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2篇
  19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01.
于2007年10月下旬收集克拉玛依市区北郊防护林内新疆杨、胡杨和尖果沙枣凋落叶,分别通过埋土及埋土+速腐增效剂处理与3种凋落叶自然分解进行比较,开展为期一年的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埋土及埋土+速腐增效剂处理均能促进凋落叶的分解,并且随分解时间延长,这种促进作用日益明显。虽然,埋土及埋土+速腐增效剂处理对3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含量的影响因凋落叶基质质量的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埋土处理有效提高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P元素和Ca元素含量,使K元素含量略低于对照。与埋土处理比较,埋土+速腐增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新疆杨凋落叶的分解率,使3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Ca,Mg元素的含量有明显提升,促进了K元素的淋洗。与对照相比,2种处理均加快了有机C的分解;埋土处理仅降低了尖果沙枣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N值,埋土+速腐增效剂处理使3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N值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02.
干湿交替对水稻土碳氮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艳丽 《土壤》2008,40(4):554-560
通过室内培育试验,研究干湿交替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理化性状变化对土壤C、N矿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连续淹水(Cw)处理相比,干燥处理不仅显著地提高了所有施肥处理土壤有机C的矿化速率,其幅度为78%~204%,而且也提高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其幅度分别为55%~77%和57%~72%;干燥后淹水处理土壤有机C矿化速率的提高幅度为74%~95%,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土壤N的矿化在干湿交替过程的干燥处理中降低34%~78%:干燥后淹水过程仅使NPK处理的升高21%,而CK和NPKOM处理分别降低5%和13%.在培养过程中土壤Eh值仅在-60~60 mV范围时,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干湿交替的干燥过程,随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有增加的趋势,在淹水条件下土壤pH值则仅与NPKOM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 pH和 Eh 值、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数量与有机质的矿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三者间的作用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3.
本研究合成了稳定分散的纳米银(AgNPs)颗粒,并采用批量试验法研究了水稻壳生物炭(BC)、多壁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P)3种碳基材料对AgNPs的吸附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离子强度、离子种类和电解质pH)对AgNPs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AgNPs在碳基材料上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内扩散和其他过程共同控制,并且在240min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Langmuir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AgNPs在碳基材料上的等温吸附过程,并且AgNPs在BC、CNTs和GP上的吸附量依次增大,分别达到了69.15、87.78、121.21mg·g~(-1);在试验离子强度(20~100mmol·L~(-1))下,改变Na+强度对碳基材料吸附AgNPs的能力没有显著改变,但Ca2+强度的升高却抑制了GP对AgNPs的吸附,AgNPs在碳基材料上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pH的升高而降低;BC通过络合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沉淀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AgNPs,CNTs和GP主要利用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固定溶液中的AgNPs。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AgNPs在碳基材料上的吸附行为,并可为更好地评价和管理AgNPs在环境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4.
玉米抗倒伏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定抗倒性不同的10个玉米品种,对现有玉米抗倒伏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索玉米抗倒伏综合评价方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倒伏系数是株高、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的综合体现,倒伏系数与倒伏程度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对玉米倒伏系数有较大负作用,单茎鲜重和株高对倒伏系数的直接和间接的效应都较小。聚类分析将10个品种划分为5个倒伏级别。以倒伏系数为评价标准,能客观准确地反映10个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抗倒性强的品种倒伏系数较小,依据倒伏系数可以建立玉米抗倒等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205.
【目的】初步探讨了日粮镁调控肉仔鸡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途径。【方法】将128只AA肉仔鸡随机均分到对照组和加镁日粮组,对照组日粮为普通玉米-豆粕日粮,在此基础上每kg日粮添加10 g天门冬氨酸镁(MgAsp)作为加镁日粮组,研究日粮镁对肉仔鸡肝脏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镁日粮组肉仔鸡肝细胞中总镁和肝细胞内游离态镁浓度分别提高了23.8%(P<0.01)和19.4%(P<0.01);肝脏CAT活性及其mRNA水平分别提高了14.3%和21.4%(P<0.01);肝细胞总镁、肝细胞内游离态镁与CAT活性、CAT基因mRNA丰度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镁提高了肉仔鸡肝细胞内游离态镁浓度,增强了CAT基因表达,从而提高了CAT活性。  相似文献   
206.
为了研究沙埋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影响,本论文通过温室控制实验,对梭梭和驼绒藜出苗与沙埋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进行了0cm、0.5cm、1cm、1.5cm和2cm共5个沙埋深度处理,每个处理做3个重复.结果表明,梭梭和驼绒藜0cm埋深与其它埋深的萌发率差异显著;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梭梭和驼绒藜种子出苗率逐渐降低,没有沙覆盖(0cm埋深)时,梭梭和驼绒藜种子的出苗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0%、90%,沙埋深度为2cm时,梭梭和驼绒藜幼苗不能出土;梭梭和驼绒藜种子在0cm沙埋深度下的出苗速率最大,分别为60%、69.8%.  相似文献   
207.
参照Genebank大肠埃希氏菌属(E.coli)16SrDNA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定量PCR引物及针对大肠杆菌属的Taqman探针,以E.coli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作为阳性模板制作标准曲线,建立检测E.coli的定量PCR方法。该法Mg2+最佳工作浓度5 mmol/L,能够定量和特异检测E.coli而对肠道优势菌群的代表种葡萄球菌、双歧杆菌呈阴性。检测E.coli的灵敏度可达3个/mL。利用该法对DPV强毒感染鸭急性病例的气管和消化道E.coli检测,结果表明:气管E.coli数量普遍低于对照。食道波动巨大,普遍高于对照;十二指肠、空肠变化不明显;回肠波动巨大,总体高于对照;盲肠显著低于对照;直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DPV感染致死鸭的气管E.coli数量显著低于对照;食道和十二指肠极显著高于对照;空肠、回肠和盲肠均略高于对照;直肠略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8.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C库与C吸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福建三明 2 7年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C库和C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C库总量为2 2 2 5 0 8t hm2 ,比纯林增加了 2 1 85 %,其中活植物体部分和土壤碳库分别为 139 75 5t hm2 和 80 2 81t hm2 ,分别占C库总量的 6 2 81%和 36 0 8%.混交林和纯林杉木乔木层有机碳年均积累量 6~ 11年最大 ,分别达 7 35t hm2 和 5 79t hm2 .混交林乔木层 2 7~ 2 8年C净固定量为 7 970t hm2 ,折算成CO2 为 2 9 2 2 3t hm2 ,是纯林的 1 19倍 ,其中凋落物和死细根C年归还量分别为 2 5 2 8t hm2 和 0 871t hm2 ,分别是纯林的 1 0 5倍和 1 17倍 ;混交林和纯林中叶和枝C年归还量分别占凋落物C年归还量的 6 6 5 7%、2 3 81%和 6 1 0 3%、2 5 2 0 %;而 <0 5mm的枯死细根C年归还量分别占枯死细根C年归还量 6 0 %和 5 9%.凋落物中叶和枝及 <0 5mm的死细根是该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归还的主体 .  相似文献   
209.
[目的]研究在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叶片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变化,为耐盐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对照)、100、150、200、250和300 mmol/L 6个盐浓度处理,测定盐胁迫下石4185和豫麦47的苗期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石4185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豫麦47高。[结论]石4185比豫麦47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具有更强的耐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210.
为明确新型海藻复合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以不施用氮磷钾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等养分量、减量10%、20%和30%的海藻复合肥对夏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养分量海藻复合肥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15.27%,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氮、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