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阶段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广东 2号香蕉 (Musasp .cv .GuangdongNo.2 )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成熟阶段用不同浓度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香蕉后熟过程的影响 在香蕉成熟的第 1、2、3阶段用 10 ,30 ,10 0 ,30 0nL·L-1的 1-MCP处理 12h后 ,0 .0 3mm厚PE袋包装 ,在 2 0℃下贮藏 ,结果表明 ,成熟第 1阶段的香蕉用 1-MCP处理 ,可有效地延迟其后熟 ,其中以 10 0和 30 0nL·L-1处理的效果较明显 ,可以显著抑制果实的变软 ,延迟呼吸高峰的到来 ,推迟果皮颜色的转黄 成熟第 2阶段以后处理 ,效果不佳 ,且不同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
龙眼采后果肉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观察了石硖、储良龙眼 (DimocarpuslonganLour.cv .Shixia&Chuliang)在 4和 2 0℃条件下的贮藏效果 ,测定了果肉生理生化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能够大大延缓果肉的衰败进程 ,石硖明显比储良耐贮藏 ,储良 33d、石硖 5 0d时果肉几乎全部流汁 .随着贮期延长 ,整果和果肉质量损失率和霉烂率增加 ,好果率降低 ,果皮褐变 .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丙二醛 (MDA)含量逐渐增加 ;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 (4和 2 0℃ )变化不明显 ,相对较稳定 ,储良活性比石硖低 ;过氧化物酶 (POD)呈上升趋势 ,2 0℃下活性明显比 4℃下高 ;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 ,储良活性明显比石硖弱  相似文献   
23.
以国内不同生产区的17个荔枝(Litchi chinenesis Sonn.)主栽品种成熟期的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品质指标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TSS)、果皮含水量、总糖含量、果形指数等反映果实综合性状的指标,变异系数在5%以下,具备物种相对稳定性;而大多单一成分指标,尤其是营养指标,如糖组分、可滴定酸(TA)、固酸比、维生素C(Vc)等,变异系数较大,体现了品种差异.因子分析结果得到6个公因子,其中贡献率较高的前4个因子是还原糖、果形、色度和酸度因子.依据综合品质对17个品种进行分类:桂味、黑叶、淮枝评分最高,其次是妃子笑、糯米糍、白糖罂,再次是兰竹,紫娘喜、大丁香、无核荔最低;综合评分较高的品种,还原糖类含量较高,蔗糖含量较低,果形偏小、偏扁,低酸,外果皮偏红.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荔枝果实品质评估预测模型,其中各有效指标作用大小依次为果糖>固酸比>h值>横径>总糖.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采收成熟度、树势与果期管理对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性能和货架寿命的影响。方法 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cv. Shixia为材料,以果实成熟度、树势、采前调控为试验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单因素试验,采用SO2保鲜纸处理采收的果实并于(5±1) ℃低温贮藏50 d,观察其出库和货架好果率(25 ℃左右),比较不同采前处理果实之间的贮藏性能差异。结果 80%~85%成熟度的适熟果出库好果率和货架好果率均高于完熟(95%~100%成熟度,CK)和过熟果,且过熟果最差。采前病害防治与营养调控果实的出库好果率和货架好果率均显著高于CK(无调控)(P<0.01),其中,采前病害防治效果最好,出库好果率为93.26%;其次是营养调控,出库好果率为84.23%,CK仅为67.71%。3种树势中,强壮树果实贮藏性最好,其次是衰弱树,CK(中庸树)最差。在所有处理中,采前病害防治果实贮藏效果最好,货架存放4 d好果率为84.86%;强壮树、营养调控和衰弱树果实货架4 d好果率分别为63.23%、56.14%和51.12%;过熟果最差,为26.9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收时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SO2残留量、货架质损率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贮藏效果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在龙眼果实生长期,做好采前病害防治和营养调控,合理挂果以保持树势,并于适当成熟度采收果实,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贮藏性能和采后寿命。  相似文献   
25.
