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2篇
农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闽江口琅岐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闽江入海口琅岐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89、1997和2005年三期遥感图像数据的处理,运用景观格局指标,分析琅岐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探讨引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6a来,琅岐岛的景观以农业景观为主,耕地斑块逐渐破碎化,形状日趋复杂化;园地斑块小、分布比较集中;林地景观面积增加,其最大斑块指数也明显增加;交通景观要素面积较小,2005年仅有33.12hm2,占全岛面积的0.53%;总体景观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景观转移矩阵表明,1989~1997年间,林地景观最稳定,园地景观变化较大,1997~2005年间,景观要素之间转化更为频繁;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是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的影响和人口变化等。  相似文献   
32.
昆明市花卉旅游促进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对提高旅游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调查昆明市花卉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3.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的水浸提物在高浓度下能够抑制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但是在中、低浓度下对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有可能为雷公藤与杉木合理混交密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采取变换取样空间的方式研究了武夷山双遗产地景区系统分形特征的多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在A取样尺度上,武夷山双遗产地景区系统A的空闻结构计盒维数达到了1.474,信息维数为1.415,关联维数为1.048,3种维数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94、0.999、0.969;在B取样尺度上,系统空间B1~B4的计盒维数范围为0.825~1.200,R值均达0.961以上,信息维数范围为0.919~1.302,R值均达0.964以上,关联维数范围为0.822~1.364,R值均达0.941以上;在C取样尺度上,系统空间C1~C16(去除空集及景点个数为1系统空间,下同)计盒维数范围为0.175~0.931,R值在0.775以上,信息维数范围为0.200~1.039,R值在0.771以上,关联维数范围为0.506~1.929,R值在0.704以上.说明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景区系统的空闻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对取样空间尺度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5.
在筛选出34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识别理论构建2级平潭岛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1层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第2层次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法的组合权重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客观地展示了指标相对重要程度。通过计算发现平潭岛生态安全状态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之前处在一般与较好之间,2010年之后达到较好与好之间,预测其未来10 a生态环境将不断提高。从单因综合贡献指数进行的驱动力分析结果可以发现,2008年之前,状态因子与影响因子是其生态环境状态的主要驱动力,而2010年之后响应因子变为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6.
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建立了影响杉木自疏的海拔、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与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对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存在极显著影响 ,坡位与林分平均胸径的交互作用对自疏存在显著影响 .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模型参数 ,在检验模型适应性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 ,分析了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随坡位及林分平均胸径变化的内在规律 ,为杉木人工林密度定量管理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7.
闽江口湿地土壤——植物体系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江口湿地5类典型群落土壤植物体系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类群落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土壤亚层,沿土壤剖面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与其它群落相比,秋茄群落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5类湿地植物各部份的有机碳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根、枝及叶中的含量最高值分别为香蒲根系、秋茄枝干及香蒲叶片;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全磷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芦苇群落土壤有机碳仅与全氮含量表现出明显相关性,短叶茳芏群落土壤有机碳仅与全磷含量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其它群落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全磷均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福州市空气负离子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美国进口的空气离子测定仪,对福州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实测与研究,并以单极系数和空气离子评价指数为标准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福州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一般情况下阔叶林地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针叶林地。  相似文献   
39.
运用树种叶面积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重要值、优势度指数等量化地描述福州市5个区的绿地树种结构特征及其生长与适应性。结果显示,从植被物种可用资源的角度看,福州市的绿地还有很大的潜力,但无论绿地总体面积还是树种数量都达不到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对植物化感作用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化感与可持续农林生产、生态系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化感作用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