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加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1-2003年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FACE使水稻播种—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天数分别比对照缩短3~5、1~5、4~9 d,平均分别缩短3.4、2.4、  相似文献   
42.
FACE对武香粳14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03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早熟晚粳稻品种武香粳14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每穴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系体积以及根干重均极显著大于对照;(2)FACE处理使水稻有效分蘖期间和无效分蘖期间发生的不定根粗度均显著大于对照,使拔节长穗期间发生的不定根粗度明显变细,因而使抽穗期每条不定根的平均粗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FACE处理水稻抽穗期每穴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系体积和干重均极显著大于对照主要是由于FACE处理使水稻有效分蘖期间和无效分蘖期间这些根系性状的大幅度增加,而FACE处理对水稻拔节长穗期间这些根系性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3.
FACE对水稻根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2-2003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武香粳14为供试品种,设施N量150 kg·hm-2(LN)、250 kg·hm-2 (NN)、350 kg·hm-2 (HN) 3个处理,研究了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性状、根系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FACE使LN、NN、HN处理水稻抽穗期的  相似文献   
44.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 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O2浓度增高影响水稻生长.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设计施N量为125 kg·hm-2(LN)、250 kg·hm-2(NN)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汕优63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每穴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系体积以及根干物质质量均极显著大于对照;(2)FACE处理使汕优63抽穗期每穴不定根数和每穴根体积极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FACE处理使汕优63有效分蘖期间和无效分蘖期间每穴不定根数和每穴根体积大幅度增加;(3)FACE处理使汕优63抽穗期每穴不定根总长度极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FACE处理使汕优63有效分蘖期间、无效分蘖期间、拔节长穗期间每穴不定根总长度均大幅度增长;(4)FACE处理使汕优63抽穗期每穴根干物质质量极显著大于对照,主要是由于FACE处理使汕优63拔节长穗期间每穴根十物质质量的增长量大幅度增加;(5)FACE处理使汕优63抽穗期每条不定根长极显著大于对照,是因为FACE处理使汕优633个生长期间每条不定根的生长量均明显增加.FACE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汕优63根系的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45.
为了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本文以水稻品种南粳46为对照,通过对10个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开展田间示范种植比较,对其生育期、产量和米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生育期,南粳3908、南粳香糯、南粳L19、南粳L20、南粳晶谷和南粳8911等品种相对适中,适宜在本地区种植;(2)水稻产量,南粳8911、南粳香糯、南粳晶谷和南粳3908等品种相对较高;(3)稻米综合食味值,南粳46、南粳8911、南粳9058、南粳L20和南粳香糯等品种相对较高。因此,综合考量水稻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等性状,粳稻品种南粳8911和糯稻品种南粳香糯,这两个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表现较优,较适宜在镇江市及周边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6.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营养对FACE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1、2002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研究不同施N量条件下,对武香粳14不同生育时期N素含量、N素吸收、N素分配和N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移栽后16 d,FACE使其他生育期稻株含N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生育中期的降幅大于生育前、后期;(2)FACE使水稻不同生育期N素吸收量增加,生育前期  相似文献   
47.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500 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素含量、K素吸收、K素分配和K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K率显著提高,增加幅度从够苗期逐渐下降,到抽穗后又逐渐增加;使各生育时期吸K量显著提高;(2)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素在茎鞘、叶片中分配比例多无显著影响,使成熟期K素在穗中分配比例显著降低;(3)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使K素籽粒效率和K素收获指数均显著降低;(4)增施N肥,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K素含量和吸K量均得到极显著的增加,使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5)水葫芦 × N对稻株K素吸收利用多无显著互作效应。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植株含K率、K素吸收量显著提高,使K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素籽粒生产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8.
FACE对常规籼稻扬稻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 μmol·mol-1)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570 μmol·mol-1)和施N量为125 kg·hm-2(LN)、25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扬稻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扬稻6号的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4.1%,其中LN处理、NN处理条件下分别比对照增产18.0%、31.0%,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FACE处理使扬稻6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比对照增加6.8%、8.3%、4.2%、和3.2%,除单位面积穗数外,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FACE处理使扬稻6号生物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1.3%,达极显著水平,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生物产量的极显著增加是FACE水稻产量极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4)N处理以及CO2×N的互作效应对扬稻6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9.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 根系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2006年利用我同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设计施N量为125 kg·hm·(LN)、250 kg·hm-2(NN)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 μmol·mol-1 的FACE处理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根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单位千质量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α-萘胺氧化量等根系活性指标均极显著小于对照.由于FACE处理促进汕优63根系发生量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分蘖期、拔节期其单穴根系活性与对照多无明显差异,到抽穗期FACE处理单穴根系活性显著大于对照;(2)拔节期、抽穗期汕优63每穴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系体积、根干质量与单位干质量根系活性的关系密切,根量越大单位干质量根系活性越低;(3)不同生育时期汕优63植株含氮率与单位干质量的根系活性多呈正相关,植株碳氮比与单位干质量的根系活性多呈负相关;(4)FACE处理汕优63根系生长量大、植株含氮率低、碳氮比高等可能是造成其单位干质量根系活性低于对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农户习惯性施肥(CK)、减量施肥(T1)及优化施肥(T2)等不同施肥模式对太湖流域麦稻两熟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特征和麦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农田地表径流排水主要分布于强降雨集中的水稻生长季,与降水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磷素径流流失集中在稻季,各处理的流失量占周年流失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