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养猪生产的效率和收益取决于对遗传学、环境、畜群健康、饲养管理以及营养等观念的认识,而与猪场规模的大小无关。上述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且它们的净产量决定了生产水平和利润的大小。在自繁自养体系中,必须保障种猪群的繁殖效率和有效的良性周转。参考惯用的生长肥育猪阶段饲养管理策略,按照种猪繁殖期各环节的营养需要,形成种猪的阶段饲养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妊娠母猪的饲养妊娠母猪营养的首要目标在于精确控制其增重和体况而使胎儿的生长发育最优化。建议对妊娠期母猪实行限制饲养。这种限制饲养方法是限制母猪的能量摄取而对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2.
猪的活体超声波评估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超声波仪的原理和猪的解剖学基础,对猪的活体超声波评估方法进行阐述,旨在通过选择仪器类型,规范化操作步骤和方法来提高测定种猪背膘厚,眼肌面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排胶特性的巴西橡胶树 PR107 和 CATAS 8-79 无性系的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强割处理对胶乳中橡胶生 物合成相关生理参数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割处理的 PR107 和 CATAS 8-79 品系的胶乳中,HblMYC1 基因 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模式,且在强割第 3~4 刀时达最大值,后期的 HblMYC1 基因表达量低于初始水平。胶乳 干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 HblMYC1 基因表达量的趋势一致,而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和干胶产量这 3 个生理参数也呈现先 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强割的第 5~6 刀时达才到最大值,后期恢复到初始水平。对强割处理胶乳中的各项生理参数 及 HblMYC1 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PR107 品系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与干胶产量三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干胶含量与 HblMYC1 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CATAS 8-79 品系的排胶时间与胶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排胶时间、 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三者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割条件下的胶乳生理参数和 HblMYC1 基因 表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能够更快速反映出橡胶树品系的橡胶生物合成特性,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指导制定适宜 的橡胶树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红刺参和青刺参耗氧率与排氨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包杰  姜宏波  董双林  田相利 《水产学报》2013,37(11):1689-169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比较研究了两种体色刺参(红刺参和青刺参)幼体在不同温度、盐度、光照下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温度7~27 ℃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OCR变化范围分别为7.58~25.94和13.12~25.61 μg/(g·h);红刺参OCR在7和12 ℃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2 ℃下则显著高于青刺参。2)红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青刺参AER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在温度17 ℃达到最高值,而后下降。二者AER变化范围分别为0.62~2.57和0.90~2.22 μg/(g·h)。红刺参AER在7 ℃下显著低于青刺参,而在27 ℃下显著高于青刺参。3)在盐度26~38范围内,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和AER均随盐度的增加呈M形变化。红刺参和青刺参OCR变化范围分别为15.72~21.32和14.83~21.80 μg/(g·h);AER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83和1.40~2.00 μg/(g·h)。红刺参OCR在盐度23~32条件下显著低于青刺参;红刺参的AER在盐度29下显著高于青刺参,而在盐度32下则显著低于青刺参。4)在不同光色下,红刺参与青刺参OCR变化范围分别为14.33~21.37和15.73~21.59 μg/(g·h),AER变化范围分别为4.00~8.86和6.38~8.22 μg/(g·h)。红刺参和青刺参的OCR和AER仅在白光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红刺参对低温较敏感,而青刺参对高温敏感;红刺参和青刺参最适盐度范围均为29~32;青刺参可能对光谱的适应范围较红刺参广,这与两者所栖息的天然环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克隆牙鲆和普通牙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养殖的双单倍体(DH)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作为亲鱼, 采用冷休克方法抑制第二极体排出, 建立牙鲆克隆家系。以普通牙鲆的一个家系作为对照组, 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进行培育。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 龄鱼, 克隆家系随机抽取5, 体质量(1 398±88) g; 普通群体随机抽取10, 体质量(1 749±125) g分别采集血液进行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 克隆牙鲆的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数量(HG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普通牙鲆(P<0.01), 而在其他血液生理指标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克隆牙鲆在白球比(ALB/GLB)、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谷草转氨酶(AST) 3个指标上显著高于普通牙鲆(P<0.05), 其中AST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尿素氮(BUN) 3项指标, 克隆牙鲆极显著低于普通牙鲆(P<0.01)。克隆牙鲆血液生理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为5.50%, 普通牙鲆的则为9.21%, 其中克隆牙鲆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变异系数仅为1.52%。克隆牙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异系数平均为10.56%, 普通牙鲆的则为27.23%, 达到克隆牙鲆的2.58倍。结果证实, 克隆牙鲆个体间的一致性较好, 作为指标生物, 效果优于普通牙鲆等海产鱼类。

  相似文献   
16.
