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至2007年,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面积达7万hm^2,年产干茶超过2万t,茶叶综合产值20多亿元,茶农95万人。信阳茶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龙潭),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茶产业已成为信阳富民强市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然而,信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人工鲜叶饲养茶尺蠖的1种方法,研究了它的室内发生代数及每个虫态的大致发生时间,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并观察到了一些在野外看不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不同采摘期对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信阳毛尖茶不同采摘期鲜叶样品的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和成品茶感官审评,分析了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存在差异,即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含量表现第二批﹥第一批﹥第三批,儿茶素含量表现第一批﹥第三批﹥第二批;信阳毛尖茶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和综合品质呈逐渐下降趋势;三个批次采摘的信阳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3.02%~45.53%、16.24%~18.78%、3.87%~4.32%,均在名优绿茶规定的范围内,氨基酸的含量范围在2.20%~3.45%之间,这一范围与名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5.
16.
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调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信阳区茶园大面积开花,严重影响了采摘茶园的产量,茶叶品质也降低,因此,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减少茶树开花结实,控制生殖生长,从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发育的关系、影响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因素等方面提出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科学合理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肥存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以不施肥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种类和设不同的施肥处理,观测茶树物侯期、百芽重、新梢生长速度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春茶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对茶树物候期影响效果明显,茶树芽萌动提前3~4d;可以促进茶树新梢生长;提高茶鲜叶中内含物含量.试验中,以施用微生物肥B...  相似文献   
18.
信阳市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性系茶树良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信阳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达到20%。但是这远远低于国内其他茶叶主产省福建(95%),低于国外茶叶主产国日本(78.3%)、肯尼亚和马拉维达(100%),严重制约了信阳茶叶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茶树良种的作用、茶树良种选用原则、信阳市无性系良种现状,并提出了信阳市今后推广无性系良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春栽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香菇高产栽培试验,摸索出一套较完善的香菇春季栽培技术规程,对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指导菇农生产。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豫南地区茶园小绿叶蝉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在豫南地区的发生规律及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通过茶园悬挂黄板诱捕及室内温度梯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在其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虫在该地区每年均有2 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 月下旬—8 月上旬和9 月上旬—11 月下旬。室内研究表明,极端温度胁迫下,短期内即可造成茶小绿叶蝉叶蝉成虫大量死亡。因此,适宜茶小绿叶蝉发生温度为16.79~22.78℃,平均温度低于10℃或高于29℃,则虫口数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