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9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 ̄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 ̄21.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 ̄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 ̄21.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据科学测算,生产一吨农产品,其耕地土壤质量的贡献率一般占50%左右。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就不可能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供给,全面实现小康和农业现代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除品种本身外,栽培技术尤其是施肥技术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影响着稻米品质。通过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方法等试验研究表明:增施氮肥,能有效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在施肥水平相同情况下,分次施用氮肥,其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次性施用,生育期间均匀施氮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两促施氮法,特别是穗肥追施氮肥时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效果最佳,从而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组合"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其常规品质、RVA特征值和米饭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下,供试样品的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RVA的消减值和回复值以及米饭硬度共6项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播期试验中,播期Ⅲ(6/15)稻米的整精米率最高;播期Ⅰ(6/5)、Ⅱ(6/10)样品的淀粉RVA特征曲线接近,且其峰值粘度明显高于后3个播期;后3个播期淀粉RVA特征谱接近;播期Ⅰ、Ⅱ米饭粘性较高,且播期Ⅱ的硬度最小。不同种植密度处理试验中,种植密度Ⅱ(13.5万丛/hm2)处理的整精米率最低,种植密度Ⅴ(27万丛/hm2)的整精米率最高,两者差异达6.1%;种植密度Ⅴ处理的RVA的消减值、回复值和米饭质地的硬度均为最小。"中浙优1号"在温州地区可于6月10日左右播种,并选择27万丛/hm2的种植密度,其RVA的消减值约-50 RVU,米饭硬度约0.5 kg,粘性约20.0 g.mm2,米饭食味品质较好且米饭冷后不易回生。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珊溪库区畜禽废弃物污染风险评价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珊溪库区的文成段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样方调查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畜禽废弃物排放量、农用地畜禽养分负荷量与畜禽废弃物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文成县约80%以上的农用地存在畜禽废弃物污染的风险,污染面积广,程度严重。生猪的污染物排放是文成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监管,合理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加快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川香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和四川华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和自育恢复系(川香29A×成恢177)组配而成的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03年被引进温州市试种,表现良好,2005年推广面积达9500hm^2,平均产量7.5t/hm^2,最高单产10.98t/hm^2。本文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施氮技术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施氮量和施氮方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技术可以提高稻米产量、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种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品种本身外,栽培技术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影响着稻米品质。通过二年不同播种期试验与稻米品质化验,结果表明:播种过早或过迟,都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兼顾产量与品质为出发点,在浙江温州地区范围内,平原单季晚稻以6月中旬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氮量和施用方式对水稻“甬优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籼粳杂交水稻甬优6号为试材,于2006和2007年分别研究了施氮量和施用方式对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在温州种植点适宜的施氮量及方式,达到高产与优质协调。结果表明,随施氮量递增,稻谷产量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施N 139 kg/hm2时,采用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6:2:1:1(处理II)的施肥方式产量最高。施氮处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蛋白质及其谷蛋白等品质指标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峰值粘度、崩解值和回复值依次递减,消减值依次递增。不同施用方式处理峰值粘度差异显著;施氮量和施用方式处理间米饭的硬度和粘性均达显著差异水平。施用方式处理III的硬度与处理II差异不显著,但粘性显著高于后者。考虑产量和品质两因素,本试验中甬优6号在温州地区可以选择施N 139 kg/hm2,并采用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6:2:1:1的施用方式,以实现高产和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