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试验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无氧发酵荔枝果渣期间活菌数、糖组分、可滴定酸含量、pH值、多酚含量、蛋白酶活和蛋白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果渣经地衣芽孢杆菌无氧发酵24 h后进入稳定期,活菌数高达8.8 lg CFU/g,稳定期较长,活菌数没有明显的下降,有助于地衣芽孢杆菌对荔枝果渣中营养物质进行充分的生物转化。地衣芽孢杆菌无氧发酵期间利用果糖的效率高于葡萄糖。随着糖类的消耗,可滴定酸浓度逐渐上升,从0.2 g/L持续增加至5.6 g/L,有利于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提高果渣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经发酵72 h,自由酚的含量显著增加,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作用可能改变了荔枝果渣膳食纤维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导致荔枝果渣中与膳食纤维以酯键或糖苷键结合的不溶性结合酚的提取率提高。果渣的蛋白酶活力由初始的0.88 U/g增加到最高值6.36 U/g。其他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微生物转化促进了果渣中的不溶性纤维结合的含氮物的溶出,能显著提升荔枝果渣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3.
利用从桑椹中分离纯化的植物乳杆菌MLP-1发酵桑果浆,研究发酵期间桑果浆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p H值、可滴定酸、有机酸、花色苷、总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0℃厌氧发酵下,植物乳杆菌具有良好的底物适应性,发酵后3 d活菌数量稳定在3. 16×109CFU/m L以上并产生大量乳酸。发酵7 d后,乳酸质量浓度从0. 21 g/L增加到15. 25 g/L,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质量浓度从1. 33 g/L减少到0. 80 g/L,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从0. 75 g/L减少到0. 46 g/L,总花色苷质量浓度从2. 28 g/L降低到1. 45 g/L,总酚质量浓度从2. 98 g/L减少到2. 37 g/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下降了24. 5%和12. 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间抗氧化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花色苷及总酚含量的减少,植物乳杆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色苷、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4.
对山楂凉果加工的不同护色工艺及护色剂组成、浓度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各项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山楂在以300 mg/L的L-半胱氨酸、0.5%柠檬酸、0.01%植酸组成的复合护色液中煮沸3 min并浸泡12 h,得到的山楂凉果的色泽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75.
对比不同处理超高压与热处理达到商业无菌的番木瓜浆,分析其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番木瓜浆色泽无显著影响,但热处理后色泽明显加深。热处理和超高压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p H值、总酸度影响不明显。总多酚、维生素C含量经热处理后显著降低,但超高压处理对其没有影响。研究表明,超高压处理对于番木瓜浆有很好的杀菌效果,能较好地保持番木瓜浆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对番木瓜加工来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非热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6.
为了防范李脯产品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害,保证其质量安全,确定了4个关键控制点。针对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控制指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77.
在桑果汁中添加250 mg/L DMDC,检测其在4℃贮藏期间污染菌和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桑果汁中添加250 mg/L DMDC后,果汁中的菌落总数、乳酸菌数、酵母菌数以及霉菌数均呈线性快速下降,在添加DMDC 12 h后,各种菌群的数量不再显著减少(p0.05)。添加250 mg/L DMDC的桑果汁在4℃下贮藏时间能延长至30 d左右,并且在30 d贮藏期内,桑果汁的色差、pH、总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桑果汁中的2种花色苷含量(芸香苷和矢车菊素)、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则出现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78.
岭南特色水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以荔枝、龙眼为代表,其中我国种植面积、产量居世界首位,岭南地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0%~60%,但因保鲜加工技术瓶颈,水果产业实际经济价值远低于水果自身价值。目前国内外对岭南特色水果保鲜技术研究包括化学保鲜、气调包装保鲜、辐照保鲜、新型智能化气调包装、可食性涂抹保鲜、微胶囊化天然抗菌剂、低温等离子体保鲜,其中前三者为传统技术,后四者属于新型技术;加工方面的研究包括果干干燥(热风干燥、热泵节能干燥、冷冻干燥)、水果发酵(果酒、果醋、乳酸菌发酵)、果汁加工(传统热杀与化学杀菌、新型非热杀菌(超高压和脉冲电场)、新型浓缩加工(冷冻浓缩、气体水合物浓缩)、副产物综合利用。保鲜与加工方面的研究方向为传统技术的改善、新型技术的探索,前者主要为联合使用;后者主要采用物理场辅助、生物发酵等方式,皆不能满足产业需求;新技术的成熟化、产业化,以及与传统技术的有效结合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从岭南特色水果保鲜与加工现状、存在问题与难点、保鲜与加工新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岭南特色水果保鲜与加工研究进展,旨在为促进岭南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我国余甘子成片野生或半野生栽培,分布广,蕴藏量大,病虫害少,生态质量好,几乎不受工业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的加工原料。而且余甘子果实中维生素C的高含量、高稳定性和对N-亚硝基化合物的高度阻断性,所含具类似SOD活性物质的耐热、耐贮藏和小分子透皮性以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  相似文献   
80.
1 熊胆汁、胆粉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测定均用金氏法;硷性磷酸酶(AKP)测定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胆硷酯酶(AchE)测定用乙酰胆碱比色法,α-淀粉酶(α-Amyl)测定用比色法。其结果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