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6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甜叶菊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个甜叶菊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茎叶产量及糖苷含量进行比较,为不同用途的甜叶菊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SR-1,SR-2,SR-3和SR-5共4个甜叶菊品系的株高、茎节长、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和茎叶干重等进行考察,采用HPLC法测定其干叶ST和RA糖苷含量,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相关关系。[结果]4个品系间植株形态、茎叶产量及糖苷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ST苷含量和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系为SR-5,RA苷含量和RA/ST值最高的品系为SR-2,综合RA苷含量和茎叶产量考虑,RA苷总量最高的为SR-3。茎叶产量同株高、茎节长、叶宽间相关显著。RA苷含量与干叶产量、干茎产量及茎叶总产量等呈显著负相关。ST苷含量则与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均不显著。[结论]提高甜菊的产量会一定程度影响甜叶菊的品质,但仍有可能选出既高产,品质又符合生产所需的优良甜叶菊新品种。SR-5品系可作为较好的药用型甜叶菊品系,SR-2可用作糖用型甜叶菊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不同来源地的重楼药材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7份重楼药材中Fe、Mg、Mn、Zn、Cu、Cr、As、Hg和Ca9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另外,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楼9种无机元素的药理药效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样品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在17个不同来源地中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Mg〉Hg〉As〉Mn〉Zn〉Cr〉Fe〉Cu〉Ca。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e和Mg之间为极显著正相关,Mg和Ca、Cu和Zn、Ca和Cu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Cr和Zn之间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印证了重楼药材中无机元素的药理药效作用。[结论]揭示了重楼中无机元素的作用,并为重楼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摸清广泛分布德国黄胡蜂的资源状况并对其进行利用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北疆各地共124个采集点进行野外调查;在新疆大学校园和昌吉农业示范区建立固定的观察点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德国黄胡蜂广泛分布于北疆海拔450~1 600 rn阔叶林带、农田、和人类的生活区,最适海拔为500 ~900 m的区域;对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每年4~10月多在地下筑多层纸质巢;肉食性兼嗜食甜食,攻击性较强;日常行为包括捕食、取水、筑巢,最佳活动温度20~30℃;蜂后繁殖力强,1只蜂巢中成虫最多可达数千只,性别从春季至秋季按“完全雌性—雌雄混合—雄性居多”的规律演变;以交配后的蜂后越冬至来年4月,重新建巢并繁殖产生新的种群;[结论]德国黄胡蜂种群多、数量大,在北疆的分布区域与人类的生活区域重叠,因而在北疆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胡蜂之一,可通过定期在城市防除、在农、林区予以警示保护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和利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新疆霍城蝴蝶的群落结构,对霍城县5种不同生境进行蝴蝶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方法 2016~2017年5~8月采用样线法观测蝴蝶,α–多样性测度方法分析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及科、属和种级分类下的多样性指数。结果 共记录蝴蝶1 993只, 隶属于7科29属39种。粉蝶科个体数占比54.9%,是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绢蝶科、凤蝶科和弄蝶科是稀有类群。蝴蝶群落呈现季节性变化,蝶类种类和数量的高峰期出现在6和7月。通过不同生境蝴蝶群落多样性和相似度比较,5种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山地森林>山地草原>农田>亚高山草甸>荒漠,山地草原和亚高山草甸的相似性系数较高,达到0.458,荒漠和亚高山草甸的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2。结论 蝴蝶群落的多样性与生境类型密切相关,植物群落的组成、海拔高度、人为干扰程度和气候等因素对蝴蝶种类组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小麦异源(黑麦)重组系强我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小麦异重组系异源2号与115个品种(系)组配了杂交组合。按穗粒重从中初选出22个强优势组合,然后对各组合的抽穗期、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等性状。分别进行了对照优势、平均优势、母本父苯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经综合评定、筛选出4个相对最佳强优势组合,即SW90-2321/异源2号、绵阳26/异源2号、45661/异源2号、绵阳94-334/异源2号。结果分析表明,民源2号是一个综合性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新疆布顿大麦(Hordeum bogdanii Wilensky)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遗传多样性,利用8个线粒体基因组的STS标记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在这8个线粒体基因组STS标记中,除rpS14-cob不能得到理想的扩增产物外,其余7个标记均能得到1条清晰的扩增产物,且扩增产物直接电泳均无多态性。利用HinfⅠ、HhaⅠ、HaeⅢ和RsaⅠ等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7个标记的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消化后,在28种标记/酶组合中,共有4个标记(占57.1%)的7种酶组合(占25.0%)能检测到多态性。在所有28种标记/酶组合中,共检测到117务酶切片段,其中15条(占12.8%)具有多态性。线粒体STS标记揭圣的32份新疆布顿大麦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076,平均值为0.025。利用线粒体基因组STS标记遗传距离系数,采用UPGMA法构建了32份新疆布顿大麦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利用7个线粒体基因组PCR标记的28种标记/酶组合不能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47.
鲜食玉米、水稻、青菜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鲜食玉米、水稻、青菜高效栽培技术,每667m^2总产值达7000多元,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了金汇镇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48.
取山羊结状神经节5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GnRH)受体在结状神经节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GnRH受体在结状神经节上广泛分布,神经元、卫星细胞、神经纤维、血管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阳性染色。在神经元胞体中,细胞膜和细胞质有GnRH受体强阳性产物分布,核不着色;卫星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也有强阳性产物分布;神经纤维存在弱阳性产物分布。图像分析结果表明,神经元中GnRH受体的相对表达量与其他非神经结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果表明,山羊结状神经节中的GnRH受体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中,山羊结状神经节中的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元对GnRH具有反应性,提示GnRH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元的GnRH受体可能作为GnRH对内脏器官的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内脏器官的神经调节这2种途径协调作用的节点。  相似文献   
49.
西瓜收获后至单季稻种植前的空闲时间,可用来种植蚕豆间作青菜,笔者根据实践经验,从土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瓦布贝母3种生物碱(西贝母碱、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本文以Tigerkin C18色谱柱(4.6×150 mm,5μm)作为分析柱,乙腈-0.1%二乙胺水(70∶30)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ELSD检测器参数设为以压缩空气为载气,流速2.5L·min-1,漂移管温度75℃进行了试验并确认其为适合的分离和检测条件。结果显示,西贝母碱、贝母辛、贝母素乙分别在0.192~3.84、0.191~3.82和0.178~3.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确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5%、100.47%、99.40%,RSD分别为1.0%、2.6%、1.6%(n=6)。瓦布贝母样品含量测定值分别为0.0835%、0.0271%、0.0174%,RSD分别为1.3%、2.0%、2.6%(n=3)。此法用于测定瓦布贝母生物碱含量,操作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可靠,可以为瓦布贝母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