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稻纵卷叶螟对不同植物的产卵趋性与取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田间除水稻之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植物并完成生活史,但在大发生年份该虫几乎只在水稻上发生。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在水稻及其他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及后代取食趋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笼罩选择实验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玉米、稗草、狗尾草上的产卵与取食选择性以及取食经历对产卵、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在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成虫在水稻叶片上的着卵量占总卵量的49.08%,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植物;幼虫取食水稻后发育历期为17.29 d,显著短于取食玉米和狗尾草,同时取食水稻后蛹重最重;幼虫期分别取食水稻和玉米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对四种植物的产卵选择无变化,仍显著偏好选择水稻产卵;低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在几种植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低龄期取食水稻的幼虫发育到3龄、4龄后对寄主的取食选择顺序为狗尾草水稻、稗草玉米;低龄期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到3龄、4龄后对寄主的取食选择为狗尾草玉米水稻、稗草。【结论】稻纵卷叶螟成虫显著偏好在水稻上产卵,产卵选择性不受幼虫取食经历影响,产卵选择性与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并不一致。幼虫取食水稻的发育历期最短,蛹重最高。高龄幼虫显著偏好取食狗尾草,同时,低龄期的取食经历改变了高龄幼虫对水稻和玉米的取食偏好。  相似文献   
62.
63.
2021年6—10月在上海松江区开展了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在水稻上诱集效果试验,解剖了雌虫的卵巢,并比较了食诱与性诱和灯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食诱剂的诱虫效果优于性诱,可诱集到的Ⅰ级卵巢雌成虫占比达到30.95%,且未交配率达96.15%,被诱捕到的雌虫数量显著多于雄虫,雌雄比为2.34。综合分析表明,食诱具有雌雄同诱、诱集低级别卵巢发育阶段未交配雌虫的优点,为稻纵卷叶螟绿色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理,以5个常规草莓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测定大棚内蚜虫自然发生动态和室内人工接虫后种群变化,并对草莓叶片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与抗蚜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章姬对蚜虫高感,丰香感,卡姆罗莎和吐德拉抗,弗吉尼亚高抗。草莓品种对蚜虫抗性与叶片背面的茸毛密度成正相关,与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的木质素含量成正比;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关系,与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水分含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但草莓对蚜虫的抗性程度与叶片中脯氨酸、缬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有关,特别是缬氨酸和胱氨酸在感蚜品种中的含量是抗蚜品种中的2~3倍。  相似文献   
65.
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毒杀以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雷公藤非生物碱对2龄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34.89mg/L和42.33mg/L;毒杀中浓度(LC50)为49.86mg/L;100mg/L的雷公藤非生物碱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率达90%以上;但雷公藤非生物碱的杀卵作用不显著,以400mg/L雷公藤非生物碱处理小菜蛾卵后,其孵化率和孵化后幼虫存活率仍分别达53.48%和46%。  相似文献   
66.
二化螟取食茭白和水稻后生物学特征表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茭白果肉和水稻茎作为食科,研究了二化螟茭白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茭白上的二化螟幼虫总历期、卵历期显著短于水稻上的二化螟,其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均显著高于水稻上二化螟,而高龄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在两种食料上无显著差异。茭白或水稻二化螟蛹和成虫的大小均以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取食茭白的二化螟蛹和成虫显著大于取食水稻的个体。茭白上二化螟雌、雄性比为1:0.8636,水稻上为1:0.9375。  相似文献   
67.
施用氮肥后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对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关系的干预、改变寄主植物内的营养成分和次生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能力。而氮肥对寄生性天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寄生蜂的寄主搜索和选择行为、影响天敌自身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成虫性比以及改变寄主植物的形态和天敌所处的生境等。稻田生态系统中施用氮肥不仅可以改进节肢动物的营养条件和生境,而且还可以通过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改变整个食物链的结构和动态。在施用氮肥的稻株上黑肩绿育蝽对褐飞虱卵和若虫的捕食能力明显下降。稻田中诱捕到的寄生蜂种群数量也显著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作用的下降可能是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后害虫种群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我国化学农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植物源农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模式.同时也阐明了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研制中的应用,包括植物细胞培养、发状根培养、植物内生真菌培养技术等.  相似文献   
69.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测定了1999 ~2002年国家和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的769个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769个品种中筛选出抗级为0~5级的品种93个,其中长持抗期(LD)、中持抗期(MD)和短持抗期(SD)级的品种分别有3、13、77个。同时对1999~2000年和部分2001年苗期抗级为0~5级的47个水稻品种进行成株期持抗期鉴定,发现苗期与成株期LD、MD、SD相一致的品种分别有3、3、15个;苗期为SD、成株期为MD的品种有3个,成株期无持抗期的品种有21个;苗期为MD、成株期为SD的品种有3个。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的受害级别(5级)和持抗期长短(MD~LD)来评价耐褐飞虱水稻品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的治理策略.并简要讨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无公害农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