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连续收集法提取花生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就其对花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细胞膜的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花生是否存在自毒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的中性、酸性和碱性组分显著抑制了胚根的生长(P0.01),随添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中性组分的抑制作用最强。经过20d的处理,3种组分对花生幼苗的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P0.05),作用规律与对胚根的抑制作用相似,在中性组分最高添加浓度30 mg/L处理下,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分别为对照的80%、73%和66%。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MDA的含量也显著增加(P0.001)。3种组分中中性组分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酸性组分,碱性组分的作用相对最弱。研究结果证明了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存在,是导致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2.
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保水剂对粘质潮土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和玉米养分积累及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保水效果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显现,收获期各处理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1.45%~65.09%;通过计算5种土壤团聚体特征参数并分析其与土壤粒径组成的相关性发现,聚丙烯酸钠(WT_1)与自制有机肥型保水剂(OSC)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R_(0.25))比施肥处理(T_1)显著提高72.40%和58.00%,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T_1分别显著提高45.91%,67.89%和57.34%,64.11%,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显著降低18.51%和14.83%;各保水剂处理使分形维数(D)降低0.10%~2.64%;GMD与土壤各级颗粒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较其他参数可更准确的反应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聚丙酰胺型保水剂(AS)和OSC对于土壤氮素的保持和促进氮素转化效果更好,籽粒含氮量比T_1分别显著上升10.37%和15.67%。OSC对提高土壤团聚体和促进养分吸收利用均具有显著效果,这对进一步研制复合功能保水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3.
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匹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在时空上的匹配性,为其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外膜表面形貌特征、氮素在静水与麦田中的释放特征、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时间动态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氮累积量与冬小麦吸收量的匹配关系。【结果】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涂膜外观完整、致密,无明显孔隙。C型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水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S"型,释放期约为45 d;在麦田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拉长"S"型,释放期约为180 d。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冬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的氮素释放峰有两个,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占全年氮素释放量的30.83%和23.53%。从氮素吸收与氮素释放在生育期匹配性来看,孕穗期之前,两者呈"错峰"关系,氮素释放峰在前,氮素吸收峰在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不同土层在关键生育期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和有效氮累积量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孕穗、灌浆期,30—60 cm土层在冬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60—9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扬花、灌浆期。【结论】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缓释性满足缓释肥国家标准;在静水和麦田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相似,但在麦田中的释放期更长;其在麦田中的氮素释放规律与冬小麦氮素吸收规律基本一致,只是在孕穗期之前释放峰对应的生育时期,较吸收峰提前了一个生育时期;水性树脂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更能提高不同土层在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能力,实现氮素供应与冬小麦根系吸收在空间上的匹配。  相似文献   
54.
正2016年7月,本中心购买150羽7日龄雏鸡自养用于动物试验,11日龄开始个别雏鸡血便,呈鲜红色或黑紫色,后每日血便雏鸡增加,15日龄死亡雏鸡2羽。为确诊雏鸡病死原因,采用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诊断技术,最终确诊引起该雏鸡群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所引起。对比使用地克利珠与复方磺胺氯吡嗪钠预混剂2种药物对病鸡治疗,结果 2种药物都有疗效,均可显著  相似文献   
55.
      为阐明酚酸类物质在花生连作障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排除田间因素的干扰,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了4种不同浓度的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对土壤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当酚酸类物质的初始含量较低(15 mg·kg-1干土)时,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活性、酶活性(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及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均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其初始含量达到或高于30 mg·kg-1干土时,各指标均降低,且随浓度增加降幅增大,以3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的化感抑制作用相对最强。总体来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抑制作用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中,对羟基苯甲酸在处理第7d化感抑制作用达到最强,而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3种酚酸类物质混合物的最强化感作用是在处理第15 d。推测酚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连作花生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劣化有着直接关系,是花生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6.
为确诊贵州省安顺市某土鸡养殖场暴发的疫病,无菌挑取病鸡的心、肝、脾和全血分别接种至血琼脂平板、TSA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生化实验,PCR鉴定、药敏实验和动物致病性实验。结果: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米诺环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其他药物不敏感。结论:实验成功分离鉴定了一株鸡多杀性巴氏杆菌。根据药敏实验指导该场用药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7.
热环境对乳腺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地探讨了持续热环境对乳腺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BALB/c4T1荷瘤小鼠建立乳腺癌模型,将自行设计的加热片置于接种在BALB/c小鼠背部皮下的肿瘤表面,在肿瘤周围局部造成温热环境,使肿瘤底部温度达到38℃,每天持续加热12h,分别加热3、7、14和21d。实验结果表明持续热环境使肿瘤生长速率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21d,肿瘤细胞大量坏死,持续的热疗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同时,对加热后肿瘤组织内乳酸和ATP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加热组小鼠肿瘤内部乳酸和ATP浓度低于对照组。持续的热环境,作为一种外界的能量介入肿瘤的生长,影响了肿瘤的新陈代谢,使其代谢速率减缓。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应用热物理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乳腺肿瘤新陈代谢与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湛江市雷林桉树人工林生态价值,讨论人工林生态效益分布趋势.[方法]选定中林集团雷州林业局有限公司桉树林作为研究对象,从涵养水源、固定土壤、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效益等指标研究人工林生态效益价值.[结果]2019年雷林桉树人工林涵养、保育土壤、固碳价值、制氧价值、生物多样性、森林康养、各林场林木综合生态经济价值分别为56524.66万、13800.11万、1509.601百万、503.200百万、2480.429百万、744.614万、498584.31万元.雷林桉树人工林的生态价值巨大,北坡、纪家与成熟林、近熟林生态价值分别与其的面积、蓄积占比相关,两者在单位上具有相关一致性.生物多样性、固定储碳与制备放氧机制分别与成熟林、幼龄林呈相关一致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几种比较实用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预处理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而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酸法水解秸秆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苹  张珠  钟响  包文举  温少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36-5438
采用酸法水解秸秆,以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水解剂、酸浓度、料液比、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稀硫酸为水解剂水解效果好于乙酸和水.优化的水解条件为水解时间1.0h、稀硫酸质量分数5%、料液比1:15(m桔杆∶V稀硫酸,g/mL)、温度120℃,该条件下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23.47 g/L.活性炭和Ca(OH)2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对水解液进行脱色,脱色率达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