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校园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用途进行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植物有45科85属112种,其中,蔷薇科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18.75%;李属和刚竹属种类最多,分别占总种数的4.46%。校园植物种类比较单一,有26科71属各有1种植物。校园植物有4种生活型,其数量表现为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藤本类,其中,乔木类有21科35属53种,分别占校园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6.67%、41.18%和47.30%。校园植物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具有观赏性植物103种,占总种数的91.96%,观花、观叶植物各占46%;还有74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占比66.07%;食用、材用植物各24种,均占比21.40%。该研究对促进植物学教学、校园绿化建设和植物科普教育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为方便企业和质量监督部门选择科学的乳制品抽样方法,详细阐述了我国抽样方法标准体系情况,重点分析了现行乳制品抽样方法及标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标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3.
锐齿槲栎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地中海拔地段的主要优势种,以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锐齿槲栎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生活型谱及生长模型方面的研究,分析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锐齿槲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锐齿槲栎龄级结构中,个体数量在Ⅲ~Ⅵ龄级占比最大,种群中低龄个体数量充足;种群数量动态指数显示锐齿槲栎种群呈现增长趋势,但种群稳定性差且抗干扰能力较弱;生活型谱分析发现,占比最高的属于高位芽植物,且呈随海拔升高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植物生活型谱大致呈现“L”型;生长模型的研究表明,三次函数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最大值,且经过T检验,表明三次函数模型可以很好地用来拟合锐齿槲栎胸径—树高的关系。建议在原地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种群营造稳定的生存环境,促进种群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利用杂种优势是植物育种的重要目的,但对于自交不亲和物种来说,因为亲本杂合,很难充分利用最大杂种优势.自交不亲和是开花植物避免近交的重要繁育机制,自交不亲和与自交亲和相互转换在自交不亲和物种中非常普遍,这种转换可为自交不亲和物种育种开辟新的途径.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为木兰科珍稀物种,有重要科学价值和良好应用前景,但适应能力差,自我更新能力弱.华木莲呈现迟发性自交不亲和特征,自交不亲和机理尚不清楚.从华木莲转录组中鉴定出了与孢子体自交不亲和反应关键基因S位点受体激酶(S-locus receptor kinase,SRK)基因高度同源基因SgSRK,这是唯一一类与已知自交不亲和基因高度同源的迟发性自交不亲和基因,因此了解该基因的作用成为研究华木莲自交不亲和机理的出发点.克隆基因、分析其编码蛋白理化性质及亚细胞定位是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的前提,因此了解SgSRK基因克隆与亚细胞定位可为揭示该基因在华木莲自交不亲和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自花授粉后3h华木莲心皮为材料,根据转录组扩增出了SgSRK基因,对其编码蛋白分析了理化性质,鉴定了结构域,推断了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并对其亚细胞定位进行了预测.为探讨SgSRK基因与已知的不同物种SRK基因演化关系,基于蛋白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将目的基因和GFP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然后将含有目的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农杆菌直接注射烟草叶片,3d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叶片注射部位基因瞬时表达情况,确定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SgSRK基因共计2463 bp(GenBank登录号:MW139903),编码蛋白含有82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具有4个结构域:B_lectin、S_locus_glycop、PAN-2、Pkinase Tyr结构域,有跨膜结构,存在信号肽,因此编码蛋白质可分为膜外域、跨膜域、胞内磷酸激酶域.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该基因蛋白产物定位在细胞质中和细胞膜上,细胞膜上表达更多.[结论]SgSRK基因具有植物SRK基因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国内外已研发出多种营养功能性面条。本文对近年来研制的营养功能性面条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对果蔬类、杂粮类、水产类、其他类等4大类营养功能性面条的开发应用和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营养功能性面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营养功能性面条的进一步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爆米花是谷物籽粒经气流膨化而成的全谷物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中科11玉米品种为对照,采用气流膨化技术,研究西农黑大穗小麦与普冰9946小麦爆米花的膨化特性、理化特性和储藏特性。结果表明,西农黑大穗和普冰9946爆米花的水分质量分数低于对照,膨胀体积高于对照,分别为12.84cm3、16.13cm3,但鳞片大小低于对照;小麦爆米花表面结构、内部结构与对照有明显差异;西农黑大穗吸水性指数(5 207g/kg)、水溶性指数(190g/kg)及普冰9946水溶性指数(213g/kg)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在自然暴露储藏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爆米花品质迅速衰减,达到临界值后缓慢降低。可见,小麦爆米花的最终水分质量分数低于对照,感官评分高于对照,更耐储存。  相似文献   
27.
引江补汉工程以输水隧道的形式穿越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敏感区.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输水隧道工程的特点,建立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6个,通过向专家咨询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赋值,计算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结果表明,引江补汉输水隧道建设工程对湖北五道峡国...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以新鲜银杏叶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发酵法对其进行发酵降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获得粗多糖,经过脱蛋白脱色工序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发酵降解后的银杏叶多糖含量,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后多糖中的单糖种类和摩尔百分比,最后对发酵降解后的银杏叶多糖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酿酒酵母发酵72 h后,银杏叶多糖含量由8.97%提高到11.18%,经过单糖种类鉴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抑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其银杏叶多糖对三种指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抑菌圈均显著增大,酿酒酵母发酵过的银杏叶多糖溶液的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浓度为25 mg/mL的酿酒酵母发酵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7.37 mm,浓度为75 mg/mL的酿酒酵母发酵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0.71 mm;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发酵降解不同时期的银杏叶多糖都具有抑制氧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发酵过的多糖溶液抑制氧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更强。基于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可为银杏叶资源的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9.
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QTL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黄瓜高抗白粉病材料K8进行研究,明确其抗性遗传规律,并完成抗性基因的QTL定位分析,为探索抗病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黄瓜白粉病致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 (syn. Sphaerotheca fuliginea)对K8×K18(感白粉病)杂交后代F2:3家系人工接种鉴定,进行抗白粉病遗传分析。以完成抗病性鉴定的F2和F2:3家系组成的抗感分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BSA法和2360对黄瓜SSR引物进行SSR分析,采用JoinMap 4.0作图软件和MapInspect软件构建连锁群并完成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利用MapQTL4.0软件对白粉病抗性基因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试材K8所含有的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本研究共检测到4个白粉病抗性基因的QTL位点pm5.1、pm5.2、pm5.3和pm6.1,其中,pm5.1、pm5.2、pm5.3在两年中被重复检出,pm5.2位点的贡献率最大,在其所在区域预测到了4个NBS类抗病基因。pm6.1位于黄瓜Chr.6上,是个微效的QTL位点。【结论】位于Chr.5上的pm5.2是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主效QTL位点,该抗性基因可能属于NBS类抗病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抗性基因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及MAS抗病育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0.
对17份山蚂蝗材料营养期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CIAT3787(D.hererocarpum)(22.34%),其次是CIAT46562(D.dunniinicaraguense)(22.32%);粗纤维含量最高的是CIAT13218(D.velutinum)(38.70%),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0.05);(2)山蚂蝗营养成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粗纤维含量分别与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磷的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粗灰分含量与磷含量有极显著正相关,与钙含量有显著相关;(3)通过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8.0处,可将17份供试山蚂蝗材料划分为3类,其中CIAT46562和CPI46561(D.incanum)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