获取最高的玉米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为寻找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农药,指导水稻生产,本研究借助于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以10%己唑醇乳油、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为供试药剂,以汴稻1号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己唑醇乳油和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87.99%和87.67%,极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处理;且对水稻安全,可分别使水稻较不施药对照增产8.9%和8.5%。因此,上述两种药剂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药剂,建议在生产上重点推广使用,也可以用10%己唑醇乳油、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按比例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小麦品种开麦20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在豫东地区设置裂区试验,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开麦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麦20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280万/hm~2,适宜播量为基本苗240万~320万/hm~2。  相似文献   
40.
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河南省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类型、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阐述了玉米穗粒腐病抗性研究进展,以期深入掌握玉米穗粒腐病发生的规律,为培育出高产高抗穗粒腐病的玉米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减少玉米穗粒腐病给人畜带来的危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