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微小毛霉(Mucor.pusillus)△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方法:以一株产γ-亚麻酸的微小毛霉为材料,通过PCR方法克隆得到的△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构建重组的酵母表达载体pYMpD6D,将重组载体通过醋酸锂方法导入酿酒酵母中,并利用酵母表达系统证实该基因能导致酵母合成γ-亚麻酸。结果:通过GC分析,γ-亚麻酸占总脂肪酸量的6.53%,微小毛霉△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在酵母中得到了正确的表达。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家族和进一步利用该基因来改良作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相关线粒体基因。【方法】利用线粒体基因atp A、atp6、atp9、cob、coxⅠ、coxⅡ、coxⅢ、nad3、nad6、nad9探针,对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保持系F、杂种一代H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atp A、coxⅢ、nad3、nad6在3个材料间具有多态性。atp A、nad6基因探针与所有酶的杂交结果均显示出多态性,且在不育系与杂种一代中表现一致,而在保持系中差异明显。atp A/Eco RⅠ在3个材料中的杂交结果均显示2条带,其中1条2.2 kb的杂交带在3个材料中相同,另一条在不育系和杂种一代中大小为3.2 kb,而在保持系中为4.8 kb;atp A/PstⅠ杂交结果中,在不育系和杂种一代中的条带大小为17.0kb,而在保持系中为10.2 kb。nad6探针与4个酶的杂交结果均为不育系和杂种一代比保持系多1~2条杂交带。coxⅢ/Eco RⅠ在3个材料中均有1条2.5 kb的杂交带,但在保持系与杂种一代中比不育系多1条1.7 kb的弱带。nad3/Bam HⅠ的杂交结果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中表现一致,而在杂种一代中缺少1条9.5 kb的杂交带。【结论】推测atp A、nad6基因参与调控不育系的形成,而coxⅢ、nad3可能受到恢复系核基因的调控,在不育系育性恢复过程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奶牛养殖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分离效率,快速评估分离株致临床型乳腺炎的风险。【方法】使用葡萄球菌选择培养基结合CHROM SA显色培养基对乳样中的SA进行靶向分离,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建立定量测定分泌性溶血素评价SA毒力的方法。【结果】对采集的64份临床型乳腺炎、157份隐性乳腺炎和213份健康乳样进行SA分离,从中分别分离出27株、21株和17株SA菌;对应样本分离株中,溶血素分泌量≥1 500 VH50 U/mL(强毒力)的菌株分别为9株(33.3%)、1株(4.8%)和2株(11.8%)、溶血素分泌量在1 000~1 500 VH50 U/mL(中等毒力)的菌株1株(4.8%)、13株(61.9%)和4株(23.5%)、溶血素分泌量<1 000 VH50 U/mL(弱毒力)的2株(11.8%)、7株(33.3%)和11株(64.7%)。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生与感染溶血素分泌量≥1 000 VH50 U/mL(中、强毒力)菌株呈正相关(ρ=1,P=0.006 9),与感染溶血素分泌量<1 000 VH50 U/mL(弱毒力)菌株呈负相关(ρ=-1,P=0.10)。【结论】靶向分离方法提高了SA分离效率,可真实反应奶牛养殖场中SA感染率;定量测定溶血素可用于SA毒力评价,根据中、强毒力菌株的感染情况可以初步预测临床型奶牛乳腺炎发生风险,配合临床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可能提高SA性临床型乳腺炎的治愈率,减少耐药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44.
陈宗良  吴建勇 《浙江柑橘》1998,15(4):33-33,30
慈溪市是全国杨梅重点产区,现有栽培面积4000hmZ,其中投产面积3600hm2,1997年产量23000t。据笔者调查,近年来全市杨梅因受白蚁危害的面积达320hm2,严重地影响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并直接威胁着树体的寿命。从危害重点地块测查表明,杨梅株危害率竟达77%。为此,我们在观城、三北、鸣鹤等地,对白蚁在杨梅上的危害作了调查观察,并进行了有关的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l种类及危害状据笔者在慈溪调查。危害杨梅的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Odontote。es加—。s。uns沾。”J.I、和黄翅大白蚁(川bcrote。esba。eyiLight.)两种,…  相似文献   
45.
