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131篇
  80篇
综合类   646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抚宁县春玉米“3414+2”田间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抚宁县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玉米产量水平,选择10个地点,采取三因素(肥料种类N、P、K)四水平(施肥量水平0、1、2、3)另增加1个有机肥和1个配方肥处理的"3414+2"试验设计方案,探索抚宁县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春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比以及单施有机肥和配方肥的增产效应;根据玉米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建立了春玉米施肥模型,并通过施肥模型计算出试验点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均空白对照,平均增产率为11.0%~39.1%,其中缺氮处理(N0P2K2)增产幅度最小、过量施磷处理(N2P3K2)增产幅度最大;在中等N和P水平下,施钾量为33.75~123.75 kg/hm2时对产量影响不大;磷、钾空白区和氮、磷低于中等水平的处理区,产量增幅相对较小。抚宁县进行春玉米生产时,建议各地点根据肥力水平进行施肥策略调整:高产田增施氮、磷肥,酌减钾肥;中产田稳定氮肥,酌减磷、钾肥;低产田适当增施氮肥,酌减磷、钾肥。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土壤的施肥量:低产田(产量≤82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29.4 kg/hm2、47.7 kg/hm2和35.2 kg/hm2,中产田(产量8250~97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73.2 kg/hm2、55.8 kg/hm2和49.7 kg/hm2,高产田(产量≥9750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69.0 kg/hm2、178.5 kg/hm2和66.8 kg/hm2。单施有机肥,玉米增产幅度有限,应考虑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配方肥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992.
旬阳作为一个发展烟叶20余年的"西北第一烟草大县",常年烟叶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旬阳县植烟土壤随着种烟年限的递增,土壤结构及养分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摸清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制定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及施肥对策十分必要。通过对  相似文献   
993.
瞬变电磁法探测水库坝基溶洞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工程地球物理中,溶洞探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介绍了一种溶洞探测的新技术--中心回线观测方式瞬变电磁测深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仪器系统、资料采集及资料分析与解释.在一个中型水库大坝上进行了试验,成功找到了溶洞,并进行了钻孔验证,效果十分明显,说明该方法在工程物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土壤和叶面铅污染对铅在水稻体内的分布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明  殷云龙  黄玉洁  徐和宝 《土壤》2009,41(4):556-561
分别采用土壤添加和叶面喷施Pb(OAC)2·3H2O的方式,进行了黄棕壤盆栽水稻Pb污染试验.结果发现:当土壤添加的Pb量为2000 mg/kg时,水稻地上部分干重与对照相比下降显著,产量无显著变化.叶面Pb污染对水稻地上部分干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无论是土壤Pb污染还是叶面Pb污染,随着外源Pb污染浓度的增高,水稻植株各部分Pb含量也相应增高,其大小顺序在土壤污染时依次是根>叶>茎>籽粒,叶面污染时是叶片>根>茎>籽粒;不管是土壤Pb污染还是叶面Pb污染,水稻叶片的Pb含量与籽粒Pb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通过计算得出了水稻籽粒Pb含量与外源Pb污染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拟合曲线,从而进一步计算得出黄棕壤总Pb含量毒性临界值是95.7 mg/kg, 叶面污染溶液Pb的毒性临界值在实验条件(喷施9次,每次200 ml)下为46.2 mg/L.  相似文献   
995.
