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2篇
农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杉木人工林胸径的Weibull分布及其最优拟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运用遗传算法最优拟合Weibul分布,研究杉木人工林胸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最优拟合的Weibul模型拟合杉木人工林胸径分布的接受率达80%以上,证明遗传算法是非线性模型的一种有效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52.
观光木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的Weibull模型研究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32  
物种多度分布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提出物种多度分布的Weibull分布模型.观光术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及乔木+灌木物种多度分布实例拟合结果表明,三者均符合Weibull分布,因此,Weibull分布模型应用于物种多度分布研究是理想的,从而丰富了物种多度分布的分布理论,同时也为观光木的管理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不同区域长苞铁杉群落植物组成及其区系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不同地区的3个长苞铁杉群落的植物种类较多,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以双子叶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但群落相似性较低,3个群落共同出现的科,属,种占全部科,属,种比例依次为24.14%,13.22%,3.94%,区系特征上,3个群落分属于11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类型属为主;随海拔上升,3个群落热带分布类型属的比例依次下降。  相似文献   
54.
闽东柳杉人工林经营密度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闽东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31年生柳杉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生长之间的关系规律,具体探讨了不同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树高、立木单株材积、优势高以及蓄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不同的生产模型,采用单纯形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拟合,选择出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关系的模型,并且从中寻求适合于闽东地区柳杉人工林生长的最优生产模型,从而为当地林业生产中的密度管理和林分生产力的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雷公藤甲素具有重要意义,而诱导子是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通过探究非生物和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的影响,以期提高雷公藤甲素产量,为雷公藤悬浮细胞规模化生产雷公藤甲素等药用活性物质提供基础.[方法]以水杨酸(SA)、LaCl3以及雷公藤内生真菌NS-5、NS-17作为诱导子,研究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诱导子添加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及细胞活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PAL活性的影响.[结果]SA、LaCl3和内生真菌NS-5、NS-17诱导子均可促进雷公藤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非生物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受其浓度的影响,0.1 mg/L的SA诱导作用最好,可提高细胞活力,促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增加,升高PAL活性,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3.5倍.随着浓度的降低,LaCl3对雷公藤甲素的诱导作用增强,20 mg/L LaCl3诱导下的最高含量是对照的2.0倍,同时20 mg/L LaCl3也提高了PAL活性和总糖消耗,但对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影响不大.内生真菌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即与诱导子种类和添加时间有关.细胞培养第4天添加NS-5、NS-17菌丝体提取物,第8天添加任一内生真菌诱导子均提高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其中NS-5菌丝体提取物的诱导效果相对最强,细胞培养第8天添加时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2.4倍,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与细胞生长及PAL活性无明显的关联.[结论]诱导子的添加能够提高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诱导效应的大小与诱导子种类、添加浓度及添加时间有关.本研究中的0.1 mg/L SA、20 mg/L LaCl3及内生真菌NS-5菌丝体提取物显示了良好的诱导效果,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雷公藤甲素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杉木种源选择的投影寻踪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每一个种源的多指标投影成一维的指标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就可直接进行排序.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生长量大、材性好的角度考虑,福建南平是最好的种源;闽北地区杉木种源的调拨以南平种源为佳,其次为湖南会同种源.这与实际试验结论相符,也与应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应用改进投影寻踪法开展林木种源选择是可行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57.
分析了不同外值体、培养基类型和pH值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内酯醇在愈伤组织中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组培苗的嫩叶,最佳培养基为MS,最佳pH值范围为5.8-6.1。愈伤组织在生长周期的中期(第4周)和末期(第8周), SOD和POD活性最高, MDA含量和PAL活性则较低;在生长稳定期, SOD和POD活性较低,而MDA含量和PAL活性则较高。对于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中的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根愈伤与叶愈伤相近,均明显高于茎愈伤;愈伤组织在生长周期的后期(第6-8周)内酯醇的积累更高。  相似文献   
58.
福州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一种空间统计的方法,可以揭示区域变量的空间结构形态。基于此方法,利用2004年福州市各乡镇、街道人口数据,对福州市人口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人口全局Moran’sI指数为0.409 3,达到显著正相关,呈现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现象;福州市人口分布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高-高"关联的乡镇集中分布在福州市中心城区和福清市,"低-低"关联的乡镇则分布于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区域;总体上,人口分布呈正关联的乡镇数量明显高于呈负关联的数量。  相似文献   
59.
不同年龄马尾松林能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明市尤溪县不同年龄马尾松林能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不同器官间能量现存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树干>枝叶>树根;随着林龄的增大,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能量现存量逐渐增大,其中就马尾松林各器官而言,树干生物量与能量现存量所占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而枝叶和树根生物量与能量现存量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就马尾松林各林层而言,乔木层和林下植物层能量现存量表现出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而凋落物层能量现存量则表现为34年生的比26和42年生的高。  相似文献   
60.
根据福建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样地调查资料,对750个天然阔叶林样地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卡方检验、剩余分析及Log-线性模型的拟合,以分析地貌与林分蓄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x2检验中地貌和林分蓄积的连带关系明显;剩余分析中林分蓄积随着地貌的改变,从而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这与有序连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主效应估计分析结果与交互作用效应估计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天然阔叶林受人为影响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