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971年非洲猪瘟首次传入古巴并于当年根除,1980年再次传入并在一年内又被根除。古巴能快速根除非洲猪瘟,主要与防控专业委员会的及时成立,协作机制的快速建立;全面扑杀措施的快速实施,健康猪产品的合理利用;民间团队的积极参与以及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古巴的根除经验,可为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根据490个植被调查样点数据和3种遥感数据集的27个变量,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模拟出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10个气候系统模式在2050年和2070年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裸地)潜在分布结果。同时为保证数据分析的一致性,利用数据对当前高原草地类型也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相比当前高寒草地分布面积,预计在2050年和2070年裸地和高寒草甸面积微弱减少,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面积在微弱增加,高寒沼泽草甸面积变化不明显。结果在4种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研究不仅可以为高寒草地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植被类型相关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碳循环的探讨提供部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建立塞尼卡谷病毒(SVV)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RPA-LFD)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SVV 3D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SVV RPA-LFD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无交叉反应;在40℃、20 min内可检测的最低浓度为56拷贝/μL质粒标准品;通过3次重复试验检测,LFD检测线灰度值变异系数范围在4.49%~9.73%。利用该方法对120份国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SVV的等温、快速RPA-LFD方法,读取结果不依赖任何仪器设备,为猪群感染SVV的现场快速诊断、流行病学研究和根除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4.
自1999年美国报道首例人西尼罗河病毒(WNV)感染以来,已出现了41 000多例临床感染病例和1 700多例死亡病例。1999年至2012年间,美国因人感染WNV住院造成的花费累计约7.78亿美元。同时,马属动物的治疗和免疫接种及WNV的监控也给美国带来了更严重的经济负担。针对WNV感染,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如建立国家虫媒病毒监测系统(ArboNET)、控制流行地区蚊虫、开发新型诊断方法、实施疫苗免疫等。但是,由于美国至少有65种蚊子能够传播WNV,感染WNV的候鸟可长距离传播病毒,加之季节、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WNV在美国难以根除。本案例提示我国应注重完善国家外来人兽共患病监测系统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加强公共卫生实验室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建立WNV长期预警模型;确定理想的哨兵动物;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以及疫苗、驱蚊剂的研发;加强宣传,突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湛江城市公园的鸟类动态与多样性,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采用样点法及样线法,对湛江市中澳友谊花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0种,隶属8目22科。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最多,共12科21种。记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种,广东省保护鸟类5种。优势种为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池鹭(Ardeola bacchus)、家燕(Hirundo rustica),分别占总数的13.20%、11.33%、11.58%。鸟类多样性指数(H)为3.00,均匀度指数(J)为0.81;鸟类多样性3月最高,种类共20种,占总数的50%;9月的种类最少,共10种,占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36.
小反刍兽疫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小反刍动物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该病2007年第一次在我国报道后,更应加强对它的研究。文章主要叙述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情况,特别是主要基因特征和结构蛋白的功能,并对小反刍兽疫疫苗的使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7.
基于2018年对大冶湖全湖四季的野外调查与水质监测,结合大冶湖的形态,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西区和东区两大部分,均匀设置15个采样点,在1、4、8、10月对各点位进行水样采集;通过分析水体光学衰减系数(K_d)、真光层深度(Z_(eu))及其他水体光学特性重要参数,得到大冶湖周年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衰减特性,可为大冶湖流域生态管理及沉水植物恢复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大冶湖的K_d在季节上以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平均值为3.17/m,由春至秋的季节变化不明显;(2)大冶湖水体光学特性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为叶绿素a(Chl-a)、悬浮物(SS)和溶解性有机物(DOM),相关系数最高分别达到0.606、0.445和0.419,是限制水体K_d的主要因子,关系式为:K_d=0.019Chl-a+0.011SS-0.029DOM+2.364,降低水体Chl-a、SS和DOM浓度成为改善大冶湖水体光学特性的重要内容;(3)大冶湖适宜进行沉水植物恢复的季节为春季,全湖其他季节的光学阈值(真光层深度/水深,Z_(eu)/D_w)均小于1,不利于沉水植物的萌发生长,恢复区域以磊山、蚌壳岭以东湖区、南部湖区沿岸浅水地带以及湖西侧的河道浅滩为宜。  相似文献   
38.
东北林区玉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竹的生态习性、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描述;并具体地介绍了种子采集、处理方法,立地选择标准和整地方式方法,种子和根茎繁育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技术和采收。  相似文献   
39.
麋鹿重组朊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后经纯化的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PrPc)为免疫原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PrPc-null mice)。两次加强免疫后,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采用3次有限稀释法实现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针对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杭体(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5A5、3B2、6D12、5E3、1F5,其腹水ELISA效价均达到1∶10000以上。经鉴定,5株单抗均为IgG抗体,5A5、6D12、5E3株为IgG1亚类,3B2、1F5株为IgG2a亚类。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McAbs均能特异性识别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和健康麋鹿脑组织匀浆中的PrPc。本研究制备了CWD腹水McAbs,同时也为CWD的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利用朊蛋白双基因敲除(PRNP-/-)羊制备朊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方法】构建山羊朊蛋白(PrP)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并诱导表达,纯化获得羊PrP;将获得的PrP免疫PRNP-/-山羊,制备朊蛋白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并对获得的朊蛋白多克隆抗体进行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获得了大量的朊蛋白特异性抗血清,间接ELASA检测抗血清中朊蛋白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25600;Western-blot检测显示所制备抗体不仅可以识别鼠、牛、羊脑组织内源性朊蛋白,而且能识别鼠脑组织内朊病毒。【结论】PRNP-/-转基因山羊可用于制备大量高亲和力朊蛋白多克隆抗体,获得的抗体可用于多种动物朊蛋白及朊病毒类疾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