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 从1989年以来,营口新生农场引进、推广了由营口市农业气象所和省稻作所联合研制的“水稻优化栽培生育调控技术”。该技术主要在于正确运用生育调控、产量预测等数学模型,通过田间早期数量预测,采取相应的调整、控制措施,达到预定的生育特征量和目标产量,为建立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型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最  相似文献   
82.
北方杂交粳稻品种资源核心样品的建立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方杂交粳稻品种资源中的129份粳稻品种的多个农艺性状通过系统聚类进行分组。每一组中按比例随机选取样品材料构成核心样品。将核心样品及其各项性状指标构成的数据矩阵视为一个灰色系统,每个品种看作系统的一个因素,根据育种目标构造出的“参考品种”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评估各核心样品被推荐为杂交亲本时的优劣次序。  相似文献   
83.
辽伏2006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近年以优质不育系与特优质恢复系配组培育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适应性广的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在沈阳全生育期165天左右,属中晚熟组合。株高110~120厘米,穗长25~30厘米,成熟时穗呈“叶下禾”状,散穗型。茎秆弹性好,基部茎节粗短,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84.
利用籼稻资源中的“隐蔽有利基因”提高粳稻苗期耐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期低温是制约东北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逆境因子,培育苗期耐低温的水稻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粳型恢复系C418为轮回亲本与7个来自不同地域的供体杂交和回交培育BC2F2群体,利用沈阳春季田间自然低温进行耐冷筛选,并对入选的177个苗期耐冷导入系后代在自然和人工气候室两种不同强度的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苗期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供体亲本均为苗期耐冷性弱的品种,但在全部回交后代中均出现耐冷的超亲分离,表明这些供体亲本均携带对耐冷性有利的“隐蔽基因”, 不过组合间的耐冷性选择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以人工气候室低温胁迫后的存活率为耐冷性鉴定指标,导入系之间出现广泛分离,田间筛选入选比例高的BG300和中413导入系群体中出现存活率高的导入系后代比例较其它群体高,说明在同一轮回亲本遗传背景下回交后代的耐冷水平取决于供体。在室内严格低温条件下表现为强耐冷性的导入系在相对温和的自然低温胁迫下表现为苗高、苗干重较非胁迫条件生长抑制不明显,且能够促进根系生长。结果表明,大量的耐冷有利基因以“隐蔽”的形式存于水稻种质资源中。通过利用来源广泛的种质资源作为供体进行回交育种,对回交后代进行严格耐冷筛选,可有效选育高产耐冷水稻品种和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5.
粳稻根系与叶片早衰的关系及其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以衰老程度不同的品种为试材,对根系和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根系与叶片衰老的关系、根系和叶片衰老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抽穗后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持续上升,而SOD活性却先上升然后再持续下降,说明MDA含量上升最初并不是由SOD活性下降引起的.(2)根系和叶片衰老受ZRs和ABA平衡关系的调控,ZRs含量的下降和  相似文献   
86.
针对北方光温生态条件和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表达特点 ,提出了在北方气候条件下的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的人工种择压设置的原理与方法 ,并介绍了在一定人工选择压下的实际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87.
杂交粳稻的选育与利用,曾经为辽宁省水稻生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水稻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年最高种植面积十余万公顷。然而、五”期间面积下滑,跌入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是老组合竞争优势不强,抗倒性差,制种效益低等[’]。辽代3225的选育成功是辽宁省杂交粳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利用亚种间杂交和地理远缘杂交选育的恢复系C253,与具有理想株型的不育系326A配组选育而成,具有株型理想、产量高、抗逆性好、易于制种等优点,实现了我们提出的‘房起点(双亲产量均高、综合性状优良)理想株型即优…  相似文献   
88.
水稻苗期耐寒性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农杆菌介导的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导入超级粳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编码腺二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enos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基因导入粳型水稻中,获得了86株疑似转基因植株,经分子标记检测验证了78株为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90.
<正> 据国际水稻所著名水稻育种家库西(Khush)博士介绍,目前国际水稻所在水稻育种上的主要目标是培育比现在种植的改良半矮杆品种增产20%到30%的超高产品种。理想株型将有新的结构,它的分蘖将大大少于目前的栽培品种,但几乎每个分蘖都能成穗。这种新株型水稻不但适合直播,而且适合育秧移栽。目前虽然不能肯定将来培育成功的理想株型水稻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