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1.
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重要材料。自然条件下,在玉米自交系M08649中发现一个突变穗,其突变表型表现为凹陷,没有胚以及胚乳,不能发芽并繁殖后代的缺陷型籽粒(defectivekernel)。利用出现籽粒突变自交系M08649的杂合体与正常自交系齐319构建分离群体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共有85个F2代自交穗具有突变籽粒,38个F2代自交穗表现为正常,统计分析发现其符合2:1的分离比例。同时在85个具有突变籽粒的穗子中,共有9961粒正常籽粒和3217粒突变籽粒,符合3:1的分离比例,初步证实自交系M08649中控制籽粒发育的突变基因属于单个基因的隐性突变,暂命名为dek1-T7(t)。利用SSR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初步定位在第1染色体的短臂上1.03区,位于SSR标记bnlg2204和Hkf1-3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78Mb。本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穗轴作为拟轮枝镰孢菌侵染果穗引发玉米穗腐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影响病原菌的侵染和扩散。为了深入开展玉米穗轴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的研究以及了解玉米穗腐病子粒与穗轴抗性的差异,进行抗性鉴定体系的优化,利用164份国内外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两年两点的接种鉴定筛选优异抗源,对发病边长、发病芯长、发病面积、发病相对面积等4个抗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边长能较大程度地区分不同自交系间的抗感差异且又在材料内具有较好的重演性。把发病边长确定为玉米穗腐病穗轴抗性鉴定指标,对参试自交系进行抗性评价,鉴定出CML27、BT-1、CML274等58份穗轴高抗自交系,筛选出BT-1、CML173、CML193等8份子粒与穗轴均抗穗腐病的优异抗源。  相似文献   
13.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是为了贯彻、响应、落实当前《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范内容,切实保证食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过关。在该过程中,需要深入基层探究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相关检测结果,大力检测样品包括肉、蛋、奶等食用畜产品,同时也对饲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进行检测,全面优化包括养殖场、屠宰场、奶站、贸易市场、兽药经销点、超市等地方畜产品质量,这关乎到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玉米矮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病毒病,也是国内目前玉米产区发展迅速、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Mackenzie等[1]根据对约翰逊草(SorghumhalepenseL.)的侵染性把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划分为两个株系,侵染的为A株系,不侵染...  相似文献   
15.
玉米矮花叶病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等情况,进一步分析了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办法,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现状了综述,并指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隔离环境中,按植物病毒学的标准程序,测试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传染途径,结果表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具有广泛的传染途径,可以通过机械传染(嫁接、摩擦)和介体传染(菟丝子、蚜虫、烟盲蝽、叶蝉)等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17.
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研究 Ⅶ 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激素ELISA测定试剂盒,对比测定了烟草感染丛枝症的病株与健株体内细胞分裂素(iPA和ZR)与生长素(IA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长素含量在整个发病期间健株都较高于病株,细胞分裂素含量在发病初期明显高于健株,随后呈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C/A值在病程中相对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香石竹斑驳病毒在供试的5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5种植物,在苋色藜、昆诺阿藜、菠菜、千日红上产生枯斑,系统侵染中国石竹,中国石竹是最理想的繁殖寄主。该病毒的钝化温度为80℃,稀释限点为10-5~10-6,体外存活期为60d.电镜观察纯化病毒是直径为28nm的球状粒子,观察病叶超薄切片,可看到在木质部导管中存在呈晶状排列或散生的病毒粒子,在细胞质中病毒则排列在鞘状膜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19.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207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基础上,以自交系N6和BT-1为亲本组配了包含250个家系的F8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玉米株高等7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叶面积均检测到6个QTL,穗位高、穗位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均检测到5个OTL,叶片数检测到4个QTL,穗上叶片数/叶片数检测到7个QTL.7个株型相关性状QTL的上位性效应分析,都检测到了加性x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上位性QTL也是株型相关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研究还发现,有16个影响不同性状的QTL位于染色体上相同的标记区间内,表现出了成簇分布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尾巨桉DH32-29最低位的萌芽条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继代重复培养(不少于5次),对比分析尾巨桉提纯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复壮苗与经过继代3年的未复壮苗相比,其继代周期缩短6d,增殖倍数提高1.09倍,生根率提高17.31%,移栽成活率提高20.19%,较未复壮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