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林业   281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287篇
  198篇
综合类   1582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柴达木盆地中西部极度干旱,气候冷温,盐生植物黑果枸杞占有一定生态位.采集0 ~ 40 cm土样,用超细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部分元素含量,研究了柴达木黑果枸杞原生地土壤元素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原生地土壤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Se、Sr含量较高,Co、Ni、V、Zn等含量相对低;C1、S含量、富集程度(Kc>3....  相似文献   
82.
为提高鱼类表型分割精度和准确度,实现鱼类表型智能监测,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VED-SegNet模型用于鱼类表型分割和测量。该模型将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和GSConv结合作为编码器(VoV-GSCSP),保持足够精度的同时降低网络结构复杂性。另一方面,该模型采用EMA(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 module with cross-spatial learning)建立强化结构,加强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信息传递,提高模型精度,并实现了8个表型类别的输出。采用自建的鱼类表型分割数据集对VED-SegNet模型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中鱼类各表型比例与实际测量值相接近,表型最大平均绝对和平均相对误差为0.39%、11.28%,能实现无接触式提取水产养殖中鱼类表型比例。对比其他常见语义分割模型,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和平均像素准确率mean pixel accuracy,m PA最高,分别到达了87.92%、92.83%。VED-SegNet模型在环境复杂、多鱼重叠的...  相似文献   
83.
西安市郊农田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取样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了西安市郊农田土壤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果分析显示,CaO、MgO和Na2O含量明显高于陕西土壤、全国土壤中的平均值,重金属元素Pb、Ni、Zn、Cr、Co、Mn、As等严重超标。通过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了土壤元素间的亲和性及赋存特征,为农业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和防治土壤污染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了合理妥善解决草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分析并总结了草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主要类型,包括权属纠纷、合同纠纷、侵害私益或公益纠纷.现阶段草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行政裁决与复议和仲裁.通过对相关司法案例的分析,草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牧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村委会和基层政府未合理执法,...  相似文献   
85.
不同甘薯脱毒苗对蔗糖浓度的特异性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干率和产量进行分类)的甘薯品种和蔗糖用量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甘薯组培苗在不同糖浓度下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在繁殖系数和株高上的差异都非常明显,且都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生根数在不同类型间差异不明显。MS 30g糖能较好地提高甘薯组培苗的繁殖系数和促进植株增高,在后期的作用更为明显;发根条数在3种糖浓度下差异不明显,存在一定的高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苹果梨及其后代果实的香气成分,为其特征香气评价、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7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测定香气组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香气组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果实中共检出香气组分32种,特有香气组分11种。酯、烯为主要香气组分,其相对含量之和占香气组分总含量的80%以上。C10以下的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E)-3-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己酯、(E)-2-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庚酯、庚酸乙酯等酯类是果实香味的主要贡献组分。高碳数癸酸乙酯、辛酸己酯仅在苹果梨脆肉型后代中检出,而在其软肉型后代中未检出。α-法呢烯是苹果梨及其后代特征香气组分,其在大梨果实中的相对含量(9.17%)最低,而在寒酥梨果实中的相对含量(49.53%)最高。酯、醇、醛、酮、烯及其他类物质是果实香气产生差异的主要贡献物质,而其贡献率高低各异。依据酯、烯类相对含量差异,将苹果梨与其后代聚类成4组;苹果梨与其2代品种寒酥梨聚为1组,而与1代品种苹香梨、大梨和蔗梨的遗传距离均较远;相同亲本的苹香梨、大梨分属不同组。【结论】苹果梨及其后代品种果...  相似文献   
87.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兽医辨证治疗藏羊腹泻病毒的效果,本研究于2020年的1月从某发病养殖场当中挑选出存在腹泻症状的患病羊40只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中兽医辨证理论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对照组使用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藏羊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中兽医辩证治疗藏羊腹泻的恢复效果相对较好,羊群恢复1个月之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正常采食;对照组藏羊在用药2周后又出现了腹泻症状,恢复健康的羔羊生长发育不良,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有些羊群甚至停止生长。结合藏羊的外在临床症状和严格的试验室诊断,根据中兽医辩证理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明确相应的治疗方案,能够切实提高治疗成效,且恢复健康之后不容易复发,安全度相对较高,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88.
红河干热河谷林草地红壤中优先流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红河干热河谷地区开展优先流形态分布特征及与红壤特性关系的研究,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防治水土流失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干热河谷地区典型植被林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法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优先流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对红壤特性响应。[结果] ①林草地上层剖面平均染色面积分别为87.20%和91.97%,染色面积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局部深度内染色面积出现反弹现象;林草地优先流长度指数分别为766.8%和730.0%,林地土壤优先流较荒草地发达;林草地的最大染色深度分别为40 cm和35 cm;②染色路径宽度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0—20 cm土层内以大于250 mm的路径为主,20—40 cm内的染色路径在20—250 mm,而在40 cm以下的土层染色路径集中在20 mm以内;③优先流染色面积比、长度指数、染色路径宽度与土壤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总孔隙度、有机质、含水率等对染色面积比(DA)、长度指数(LI)、染色路径宽度(SPW)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7.80%,86.95%,87.45%;含水率、有机质、容重、总孔隙度和Al3+等因子与染色面积比、染色路径宽度呈最优线性关系。[结论] 土壤的孔隙特性、盐基离子和土壤质地等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红河干热河谷林草地优先流的差异。  相似文献   
8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钝化剂(粉煤灰、磷灰石和膨润土)对黑土中铜(Cu)的化学形态、生物积累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钝化剂能显著降低Cu污染黑土中水提取态(DW)、TCLP提取态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DTPA-TEA)提取态Cu含量,其中以膨润土的效果最为明显;Tessier连续提取测定发现,3种钝化剂显著降低非残留态Cu(水溶态和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含量(p<0.01),增加残留态Cu含量,表明3种钝化剂通过改变黑土中Cu的化学形态,降低了黑土中Cu的可淋失性和生物有效性;与对照相比,添加钝化剂能显著降低水稻地上部分的Cu含量(p<0.01),如在400Cu mg/kg处理的土壤上,添加2.5%的粉煤灰、磷灰石和膨润土使米粉中的Cu含量分别降低21.8%,22.7%和31.9%。土壤中可淋失态和生物有效态Cu的分析表明,钝化剂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中Cu的化学形态,降低土壤中Cu的生物有效性,以降低Cu在水稻中的积累;试验表明,Cu污染土壤中施用钝化剂可以修复Cu污染,降低水稻Cu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0.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在对渭河宝鸡段表层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赋存形态及迁移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Zn、Co、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世界、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中国和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4倍)和Hg(中国和世界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8倍、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6倍)尤为突出。Cr、Ni、Zn、Cu和Co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50%以上),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近55%),Mn和Cd主要以乙酸可提取态形式存在(近50%)。重金属迁移顺序为Mn(56.70%)≈Pb(56.65%)〉Cd(53.66%)〉Co(48.82%)〉Cu(43.99%)〉Zn(21.93%)〉N(i15.49%)〉C(r11.43%),其中Mn、Pb、Cd、Co和Cu的危害较大,有近45%~60%可以发生迁移转化。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和Hg污染,具有高的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