芒果流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流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吴建勇芒果流胶病,是我省芒果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枝干、新梢和叶柄等,特别在管理较差的本地芒果苗上容易感染。在茎干上有流胶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此病发生对果树生长,产量、品质都有一定影响。此病病原为襄菌纲的phyzalo...  相似文献   
46.
47.
为了解我国奶牛乳房炎病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流行血清型和不同血清型菌株的毒力情况,本研究采用玻板凝集和双重PCR方法分别对北京、山西、内蒙古、山东、浙江和新疆奶牛乳房炎乳样中分离的191株S.aureus进行血清分型并从各血清型中随机选取100株菌以小白鼠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牛源S.aureus中,336PS型为流行血清型,占60.2%(115/191),CP8型占19.4%(37/191),CP5型占11.5%(22/191),未分型菌株占8.9%(17/191).毒力测定显示:336PS、CP8和CP5型菌株中强毒力菌株分别占65.1%、62.9%及61.9%,未分型菌株中强毒力菌株为22.2%.该调查为我国奶牛乳房炎S.aureus疫苗菌株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棉花三系杂交种中棉所83在新疆的试种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棉所8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成功的三系配套中熟棉花杂交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该杂交种实现了简化制种,大幅度降低了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新疆推广种植较目前广泛推广的杂交种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2012-2013年由新疆阿克苏中棉种业公司引进在新疆阿克苏棉区进行试种示范推广,累计种植面积300hm2,表现出出苗快、长势稳、赘芽少、开花结铃快成铃率高、吐絮畅且集中等优点。1田间性状阿克苏棉区的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棉花的个体生长发育。中棉所83在当地的生育期128d  相似文献   
49.
棉花三系杂交种不同生态区遗传效应及优势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3个核背景不同的恢复系材料和7个不同的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材料作为亲本,根据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置了21个杂交组合,分别在黄河流域棉区河南安阳、黄淮流域棉区河南西华和长江流域棉区安徽无为3个生态区试点种植,通过性状调查与室内考种,采用朱军的ADE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子棉和皮棉产量主要受到加性、显性、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衣分和铃数主要受加性、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而铃重则只受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对于纤维品质性状,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比强度和整齐度受到加性效应的影响,同时,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还与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关;遗传率分析与遗传方差分量分析表现一致;产量及产量性状之间有一定的遗传相关,而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则较小,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着较少的遗传相关;杂交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表现为安阳试点西华试点无为试点,说明与生态环境有关。在3个不同的生态区,研究了21个杂交组合的遗传效应及优势表现,研究结果对三系杂交组合选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高效分离、鉴定的培养基,对格拉纳达培养基(Granada medium)进行改良,用其分离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Modified Granada medium,MGM)的成分为示蛋白胨、玉米淀粉、葡萄糖、丙酮酸钠、盐酸半胱氨酸、硫酸镁、对氧氮己环丙磺酸(MOPS)、磷酸氢二钠、甲氨蝶呤钠、结晶紫和琼脂粉.用MGM、改良爱德华培养基(Modified Edwards Medium,MEM)和血琼脂(Blood Agar,BA)三种培养基对187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无乳链球菌分菌培养,采用PCR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从而评价三种培养基在分离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在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分离中,MGM、MEM和BA的特异性分别为100; 、75.0;和18.2;,敏感性分别为88.0;、53.2;和29.1;.MGM作为选择、鉴定培养基,利用无乳链球菌产生红-橙色色素的特性,通过肉眼观察菌落颜色,一步程序就可以鉴定出无乳链球菌.[结论]该方法为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