在筛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s pleuropneumoniae,APP)转座突变体库时,发现hns基因缺失突变可显著增强APP血清l型生物被膜的形成,该基因编码一种DNA结合蛋白(组蛋白样类核结构蛋白,H-NS).为了进一步研究H-NS对APP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实验以APP血清l型4074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了408 bp的hns基因编码区,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c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8c-hns,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和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大小约19 kD的重组蛋白rH-NS.将不同浓度的rH-NS添加到hns突变株1-21及其亲本菌株4074的培养基中,用微孔板法测定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果显示,在不添加rH-NS时,4074株不能形成可见的生物被膜,而1-21株形成明显的生物被膜;在添加0.1~0.3μmol/L rH-NS的情况下,1-21株生物被膜的形成昔随着rH-N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4074株随着rH-NS浓度的升高而升高;rH-NS添加量超过0.4 μmol/L对两个菌株生物被膜形成未见明显影响.结果表明H-NS蛋白负调控APP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香料烟中多菌灵、吡虫啉、氯氟氰菊酯、三唑酮4种农药的降解效果。[方法]在香料烟上分别喷施添加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农药,同时喷施未添加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的农药做对照,研究其第1、5、10、15天对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研究的4种农药均有降解作用,降解效率在9%81%,降解周期为115 d,降解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多菌灵、吡虫啉、三唑酮、氯氟氰菊酯。[结论]战氏生物农残降解剂对研究的4种农药降解效果明显,该项试验研究可为其在香料烟种植的农残控制中运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光照强度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光照强度下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的苗期生长节律,筛选出适宜幼苗生长的光照强度及容器规格,为今后生产中容器苗培育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光照强度[50%、75%和100%(对照)]和容器规格(8 cm×10 cm、10 cm×15 cm和15 cm×20 cm)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结果】在生长前期(6月26日前),遮阴处理明显促进了苗高生长,至生长季末,各处理间的苗高差异却不显著;在整个生长季,遮阴处理皆显著提高了幼苗地径生长,均表现为75%光照强度处理最优。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所差异,遮阴处理使得苗高线性生长起始期和末期均提前,相比对照,50%光照强度处理的苗高线性生长期缩短21 d,75%光照强度处理的线性生长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0%和100%光照强度处理的地径线性生长期分别比75%光照强度处理延长了19和16 d;苗高的线性生长持续时间均远低于地径,这表明纳塔栎苗高停止生长后,地径还在持续生长。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及高径比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苗高和地径显著增长;在较大容器规格(15 cm×20 cm)中,苗高和地径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83 cm和11.68 mm。【结论】在生产中应选用较大规格容器(15 cm×20 cm)培育纳塔栎优质苗木。纳塔栎苗高和地径存在异速生长,在苗木管理中,幼苗生长前期采用50%光照强度培养,苗高线性生长期采用75%光照强度培养,秋季转移到全光照下培养,生长末期应以地径作为判断苗木是否进入停止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番茄YABBY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BBY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转录因子,与植物形态有关,在植物叶和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试验在番茄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出9个YABBY基因家族成员,分别位于第1、5、6、7、8、11和12号染色体。利用MEGA程序对番茄、拟南芥、大白菜和玉米YABBY基因家族作进化分析,进化树可分为四个亚组;利用GSDS程序分析基因结构保守性,显示Sl YABBY基因内含子保守5~6个;MEME程序作基序分析,显示Sl YABBY基序保守,经鉴定所有Sl YABBYs均具有C2C2锌指结构域及YABBY结构域。运用plant CARE软件分析顺势作用元件发现,在番茄YABBY基因上游1 000 bp序列中存在多个应答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且种类和数目不同,表明其作用于番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过程。基因功能预测和蛋白-蛋白网络分析表明,番茄YABBY家族对根、茎、叶、花、蜜腺、心皮、胚珠等部位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番茄YABBY基因家族表达分析发现Sl YABBY1、Sl YABBY3和Sl YABBY4在根、茎、花、叶及果实中均无表达,Sl YABBY2和Sl YABBY9表达具有较强组织特异性,为番茄YABBY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和液相浮游菌Lux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中AI-2信号分子的活性及苦参碱对其的影响。【方法】绘制产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液相浮游菌及生物被膜菌的生长曲线;利用哈维氏弧菌BB170(Vibrio harveyi BB170)作为报告菌株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I-2信号分子的活性;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uxS基因的转录水平;用苦参碱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进行处理,检测其AI-2信号分子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产膜表皮葡萄球菌液相浮游菌生长过程中,AI-2信号分子与lu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都是在对数生长期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与液相浮游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在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生长过程中,AI-2信号分子活性曲线与其生物被膜生长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但lu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曲线与生物被膜生长曲线变化趋势相反。中药苦参碱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液相浮游菌和生物被膜菌AI-2信号分子活性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液相浮游菌AI-2信号分子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生物被膜菌。【结论】AI-2信号分子活性和lu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及其液相浮游菌的生长相关;苦参碱能够显著下调产膜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和液相浮游菌的AI-2信号分子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了PacBio测序在转录组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及PacBio测序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流程,根据PacBio测序的发展综述了PacBio测序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并就PacBio测序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