广东储良龙眼果实的成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储良"龙眼 Dimocarpus longana Lour. cv. Chuliang为试材,研究了果实成熟期间内外性状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质量(m)、大小和可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营养品质可溶性固形物(TSS)、蔗糖、全糖和Vc含量随果实成熟表现出上升趋势,过熟后稍下降;还原糖含量和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不大;相对指标果形指数、m皮/m果、m核/m果表现为下降趋势,而m皮/m核表现为上升趋势;内果皮褐变指数在果实完熟以后明显上升.比熟度、TSS含量与果实的质量、大小、品质指标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以比熟度结合果实外观变化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果实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26.
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硖和储良两个品种龙眼(Dimocarps longana Lour. cv. Shixia and Chuliang)果实为试材,比较了挂树成熟与衰老(退糖)期间果皮和果肉的解剖学结构,测定了成熟与衰老期间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石硖成熟期比储良短,分别为14 d和21 d,之后退糖,TSS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每天0.60%和0.31%。完全成熟时,龙眼果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果皮为数层平行排列的变形细胞,附着不连续的角质层和蜡块;中果皮为大的层状薄壁细胞,间以块状栓质组织、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为1~2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胞壁角质层深厚;果肉表面光滑,薄壁细胞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退糖时,外表皮的蜡质层和表皮毛脱落,外、中果皮里的胞间隙或层状缝隙增大,内果皮表面出现破损和"钉"状突起物;果肉表面皱褶增多,结构塌陷,胞壁可能增厚。不同龙眼品种之间的果皮结构差异主要在于成熟时的中果皮,石硖细胞排列紧密、缝隙小而少,而储良细胞间隙较大;果肉结构差异在于成熟时石硖胞壁坚挺、呈长圆形,而储良胞壁卷曲、呈狭长型,刚性弱于石硖;退糖时储良果肉皱缩塌陷比石硖明显,但后者出现细胞壁纤维化增厚的特异现象。  相似文献   
27.
通过测定37个龙眼品种果实成熟时假种皮中可溶性糖含量,比较不同龙眼品种的糖组分特点与差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糖组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将37个龙眼品种进行分类。结果显示,37个龙眼品种果实假种皮在成熟时期TSS含量在16.84%~27.34%之间,假种皮中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含量相当的葡萄糖和果糖。相关性分析表明,龙眼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甜度和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甜度和总糖含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不同品种龙眼果实假种皮中蔗糖/己糖的比例可将37个龙眼品种分为蔗糖积累型、中间类型和己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28.
退糖在龙眼果实过熟时出现,是影响龙眼果实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品种龙眼果实过熟时退糖的速度不同。本研究通过比较32个龙眼品种果实退糖的时间和退糖过程中糖含量的变化,利用统计分析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些龙眼品种果实的退糖特性。结果表明:(1)根据退糖发生时间可将32个龙眼品种分为四大类型:极快退糖、快退糖、慢退糖和极慢退糖品种,其退糖时间分别为5~8、10~11、15~16 d和20 d;(2)成熟时龙眼果实TSS含量的高低与退糖速度无关;(3)龙眼果实的退糖主要是由于蔗糖含量的大幅度下降;(4)依据蔗糖含量的下降速率进行聚类,可将32个品种龙眼分为3个类型:极快退糖型、快退糖型、慢退糖型,3个类型品种与按退糖时间的分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9.
龙眼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与耐贮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个龙眼品种为试材,采用分层聚类和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果实成熟时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耐贮性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品种间的耐贮性除了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关外,与其他经济性状指标无显著关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果实的重量损失率和低温褐变指数与鲜果率有显著影响;贮藏期间果实的好果率主要受烂果率和霉变率的影响,与经济性状指标无明显关系;果皮的褐变与果肉的自溶腐烂无同步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不同产地桂味荔枝果实特性及其耐藏性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广东省4个产地桂味荔枝果实在品质和耐藏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廉江产桂味荔枝单果重最大,果皮含水量较高,但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糖酸比较低,内在品质比茂名、深圳和广州产区的差。以荔枝果皮褐变指数和果实腐烂率来衡量,深圳和广州产桂味果实较耐贮藏,其次是茂名产地,最后是廉江产地。在贮藏过程中,不同产地荔枝果实在失重率、果皮含水量、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以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