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探讨青藏高原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叶、根抗寒性生理特征,本研究对返青期、草盛中期、草盛后期和枯黄期青藏高原高山嵩草叶和根中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叶片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枯黄期达到最高,而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根中丙二醛含量在植物生长后期较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后期则较高;叶片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后期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根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植物生长后期较强;不同物候期各生理指标叶片中含量均高于根;器官、物候期以及器官和物候期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影响高山嵩草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P<0.05),且不同物候期其不同器官生理指标的相关性不同。综上所述,高山嵩草叶片和根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系统对不同物候期的环境变化积极响应,这可能是其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2.
单抗介导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鲁西黄牛重组PrPc成熟蛋白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筛选出单抗4C11可特异识别牛海绵状脑病标准阳性牛脑样品上PrPSc核心片段。以单抗4C11为核心试剂,建立了单抗介导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并已颁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180-2003(牛海绵状脑病诊断技术)。已应用于中国牛海绵状脑病的持续监测,至2002年底共检测了全国各地3344份牛脑样品,结果全为阴性,且每批次所设的阳性对照样品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Roche公司单抗6H4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辅助质粒和微型基因组并验证其功能,为建立PPR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基础.首先构建表达PPRV分离株China/Tib/07的N、P和L蛋白的辅助质粒pCI-N、pCI-P和pCI-L.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验证3个辅助质粒转染细胞后的蛋白表达情况,并从mRNA水平上验证蛋白表达的正确性;扩增PPRV基因组两末端序列和eGFP报告基因,三者通过overlap-PCR连接并克隆至转录载体pOL-TV5中构建微型基因组.将构建的微型基因组分别与辅助病毒和3个辅助质粒进行共转染.经鉴定各辅助质粒完全正确,构建的微型基因组不论与辅助病毒还是与3个辅助质粒共转染,报告基因均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PPRV分离株的表达N、P和L蛋白的3个辅助质粒以及微型基因组,并用微型基因组验证了3个辅助质粒可以作为PPRV反向遗传操作的辅助质粒,为该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反刍兽疫病(PPRV)毒糖蛋白基因H插入到山羊痘病(GPV)毒通用转移载体PtkPgpt-egfpP启动子P7.5的下游,构建了重组山羊痘病毒转移载体PtkPgpt-egfpPpprv-H。该重组转移载体转染感染山羊痘病毒疫苗株的绵羊睾丸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通过纯化和PCR鉴定,证明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插入到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中。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PRVH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的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为制备抗尼帕病毒(NiV)的单克隆抗体(Mib),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NiV核蛋白(N蛋白)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阳性孔经两次有限稀释法克隆,最终获得两株稳定分泌抗N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6和C5.Western blot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76.
亚硫酸氢钠在砀山酥梨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7.
按照本实验室建立的牛海绵状脑病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自制单克隆抗体4C11与PK酶消化处理的牛海绵状脑病阳性切片和羊痒病阳性切片进行反应,发现单抗4C11不仅能与牛海绵状脑病阳性切片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而且也能与羊痒病阳性切片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从阳性切片和阴性切片的实验来看,单克隆抗体4C11没有非特异性染色反应,并且也没有背景染色。用瑞士进口单抗6H4进行的对照实验获得了同样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自制的单克隆抗体4C11替代昂贵的进口单抗6H4来监测我国的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  相似文献   
78.
开粳3号     
1988年以日本优质米品种秋光为母本,以沈抗1585为父本杂交后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绥芬河地区野生野猪曾感染过的常见传染病。[方法]对采集的24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6种疾病的抗体检测。[结果]发现24份野生野猪血清中:猪瘟抗体阳性样品1份,猪细小病毒抗体阳性样品22份,猪蓝耳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样品均为0份。[结论]绥芬河地区野生野猪曾感染过猪瘟和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80.
非洲猪瘟的流行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20世纪20年代首次发现于非洲的肯尼亚,2000年以前曾传播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加勒比地区,2007年传入格鲁吉亚并在高加索地区“扎根”。该病主要通过航班或港口废弃物、猪肉及其制品、野猪携带病毒和软蜱携带病毒等方式传播,一旦传入某一地区极易形成完整的繁殖循环链,成为自然疫源地,ASFV的繁殖循环链主要有三种:森林循环、家猪循环以及在森林循环和家猪之间循环。本文对疫情引发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发病国防控措施的优点与不足,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