南伊沟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景区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近期南伊沟景区生态足迹量为674.70 hm2,有效生态承载力841.13 hm2,生态盈余166.43 hm2。就景区目前及近期规划来说,开展旅游活动不会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大的影响,景区生态足迹还可进一步发展。但从生态承载力方面考虑,景区应特别注意远期规划。提出了南伊沟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无性系株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是导致产量育种选择周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橡胶树的产量主要取决于产胶能力和排胶能力2个因素。树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数量及乳管细胞内的天然橡胶生物合成效率与产胶能力直接相关。从次生乳管分化和橡胶合成关键因子基因表达2个层面对无性系株间产胶能力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皮最内石细胞群以内次生乳管列数与次生韧皮部厚度的比值具有品系特征;在同一品系中,该比值的株间差异小,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8 a割龄大树该比值的株间一致性较3 a幼树差,而在3 a幼树中,树高40 cm处该比值的株间一致性比树高100 cm处更好。因此,以3 a幼树树高40 cm处的该比值作为产量育种早期筛选标记较合适。胶乳中MYC1、HRT2基因的表达量在割胶后上调,并且具有品系特征,但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株间的一致性较差,故在产量育种早期筛选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体重对红刺参OCR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在22℃有所降低后又升高。盐度、体重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无显著影响(P>0.05)。S组和L组红刺参的OCR和AER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呈M形变化,在盐度为29和32时较低,而在盐度为26和35时较高。红刺参OCR和AER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函数方程R = aW b。不同温度下S组和L组红刺参O : N范围分别为4.75–11.74和10.71–15.52;不同盐度S组和L组红刺参O : N范围分别为6.37–12.29和8.24–12.10。综上所述,L组红刺参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S组弱;S组和L组红刺参对低盐和高盐的耐受性较差,其最适盐度范围为29–32。  相似文献   
19.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其在许多原生动物寄生虫操纵宿主细胞和影响虫体的毒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种可感染多种经济虾类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是近年来影响全球对虾养殖生产较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利用真核生物分泌蛋白预测流程EuSecPred2.0对EHP全基因组的分泌蛋白进行预测,并对分泌蛋白长度、信号肽长度、切割位点处氨基酸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对分泌蛋白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泌蛋白氨基酸长度主要集中在30~400 aa之间;信号肽长度集中在9~32 aa之间;信号肽切割位点处以疏水性氨基酸为主。对信号肽进行基序分析,发现存在基序NV[VT][IK]CA[ED][SA]。对所获蛋白质进行功能注释,发现了多种与微孢子虫黏附侵染、调节细胞周期和免疫反应等相关的关键蛋白。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EHP对宿主的侵染机制,同时为进一步明确EHP的致病相关因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牙鲆苗种培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出现高比例的体色异常苗种,即有眼侧的局部出现白化现象,严重者头部及躯干部完全白化,这种体色异常的鱼商品价值极低,同时也不符合放流标准。笔者于北戴河发现在牙鲆育苗过程中如果养殖方法不当,则容易出现较高比例的牙鲆白化苗,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现将有关牙鲆白化病的诱因及预防方法介绍如下,供从事牙鲆养殖业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