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1 毫秒
61.
针对近年来盐城市桃产业转型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对近10年桃产业生产现状、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调查基础上,分析桃产业的优势条件,剖析制约桃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2.
草莓枯萎病菌拮抗细菌JX-13的鉴定及生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生防菌株JX-13的分类地位,评价其对草莓枯萎病的生防效果,依据JX-13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和gyrB基因碱基序列同源性对其进行分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草莓的促生作用和枯萎病生防效果。结果表明,JX-13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均与芽孢杆菌很接近,16S rRNA和gyrB基因碱基序列分析发现,JX-13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aenibacillus polymyxa strain IIF5SW-B3属于一个类群,相似性高达99.00%。发酵加工的1×10~(10) CFU/g JX-13可湿性粉剂(WP)和1×10~(10) 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对草莓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19.977μg/ml和41.409μg/ml。对草莓繁苗田进行2次灌根处理,JX-13 WP 500倍液处理对草莓植株有明显促生作用,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96.03%。定植当天和第7 d对定植田进行2次灌根处理,药后50 d、80 d分别进行田间调查,JX-13 WP 500倍液对草莓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0%和68.94%。菌株JX-13被鉴定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其发酵液加工的1×10~(10) CFU/g WP在草莓繁苗田和定植田中具有防治枯萎病和促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棉田立体多熟种植是以实现棉花多层次利用光、热、水资源,集技术、劳动力、物资为一体,密集型高集约的棉田耕作新技术,解决了棉花比较效益差的问题,是稳棉增效的一条有益途径。棉田多熟种植秋冬春三季田间农事繁忙,各个生产环节紧密相连,管理工序多,投入劳动力多,因此要求棉花栽培中通过合理运筹尽量来简化栽培,提高栽培质量,从而获得节本省工,提高棉田立体多熟种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4.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处于“海上苏东”的中心地带和沿海开发的主要区域。近20年来,果树设施栽培在健康、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盐城市果树设施栽培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和走访,分析设施栽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制约设施果树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对29个设施果树经营实体的调查结果显示:设施栽培面积568hm^2,约占盐城市果园面积的2.84%,规模在10hm^2以上的有16个;17个投产收益实体已经投产收益面积261hm^2、果品产量5100t、产值5241万元、纯收入1673万元。  相似文献   
65.
韩成钢  吴祥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52-15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榴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因自然条件、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等原因,石榴生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生产上应重视改良品种和栽培管理,提高产量和提升果实质量。  相似文献   
66.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根据已报道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DH)基因的保守性序列设计引物,以柳蚕(Actias seleneHubner)蛹脂肪体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了柳蚕IDH基因的部分序列。该序列长1 269 bp,编码412个氨基酸,与家蚕IDH基因的cDNA序列同源性达82.5%。柳蚕IDH与果蝇、赤拟谷盗、斑马鱼、人、大鼠、库蚊、人体虱、恶性疟原虫IDH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0%左右,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柳蚕IDH基因在蛹期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7.
筛选生物与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用于科学防控葡萄霜霉病。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预防及治疗试验,分别比较5 种生物药剂和5 种化学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 效果。5 种生物药剂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田间预防试验中,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1000 倍液和3×108 CFU/g 哈茨木霉菌WP 200 倍液施药3 次后防效均超过50%,但治疗效果均低于50%;5 种化学药剂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 倍液、80%烯酰吗啉WDG 2000 倍液、23.4%双炔菌酰胺SC1500 倍液和250 g/L 吡唑醚菌酯EC 2000 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且在田间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均具有较好防效,但250 g/L 嘧菌酯SC 2000 倍液田间防效偏低。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和哈茨木霉菌应在发病前用药;除嘧菌酯外的4 种化学新药剂或新剂型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氟噻唑吡乙酮持效期较长,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育雏工作的成效不仅影响雏鸡的发育,而且最终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育雏工作受育雏温度、湿度、通风、密度、饲料、饲养管理、疾病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9.
对合肥市某奶牛场269头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胎衣不下的主要病因有:①与产犊胎次有关:1-2胎发病牛为5.48%(8/146),5胎以上发病率为21.43%(6/28);②与犊牛新生体重有关:新生犊牛体重在30kg以下发病率为5.56%(3/54),而在40千克以上发病率达16.18%(11/68),⑧与母牛妊娠期有关:妊娠期在270天以下与285天以上的发病率分别为21.62%(8/37)和19.23%(10/52),而270-285天的发病率为4.44%(8/180)。④与分娩异常有关:难产时发病率为32.00%(8/25),死胎时发病率为42.86%(3/7),流产时发病率为66.67%(2/3),双胎时发病率为75.00%,(3/4),正常分娩时发病率为4.35%(10/230)。采取产前注射维生素D、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产后注射缩宫素、饲喂益母草膏等预防措施,预防有效率达91%左右.胎衣不下的奶牛经过治疗后,胎衣平均排出时间为4.2天,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7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4 h 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对3龄稻纵卷叶螟幼虫致死中浓度为18.86 mg/L,共毒系数156.02,超过120,表现增效作用明显.从田间试验结果可以看出,600~1 200 mL/hm2 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药后5 d和14 d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升高,药后5 d对稻纵卷叶螟的平均控虫效果80.43%~94.33%,保叶效果51.72%~84.56%;药后15 d平均控虫效果72.62%~89.32%,保叶效果70.46%~88.99%.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从防效和成本综合考虑,推荐剂量为900~1 200 mL/hm2,水量不少于750 kg/hm2.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虫期,无雨水天和无露水时均匀细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